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岁月 永恒的追求——首访中国美协会员、新乐美协主席著名画家王云飞先生
写在前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他,认识了这个至今只有42岁的年轻画家。望着他呈现在我面前的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作,望着眼前这个似曾相识、甚至大有相见恨晚之感的年轻人,我不由得与他交流起来。
我被他的真诚感动着,也被他的功力赞叹着,更被他的执著吸引着。于是我与他的关系越走越近,越近越熟,也越熟感情越深,越深越想为他做点什么。
那么做点什么呢?我在思索着,思索着这个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是怎样走上了绘画之路?思索着这个年轻人在绘画之路上曾经有过怎样的经历?思索着支撑这个年轻人从艺的中枢神经到底是什么?我在掂量着这个年轻人所经历的伴泪的童年是如何立下了从艺的誓言?掂量着这个年轻人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和各种压力,走上了从艺之路?掂量着这个年轻人未来的前景……
于是,我开始挖掘他:这当中包含着他的过去、他的潜质和他的未来。
我笔下的这个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乐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画家王云飞先生。
与中国美协会员、新乐市美协主席、著名画家王云飞先生合影
伴泪的童年他立下誓言
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王云飞出生在河北省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含辛茹苦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他们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黑土背朝天,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在那片生活了多年的土地上耕作着。他们为了让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并过上温饱富足的生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时间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过去了,王家人始终没有改变有些贫寒的家境。小云飞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和成千上万的同龄孩子一样开始步入了校园。
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云飞,就整天喜欢涂涂抹抹,写写画画,而且文化课成绩都非常好。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他的这种天赋更加显现出来。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云飞各科成绩都非常优秀、又常常是老师点名表扬的对象时,班上有几个淘小子却开始妒忌起他来,看到老师提问小云飞抢着发言,他们就投以异样的目光,看到小云飞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他们就冷嘲热讽,看到小云飞一个人走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就欺负他、打他、骂他,而每每这时,小云飞向父母哭诉着自己的经历时,反遭父母的一顿训斥,并总是强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惹是生非。
幼小的云飞有苦难言,又无法也不敢与父母争辩,只好忍受着这一切。那时的小云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好好学习,好好画画,立志掌握过硬的绘画本领,将来在社会上好好立足。
时间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过去了,云飞已经成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可云飞的家和过去比依然如故,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一家人仍是过着艰苦的生活。
看着辛劳一天的父母疲惫不堪的样子,小云飞疼在心上,他想为这个家承担责任,分担义务,他想为这个不富的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基于这样的想法,王云飞一方面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在业余时间、以及早晚休息时间绘画,他把买来的或借来的连环画等作为自学的范本,他还主动反复向美术老师求教。为了学习和掌握良好的绘画本领,他到了痴迷的程度,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绘画上,早上学,晚上学,午间休息的那么一会儿也不肯放弃学。
另一方面,暑假到了,为了补充自己学习绘画方面购买一些用品的资金不足,当然更多的是为了减轻父母和家里的负担,他独自一人骑上自行车去找果园,并将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仅有的几个钱买了葡萄,然后驮着个筐在马路上叫卖。
就这样,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常常早出晚归,中午有时连口饭都吃不上,走街串巷、走村串户地叫卖葡萄。忙过一天后回到家还要完成作业,还要抽出时间画画。到了严冬时节,学校放寒假了,小云飞又借屯邻家的三轮车去卖蔬菜。就这样,云飞把一部分靠辛苦挣来的有限的几个钱给父母一部分,余下的用来购买绘画用的纸笔等用具。没过多久王云飞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被一所重点中学录取,然而,因为家庭的贫困等原因,王云飞放弃了在重点中学学习的机会,选择了一所普通的中学就读。
到了新的学校,面对新的学习环境,王云飞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各门文化课,特别是他深爱的美术课。正是因为王云飞对美术课的厚爱、对绘画的特长,学校的一名副校长看在眼里,并亲自把王云飞送到美术院校学习深造。
希望之火在他胸中燃烧
就在王云飞为此而兴奋不已的时候,一名极度记恨王云飞的同学先是说些风凉话,后是一顿棍棒击打,直至王云飞的头部流血导致重度昏迷,被人们送进了医院……尽管后来没有什么大碍,王云飞也很快就痊愈出院了,可也恰恰是因为这次发生的意外,父母却误以为是王云飞爱惹事,而不再让他去这个中学上学。无论王云飞怎么说怎么喊叫,都无济于事。
已经逐步开始长大的王云飞怎么受得了如此般的委屈,他心中的梦想是要考取一所重点大学的美术专业,是在美术这个专业中、在绘画这个领域里好好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画家,他要用神的画笔画出美好的生活,他要用神的画笔绘就祖国壮美的河山、美丽的景致。可眼前的一切必将葬送他的前程,必将毁掉他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