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不朽的番号
作者:邴玉君
朗诵:白云悠悠
一个不朽的番号是一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八百里兴安大地。一个不朽的番号奏响当年激情燃烧岁月里冬运采伐大会战的英雄交响曲。一个不朽的番号带来小城大市都伊春开发建设的辉煌。一个不朽番号成为沧海桑田一段岁月中的刻度。一个不朽的番号铸就了激历山里人砥砺奋进的“红松精神。”一个不朽的番号是林区开发建设先行者共同的名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三师。”
人世间,有许多人生往事随风而去,模糊渐远。有的人生往事,牢牢刻在人生记忆里。今天打开尘封的记忆,去寻找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时光。
七十二年前,中央军委决定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三师的7、8团7000官兵准备挥师北上。当年时任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张子良亲自到彰武迎接林业三师全体官兵。在全体军人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伊春是我国重要原始森林之一,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工农业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伊春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上级给你们的任务,伊春要出木材、出干部、出技术。做到生产常年化、作业机械化、生活现代化。做到疏菜自给、肉蛋自给、粮食自给。为早日把伊春建设好,适应经济建设需要。伊春需要你们,伊春欢迎你们。
1952年阴历8月16林业三师七千多人从辽西彰武乘专列昼夜兼程开赴林都伊春。他们走进千年沉寂的大山,在密林深处先支起棉帐篷,后来搭建木刻愣房子。他们垒灶架锅,刨冰雪做饭,大山里升起第一缕袅袅炊烟。一场为国家为抗美援朝献木材的冬运采伐大会战拉开大幕,开辟了伊春林区开发建设新纪元。
7000多官兵同大风雪斗、大严寒斗,爬冰卧雪,在常人难以承受的极其艰苦生活环境中,学开拖拉机、学开森林小火车、学开吊车。为百废待兴的开国建设,为支援抗美原朝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林区开发建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无缘谋面,当代著名词作家、诗人、国家一级编辑张吉义将军。将军满怀深情写了一首歌,我听了为之动容,这首歌写给那群为林区开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今天健在的耄耋老人和长眠在大山里的开拓者和英雄们。歌的名字《爱在青山绿水间》:把爱交给青山,今生今世有缘,把爱交给绿水,忠诚直到永远。站着你是棵大树,倒下也守护着这片家园。来时你是临终少年,归去还作那落叶一片。山无言水无言,爱在青山绿水间。”是呀,你们将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将一生都献给大山。是呀,你们将一腔深情的挚爱,都爱在青山绿水间。是呀,你们从不索取,为国家无怨无悔志奉献。
1954年5月7000官兵脱下军装集体转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三师番号,永远定格在开发建设的辉煌岁月里,番号随着时光流转虽然远去了,但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史册上,一个不朽的番号,一个让山里人世世代代永远铭记的不朽番号。
喊一声远去的“番号”,呼唤一声那群最可爱的兵,万般情思呀涌上心头。再吹响当年挥师北上的那把冲锋军号,这号声里,为你舍小家为国家奉献精神而骄傲。再喊一声声顺山倒,仿佛看见伐木英雄祝捷会戴上大红花。春天拿起锹镐走进大山,争当向小兴安岭还情还债种树模范,留下不墨青山。
请记住这个不朽的番号,请记住这一腔家国情怀的一群兵,是他们开辟了林区开发建设的新纪元。请记住这个不朽的番号,是他们将红松精神植根在八百里兴安大地,从此小城大市林都伊春有了魂和根。请记住这个番号,就记住了,就记住了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一段人生传奇、一段感人故事、一段大气豪迈、一段往昔辉煌。
《浪淘沙.番号》墨香中挥毫,不朽“番号”,林区开发建功劳。赤诚奉献战旗飘。当年豪情比天高,“铁军”称号。
一声“番号”消,脱下军袄,伐木喊出顺山倒。军人本色从未变,初心记牢。
致敬,最牛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三师!
致敬,林区开发建设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