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484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原创作品·小小说】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文/胡芝芹(山东临清)
故事发生在一个景色迷人的居民小区。
进入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中心花园,园内花团锦簇,蜂飞蝶舞。一串红、月季、菊花等,渐次绽放;各式健身器材分置于附近;还有一小亭,亭下有凳供人们小坐。花园的周围是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四通八达的通道既便于交通又适合休闲散步。
在离小亭不远处的道边,有一辆八成新的三轮车,车上竖一牌子,上写: 旧书报五毛,啤酒瓶两毛,可乐瓶一毛等字样。收废品的老人有六十多岁,身穿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的休闲装,一副套袖一件围裙都是蓝色,透着干净利落。老人个头不高,头发花白,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眼睛温和、清澈,眼中的光芒是慈祥的、宁静的。
老人常常自带小凳子坐在路边看书,一副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看神情就知道他读的津津有味。他身旁还有一个小桌子,上有棋盘,似有“你若有棋兴,驻足下一盘”的雅致邀约。
老人的存在,淡然,和谐,似一道闲适的风景,融进小区里。
听小区里的业主讲,老人姓刘,在此收费品已经两年多了。他收购的价钱合理,还帮客户顺带扔掉不可回收物品,令客户非常满意。他喜欢耗在这个小区里,因为这个小区区域大,且小区环境优美。他这个营生不是因为生计所迫,而是想要老有所为,同时也给自己找个消遣图个乐呵。
刘师傅以前是一个国营企业的仓库库管,他严谨的作风负责的态度颇得领导认可,就一直在此职位做到退休。然库管的职位特点,长期于寂寞中的坚守,也成就了老人沉稳淡然的性格。在他眼里,清风是有情的过客,花儿草儿是能与人对语的,叽叽喳喳的小鸟是在跟他啦家常,小蚂蚁小蝴蝶都是颇有灵性的。他还有打发寂寞的方法,就是跟自己对弈和看书。跟他聊天,你可把话题扯到秦皇汉武朝堂庙舍,也可以谈李白论杜甫说说袁梅的梅花,还可以说说酸菜鱼怎么做粘豆包怎么蒸。有生意就去做,没生意就看书,或与爱下棋的业主杀两盘。久而久之,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干净又通达的老人,都愿意把生意送给他。
“刘大爷,后天上午九点我有空在家,你去帮我清理一下家里的东西吧。”一个中年女子爽朗的声音,“好嘞,一定按时到。” 老人顺口答应着,一脸的祥和。
“刘师傅,明天去我家帮我清理一下地下室,然后咱再杀两盘啊。”一个与老人年龄差不多的男性业主骑车经过时说道,“行啊,明天上午见。”老人抬头看向男士,眼光里透着和悦,笑意挂在嘴角,语调既亲切又爽快。
一天,刘师傅坐在小区通道那里有点心神不稳了,他不时地向来来往往的行人张望着,好像在等什么人,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后来他看到一个比较熟识的大姐,赶快跟她打招呼,“老姐姐,你跟✘号楼✘单元✘户的老妹儿熟不熟啊,我找她有点急事,几次去她家都没人啊,你能不能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她?”“哦,你说的是王教授吗,在右嘴角有一颗美人痣的那位老妹儿?”大姐热情地跟刘师傅唠着。“嗯嗯,是的,她带着一副金丝眼睛,人挺和善的。”刘师傅符合着。“她一般不常在这里住,你可以去师范大学门口等她。”大姐告诉他。打听到消息后,刘师傅就收拾东西离开了小区。
原来,几天前刘师傅在王教授家收走一部分旧书。喜欢书籍的刘师傅没有把那些书直接送到废品收购站,而是拉回了家,他想找些喜欢的书看。当他拿起其中一本古诗词鉴赏时,发现里面夹着一个信封,打看细看,竟然有两千块钱和一封儿媳妇写给婆婆的字条。儿媳怕王教授不要她的钱,就把钱夹到婆婆常看的书里了,并给婆婆留言嘱咐她买些营养品。可是王教授没发现儿媳的秘密并把书卖给了刘师傅。刘师傅拿着一叠钱,首先庆幸自己没把书送到收购站,然后又被一对融洽的婆媳感动着,为一个儿媳的爱心没有送达到婆婆手里而惋惜。刘师傅守候在师范大学门口几天,终于等到王教授并把钱和信送到她手上。王教授的眼睛湿润了,她展开那字条认真地读着,又小心地装进衣兜,然后把钱作为谢礼送给刘师傅,刘师傅坚决推辞。王教授看着他如释重负满是欣慰地离开了,阳光照在他的背上,他的脊梁挺得很直,他的白发闪着银色的光泽。 刘师傅又如往常一样继续坐等生意。夏天天气炎热,他就坐在道旁的凉亭下,一桶茶水一卷闲书陪伴着他,有时也跟在此纳凉的业主们闲聊。日子就如花坛旁的小溪一样缓缓地流淌着。
有一天,一件大事搅扰了小区里的宁静。一只半米高的野犬在追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小飞,野犬的气势很凶猛,小飞吓得边哭边跑,很快犬就追上小飞并叼住了他的衣服,眼看小飞危在旦夕,路人都被吓傻了,只见刘师傅顺手抄起旁边的一根竹竿,一下冲过去,一手抱起小飞一手用竹竿打犬,穷凶极恶的野犬疯狂地扑向刘师傅,咬住了刘师傅的小腿。这时路人们也反应过来,一块过来赶跑了野犬。 小飞的家人非常感激刘师傅的见义勇为,赶快送刘师傅去医院处理伤口,又再三登门探望。小飞的爷爷深深地感动于刘师傅的出手相助,两个年龄相当的老头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某一天的闲聊中,小飞爷爷问起刘师傅的老家是哪里,刘师傅就一五一十的和小飞爷爷说起了他的家乡,他已经过世的当过兵的父亲,他父亲曾经的部队番号等。说着说着,小飞爷爷忽然打断了他,“你等等,老哥,你说你父亲曾在哪里当过兵?他叫什么名字?”小飞爷爷急切地问道。“在某地某个连队啊,他的名字叫刘新国。”刘师傅又重复一遍道。“你们家一直住在某县某乡镇某村吗?”小飞爷爷又紧接着问道。“没有,父亲死后不久,我们就搬了家,跟随我的叔父做生意来到这个城市了。”刘师傅说道。“哦,原来如此,怪不得几次给你们老家写信都没人查收呢。”小飞爷爷说。“看来真的是老天的安排啊,该让我了结我父亲交给我的一个心愿了。”小飞爷爷又说道。他的话让刘师傅有点摸不着头脑,他看向小飞爷爷,眼里满是疑惑,不知道小飞爷爷话里埋藏着什么意思。只见小飞爷爷开始拿出手机打电话,让自己儿子把一个收藏多年的盒子马上送过来。
然后小飞爷爷开始向刘师傅道出事情的始末。原来,这老哥俩的父亲曾是一个连队的战友,刘父在执行任务前把一个日记本和一封信交给战友保管。然而刘父却在那次任务中牺牲了,小飞的祖爷爷想把刘的遗物还给他的家人,但是几次去信都是查无此人。不久小飞的祖爷爷因病去世了,弥留之际嘱咐儿子一定把烈士的遗物归还其家人,了结他的心愿,这事也成了小飞爷爷的心结。
很快,小飞父亲来到刘师傅家,他把一个盒子交给他的父亲,只见老人慢慢启开盒子,小心取出里面的日记本和信件,然后双手恭恭敬敬地递到刘师傅手上。刘师傅接过东西,日记本带着明显的历史印记,封面上写着父亲的名字,边角有些卷曲,小心打开来,里面记录着在部队生活的日常,记录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等等。泛黄的纸页,工整的字迹,一笔一划里,满满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刘师傅小心翼翼地一页页细读下去,里面提到了他的乳名,提到了他母亲身体的老毛病,提到了父亲小时候的玩伴,提到了他们的村子,也提到了村口那棵几百年来仍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刘师傅的神情很专注,旁边的父子俩也紧张地盯着他,慢慢地,一颗颗豆大的泪滴从刘师傅的眼帘滑出,终于老人矜持不住了,把日记本捂在胸口,哽咽失声。小飞爷爷和儿子俩人长出一口气,他们总算完成了心愿……
故事到此该结束了,机缘巧合之下,刘师傅找回了自己的传家宝。那么再想想刘师傅一天天坐在小区里的守候,好像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简介】 胡芝芹,笔名: 浅夏紫梦,山东临清人,临清市作协会员。教育工作者,喜欢品茶读书,爱好写作,已在《山东教育》杂志、《山东教育报》、《聊城日报》、“学习强国”平台征文栏目等发表过多篇散文,并在多家微刊平台发表百余篇作品。
人生寄语: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每个人都希望一路风景绮丽。一路上的花开,一路上的绿草,奇峰,秀泉,丰富了我的旅程,温暖了我的身心。感激遇见、感恩生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在市电视台录制理论宣讲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纵情笔墨愉悦自我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