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县一名高二女生跳水自杀溺亡,原因是父亲强制没收了她的手机。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痛心和深思的事件。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然而在这个案例中,这位高二女生因为手机被没收这样的事情就选择了极端的行为,反映出她在生命认知和价值判断上的严重偏差。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许没有充分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可贵和不可逆转。生命不是一场游戏,不是可以随意放弃和重来的。孩子们需要明白,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挫折,生命本身始终是最宝贵的财富,只要生命存在,就总有解决问题、迎接希望的可能。
而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来说,这位女生的反应也揭示了她可能没有形成正确、全面和积极的“三观”。在她的认知中,手机可能占据了过于重要的地位,失去手机仿佛失去了一切,这是价值观的扭曲。同时,她无法以长远和全面的视角看待被没收手机这件事,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父亲出于对她学业和成长的关心,这是世界观的狭隘。并且,她轻易地选择放弃生命,而不是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反映出其人生观的消极。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在青少年的教育中,要注重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家庭和学校都应当承担起这一责任,通过言传身教、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能够以智慧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珍视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作者:文晓龙(贵州沿河县实验中学课改办主任,语文教师)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