犹记儿时的夏天
上次回家乡亲戚家送礼,当天烈日当空,我看到村民在田间收割稻谷,听到树上知了的叫声,不禁回想起儿时夏天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尤其是放暑假期间,外面骄阳似火,热浪滚滚,我们几个小伙伴邀约一起到路边塘玩水,由于我们不会游泳,从不敢直接跳入水中,而是把衣服放在一边,光着身子坐在水边,小心翼翼地轻轻扑腾,不声不响玩玩水浪,玩着玩着,兴致来了,便会打水仗,虽然回家时被父母发现,没少挨骂,但玩水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
有时候我们从池塘边经过,发现路边的树上有知了,在那里叫个不停,如果在手够得着的地方,立马蹑手蹑脚地来到树下,直接用手去捉知之。如果有的蝉爬的很高,我们会回家拿一根竹杆,然后在竹杆的上头放一个网子,然后直接用竹杆去兜蝉,只要蝉进了网,一般都跑不掉,这是儿时的一大趣事。
刚开始在路边的树上抓蝉,傍晚时分,便到附近的后背山上满山跑,尽管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乐此不疲。父母不是很反对我们玩这些活动,因为我与伙伴们一起,不会去偷人家的西瓜或板栗,更不会随便下水游泳,只是冲冲打打的,偶尔会打起架来,但马上又和好如初,所以大人们还是很放心的。
印象最深的是,儿时的夏夜,由于农村那个时候还没有通电,更没有电扇、空调,一般到了晚上,只要不下雨,我们各家各户都会搬出一张竹床,我们躺在竹床上边乘凉边数天上的星星,玩累了,还会下来捉迷藏。最有意思的是听大人讲故事,最会讲故事的是隔壁二爷,他虽然没有进过学堂门,但每次讲故事总是滔滔不绝,尤其会讲陈细怪的故事。从鄂生二爷讲的故事中,我们得知陈细怪是当时黄冈境内著名机智传奇人物,文才盖世,作了许多对联、顺口溜,堪称一代奇才,而且他不事权贵,喜抑强扶弱,为穷人打抱不平,善诙谐讽世,自幼就聪颖过人,深得民众的喜爱,他的故事一起流传至今,为老年人所津津乐道。为了纪念他,后来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书《陈细怪的故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村村都修通了宽阔的水泥路,大多数还铺了柏油路,农忙季节有许多地方实现机械化生产,晚上中老年纷纷到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年轻人到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室看书、打牌、下象棋,基本很少有人抬竹床外出乘凉了。
不过,我们还是很留恋儿时住在农村的那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难忘童年的小伙伴,那时大家都很俭朴、纯粹,虽然小时候农村家庭都比较贫穷,但伙伴没有现在孩子那么势利,生活快乐而温馨。虽然现在家乡发展迅猛,然而我们总觉得缺少一种情怀、一种温暖的仪式感、一种乡愁的味道。
每次回家乡,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的味道,当我们释放了感情,调整了心态,不要抱怨,冷静过后,重新出发,从零开始,争取一些新的变化,不辜负美好的年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人会比城里人过得更好......
作者 王剑 ,男,1976年生于蕲春,自幼爱好文学,曾参加湖北电大函授,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社会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通讯员工作,近年采写了大量内容丰富、生动感人的新闻报道,连续多年被评为黄冈日报社模范通讯员。在写新闻报道之余,还坚持写作散文随笔。去年以来,有不少的文章见诸报端。文字散见于《黄冈日报》《鄂 东晚报》等报刊。现为黄冈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