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同浩瀚星空,广袤无垠。每一位师者都是默默耕耘的星辰,以智慧之光引领学生照亮知识的宇宙。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始终致力于寻找能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钥匙。勐腊的春天,烈日骄阳,绿意盎然。每当斑驳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在黑板上时,总会激起我内心深处的渴望:如何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不仅学会游泳,更能享受探索的乐趣,真正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
正当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边界苦苦探索之时,2023年10月,一股教育的清风悄然而至,孟国泰先生的“三标课堂”走进勐腊一中,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实践,我心中的迷雾已然变为晴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三标课堂”引领我踏上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学改革之旅。
启程:初识三标,心有千千结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我扮演的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是处于被动的接收者。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让每一个个体成为他自己,发自己的光,才能永久照亮前行的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有幸接触到了孟国泰先生的“三标课堂”理念。这一理念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本质与核心。初闻“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的“三标课堂”教学模式,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期待:习惯了站在讲台上,一字一句讲解知识的我,能否适应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新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孟国泰先生亲切地指导了我的数学课堂。他的话语如同钥匙,打开了我心中关于教育创新的锁: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
“课堂的精彩,不是老师讲得精彩,而是学生学得精彩”
“放心放胆放权放手,义无反顾把发展的自主权无条件交给学生。”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唤醒学生,让学生自己发光发热。”
……
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三标课堂”改变了我的课堂,见证了不一样的成长。“三标课堂”强调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激发。通过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方向、有方式,有方法,有动力;通过达成目标的过程,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反馈目标,让学生及时总结、评价和反思,明确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三标课堂”理念深深触动了我,让我看到了数学教学的无限可能性。
破冰:展示目标,点亮思维之光
2024年8月29日,我精心地做了课前准备。这次的课堂,我没有直接跳进复杂的公式与定理,而是先与学生们一起,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展示目标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决问题,这一小小的改变,仿佛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的种子。
探索:一题多解,独立思考的盛宴
紧接着,我抛出了一道经典的高考题目,没有直接给出解题思路,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从多角度看问题,寻找一题多解。教室里,只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学生们或皱眉沉思,或偶尔抬头与同桌交换眼神,那份专注与投入,是我从未见过的风景。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是快乐的。
碰撞:小组讨论,智慧的火花四溅
独立探索之后,是激动人心的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成一圈,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解题思路,甚至为了一个更简洁的证明方法而争得面红耳赤。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我时而倾听,时而欣赏,更多地是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看着他们如何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成长。小组讨论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实践:限时训练,速度与准确的较量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我安排了一次限时的高考真题训练。时间虽紧迫,但学生们却在享受着生命的狂欢,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迅速而准确地解答着每一道题。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未来考场上自信从容的身影。
反馈:对子互评,共赏成长的果实
训练结束后,我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采用了对子互相批改打分的方式。学生们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也学习到了他人的优点。之后,满分同学慷慨地分享了自己的解题心得,而最低分同学也勇敢地站了出来,诚恳地分析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了接下来的努力方向。这样的反馈机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失败中汲取力量,在成功中保持谦逊。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我的批改负担,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评互学。在批改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交流中共同进步。同时,通过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2024年8月29日,孩子们在做两道有相当难度的数学题时,居然有6人得了满分!
蜕变:三标课堂,开启新篇章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这节充满挑战与收获的课也缓缓落下帷幕。回望整个教学过程,我深感“三标课堂”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它让我意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始于孟国泰先生的亲切指导、引领与启迪。
“三标课堂”的实践,我深切感受到了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中的显著进步。他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反思、如何创新。这些宝贵的经历和体验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坚实基石。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而不是浅尝辄止?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这些都是我在未来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如今,“三标课堂”已成为我教学工作中的常态,它不仅让我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更让我的学生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正如茧破终成蝶,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共同经历着痛苦与挣扎,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华丽蜕变。而我,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与我的学生们一同前行,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作者:孙新艳(勐腊一中高三数学教师)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