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父亲徐安徽老人
笔者:徐世阳
公元2024年8月27日,农历二O二四岁次七月二十四日,不孝子:帮众,女:旭娟、乐琴等谨以果品、食物、香烛、冥币、酒礼之仪哭奠于父亲之灵堂前祷曰:
吾父生于一九四五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享年七十九岁。父在灵堂,远若天行,千呼万唤,终不应声。音容笑貌,尚在脑海。此情此景,泪如泉涌。
父生之年,国难家贫,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五谷不收。吾祖父母,累断筋骨,所收无几。幸有祖父,为人聪慧,且精通中医诊断治疗术,远近乡邻,凡有病求医者均以治病救人为宗旨,收费低廉,远近闻名。并在龙井湾置业,后因战乱时局,疫病早逝。产业消失,祖母带着年仅一岁半的父亲以及大姑母、伯父迁至老君寨上,自己动手搭建被拆除分掉后的屋基地上盖起临时草房。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天上落雨屋顶漏。一贫如洗,家徒四壁,没有任何象样的家具,三个石头砌个灶,羹羹浆浆,挖野菜,咽粗糠。那岁月的艰辛,真是难以言表。最苦不过寒冬腊月,祖母及父亲、姑母、伯父一家老小无衣无食,身着单薄而破烂不堪的衣服,打着光脚板,冷得瑟瑟发抖。手脚上的冻疮年复一年,苦不堪言。神仙都难过的二三月,差点要了全家人的命哟!一家大小哟个个枯瘦如柴,面黄饥瘦。那艰苦的岁月真是一言难尽哟!我祖母顽强地拖着父亲和伯父、姑母, 一家大小拼命地劳作,再苦再累也齐心协力,从不言苦,决不放弃,并通过几年的雪雨风霜,终于积累了一部分木材,再在乡亲四邻们的帮助下,改造修建成木结构框架的三间瓦房。
岁月无常,坎坷不断,刚刚感觉过上安定的生活,一家人看到了署光与希望。哪知道又迎来了三年全国性自然灾害,五八、五九年矣,天干三年,草木焦枯,粮食稀缺,金贵胜油矣。到处饿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父亲老人当时也就十三四岁矣,为了一家老少不至于饿死,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食物哟!挖草根,拨树皮,摘树叶,池塘水凼捉鱼鳅,捕鸟抓鼠挖蚯蚓。打青㭎树籽,吃观音土。那苦日子,要命的岁月哟是何等的艰难哟!
熬过了五八、五九、六O年三年自然灾害,挺过了艰辛岁月哟。那些年成呢,凭劳动挣工分,十四五岁的父亲(老人矣)就同大人们一样的没日没夜的干活,工分极低,难糊其口,衣难遮体,食不裹腹。那艰苦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在目,每每想来,何等的心酸,催人泪下。
岁月再难,也得顽强地活下来哟!父亲从小胸怀兴家解难之志,誓志改变一穷二白的穷困局面。从小聪明好学,虽仅小学文化,却酷爱技术之活,偶尔看见木工师傅为乡邻们做家具和生产队做犁铧、风车、木桶等农用工具。于是自己也琢磨学习制作。不怕失败,不断创新,无师自通各种家具的精妙尺寸及制作流程。逐渐在远近十里八乡做出了名气。到处找父亲做家具的人都夸他手艺好,做工精细,为人乐观开朗,收费合理。从此父亲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成为服务千家门户的手艺人。这期间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实在难以言表。
转眼间,父亲到了而立之年。帅气高大魁伟的父亲经人介绍与母亲相爱,喜结良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共为连理枝。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同经营着一穷二白的小家。并欣育我辈姐弟三人。从此我的父亲老人更加拼命地工作。既要参加联产承包地的农活,又要到周围十里八乡去干木工活,还要回家与妈妈一起照顾年迈体衰的祖母及 年幼懵懂无知的我们三姊妹。经常没日没夜地忙里忙外,手上的老茧,血泡随时可见,脸上的汗珠不知抹了多少,皱纹也越来越多,古铜黝黑的容颜日益苍老。尽管如此,看似憔悴严厉的父亲,却时时展现出慈祥善良的行径。特别是在照顾赡养祖母之时更是面带微笑,体贴入微,耐心细 致。在关心妈妈方面,也常为妈妈分忧解难,从来不操大男子主义思想,家务事情,内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关心儿女更是严中显慈,给我们联系学校,辅导作业,供我们上学读书,给我们讲为人处事的良德懿风佳训。以身作则,处处做到表率于众。为我们成家立业。这一切的千难万苦,不知父亲操碎了多少心血,经历了多少严寒酷暑的折磨;从父亲相比同龄人的老得更快,头发白得更多,脊背弯得更厉害中充分地印证。
父亲不仅在为自己家庭生活上操心尽责,而且在乡亲四邻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出钱出力,修村里公路,身先士卒。
在我们的记忆里,父亲一直都是一个艰苦朴素、任劳任怨、令人敬畏、德高望重、广受他人尊敬的人。
呜乎!哀哉!时光荏苒,岁月流逝。转眼我们几姊妹,相继成家立业,又为我们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在我们的印象中,父亲这辈子从来就没有闲过。
沧海桑田,日月如梭,岁月磨去了父亲魁伟的身躯,积劳成疾,身患多种病痛,渐渐衰老消瘦,病魔缠身恶化,我们为儿女的也是看在眼里,焦在心头。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也无能挽回父亲的生命。
呜乎!本应苦尽甜来幸福日,正是儿孙报恩时,累断筋骨终不悔,高居中堂享天伦之乐时。可风云不测,父亲老人哟,终因医治无效撒手人寰。
今在灵堂,难见亲容,捶胸顿足,大放哭声。惊天动地,惊泣鬼神。日月无光,群山垂首。高天厚土,养育深恩,霜杀寸草,难报春晖。
披麻哭送高堂父,挂孝泣迎门前客。云深竹径踪犹在,炎热篷下念不回。骨肉分离实可悲,今日无父又少依。丢下母亲及儿孙,姊妹抱头失声啼。石人动容泪纷飞,远近亲人来送别。纷纷流泪忬衷情,念叹慈父生恩惠。
有诗为证:
一悲哉,泪汪汪,想起日前父身旁。
爸爸身体尚健康,那晓一疾竟然亡。
二悲哉,泪涟涟,爸爸去天做神仙。
丢别儿女和孙辈,阴阳永隔两重天。
三悲哉,实悲伤,慈父难见见炉香。
往昔登堂爸在室,今朝灵柩表微觞。
四悲哉,哭难休,越思越想越泪流。
如今慈父长辞世,儿等难禁满腹愁。
五悲哉,敬酒浆,对灵敬奠表微觞。
我爸有灵来鉴格,赫赫洋洋鉴心飨。
呜乎!今与父别,相见无期,谨以此礼,祭奠吾父,父若有灵,来格来享。
愚儿:帮仲
女: 旭娟、乐琴孝挽
甲辰年七月廿四日

祭奠襟兄徐安徽(押支韵)
诗||徐世阳
耄耋襟兄驾鹤辞,亲朋悼念表衷思。
隆隆鞭炮惊天地,切切哀音伴孝悲。
在世身经千磨历,瞑眸懿德皕年垂。
无师木匠精工巧,厚道真诚远近知。
乐善为人贫困济,公私正气爱憎持。
酸甜苦辣儿孙顾,勤俭兴家一辈慈。
甲辰年壬申月廿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