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小说《多情的土地》
作者:谢云峰(江西)
第三章 文化运动
第二节 破除封建迷信
前面说到,文革的发动起初对农村小山村没什么影响,只是过了两年后,开展破除封建迷信,对小山村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对路口山边的土地庙和菩萨庙宇进行凯毁灭性的破坏,对庙宇进行拆除,菩萨像全部进行捣碎,木头做的用火烧毁,将庙宇的地夷平为平地。对各家各户的神台神像和烛台香炉都全部拆除,能烧毁的全部都烧为灰烬,不能烧毁的则砸烂锤碎,融为泥土。各家各户门上贴的门神和与迷信相关的东西全部都撕去烧掉,不剩下一点痕迹。
与此同时,按照上级规定谢日举家也跟其他家庭一样,在大厅正中墙壁上贴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每日三餐开始吃饭前,都必须向毛主席的画像前鞠躬三个,然后说“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仪式完成后,全家人才能围桌吃饭。天天如此。
过了一段时期后,许多工厂生产毛主席石膏像,每家每户都必须购买,摆在厅堂上边桌子上,用来敬拜。
“春华,你在干嘛?”日举看见妻子在打扫卫生问道。
“孩子他爸,我在扫灰尘。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一定要好好看护。"春华边抹灰尘边回答说。
“你一定要小心,别摔坏了。”日举又说。
“好的,你放心,我一定会小心的。"春华回答:“宁愿身己受伤,也不会让主席像有任何损坏。”
全家人有的上田间劳动,有的上学,有的砍柴摘菜,有的管理菜园,没事的还可以到河边钓鱼……不管是谁,回到家里都要先向毛主席石膏像三鞠躬,出去的时候也必须行礼三鞠躬。但是,石膏像放在桌上会有灰尘,必须天天用抹布擦干净,做这种事千万必须小心又小心,如果不注意摔碎了,那就不得了啦,被外人发现就会打成现行反革命,说你是故意的,想谋害毛主席。这种情况仅仅持续了二年。后面就把石膏像妥善保管起来,改成胸前配带主席像,不管老人小孩还是成年人,人人都必须配带。不可不带,否则视为对毛主席不忠。
不过无论怎么变化,农村的群众无论什么情况,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多情的土地,千方百计地让土地为他们生长出更多稻谷、玉米、高粱、大豆和许多农作物,生产出更多的蔬菜和水果,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而且都是施农家肥长大的,如牛粪、人猪粪、茅草灰、竹子灰和禾草灰等等,没有什么化肥和化学成份的肥料,人们的身体都非常好。有诗为证:
破除封建诸迷信,发动全民庙宇烧。
户户神厨皆拆去,家家菩萨尽折夭。
台前摆放石膏像,墙上张粘纸画骄。
吃饭之时三鞠拜,忠于领袖莫箫条。
(未完待续)
现代诗
金秋
作者:谢云峰(江西)
金色的秋天
是收获的季节之交
清凉的秋风
吹醒了人们的梦想环绕
滋润的秋雨
催熟了农田的禾苗
高空飞来的秋雁
带来了欢乐的远瑶
秋高气爽的天气
让人们心情舒畅轻娇
大树的绿叶间
秋蝉在不停的鸣叫
丰收的稻田里
青蛙在悠扬的呼叫
金黄色的稻子
正在拼命地收割入窖
辛劳的农民
正享受着丰收之骄
金色的秋天
人们正露出可爱的欢笑
江西省著名旅游景点系列诗之八
七律 鄱阳湖
晓言(江西)
五大江河汇淡湖,鄱阳水位妥调输。
众多岛屿桥连岸,寡少鱼群鹭伴珠。
沿线风光波浪影,乘船美景岭峦途。
鹤之王国皆公认,候鸟乐园游客愉。
七绝 露雨
晓言(江西)
半潭秋水诗心透,竣岭青松峭壁惊。
露雨经风仍挺拔,如图似画赋真情。
【正宫•塞鸿秋】秋景吟
晓言(江西)
半潭秋水诗心透,一群白鹭东边就。青松峻岭悬崖宿,红枫落叶随风溜。蝉儿树上鸣,蛙鼓农田逗,鱼苗水稻相思构。
作者简介 :
谢云峰,笔名:晓言,网名:叱咤風雲,中国银行宜春市分行退休干部,中共党员,大学文凭,中级职称,89年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全国中青年改革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在全国、省市知名报刊及媒体平台发表千余篇论文、文章及诗歌,并有获奖。在《中华山水诗刊》任总编,在当代诗人作家档案认证平台认证为金牌作家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