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明玉祖之一和之二
王德埙
良渚文明玉祖之一高71.8公分,上孔内径7公分,下孔内径7公分,上端正方形边长12公分,下端菱形对角线分别为15公分、13公分;重15.7公斤;莫氏硬度计检测高达6,

乃采优质墨翠雕刻而成(墨翠是翡翠中的一种,墨翠的主要矿物为绿辉石,含有少量的硬玉、钠铬辉石、钠长石、透闪石等矿物成分)。经检测,无磁性。以此区别于红山墨绿陨。

玉祖即男根,本器相当形象逼真,为虞朝人存在男根崇拜的有力证据。玉祖产生的时间段应该在1万多年前,黄帝之前。
来源;遵义收藏家王国石持有。
铭文释文
A、弘米甾(载)口今如舟祝千鸟有呼作竹厚為子鬼召保采弓禺。
B、左(佐)合女肙觵(觥)可不尾和采春萬邑同不保辵儿畋
按:此铭认为男根“佐合女”,是一曲生命的颂歌。言上古高祖在春天的欢乐,遂有儿孙,旨酒祭祀之。我们已发布的成果证明:男根生殖崇拜是夜郎系民族的文化标志①之一。

放大镜下的墨翠绿色:

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5000年。
上古艺术家的幽默,将龟头雕塑成眉清目秀的先祖模样。同时,也指出了“男根生人”这个最朴素的真理:

纹饰为典型的虞朝北极星神徽和帝王皇冠上的通天玉鸟一对:

玉祖中空,盖男根亦中空也。上口:

刻铭A:

刻铭B:


下口:

摹本如下:

编码如下:

考证
铭文A编码1为“弘”,《说文》:“弘,弓聲也。从弓厶聲。厶,古文肱字。胡肱切。”
铭文A编码2为“米”,《说文》:“米,粟實也。象禾實之形。凡米之屬皆从米。莫禮切。”
铭文A编码3为“甾(载)”,《说文》:“甾,東楚名缶曰甾。象形。凡甾之屬皆从甾。���,古文。側詞切。”
铭文A编码4为“口”“今”合文,《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屬皆从口。苦后切。” 《说文》:“今,是時也。从亼从乁。乁,古文及。居音切。”
铭文A编码5为“如”,《说文》:“如,从隨也。从女从口。人諸切〖注〗徐鍇曰:“女子从父之教,从夫之命,故从口。會意。”。”
铭文A编码6为“舟”,《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剡木爲楫,以濟不通。象形。凡舟之屬皆从舟。職流切。”
铭文A编码7为“”,《说文》:“。”
铭文A编码8为“祝”,《说文》:“祝,祭主贊詞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之六切。注:���,古文。”
铭文A编码9为“年”,《说文》:“秊,穀孰也。从禾千聲。《春秋傳》曰:“大有秊。’奴顛切。”
铭文A编码10为“千”,《说文》:“千,十百也。从十从人。此先切。”
铭文A编码11为“鸟”,音niao,人、畜的雄性生殖器。《说文》:“鳥,長尾禽緫名也。象形。鳥之足似匕,从匕。凡鳥之屬皆从鳥。都了切。”
铭文A编码12为“有”,不同于甲骨文,乃金文体制,如《孟鼎》。《说文》:“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云九切。”
讨论:良渚文明文字是甲骨文的直接前身。但是,二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良渚文明文字是部分金文的直接前身。也就是说,有比较少的一部分文字,应该属于甲骨文体系内自己的创造。如这个“有”字。甲骨文粹13从“右”,甲骨文粹187从“生”。
铭文A编码13为“呼”,《说文》:“呼,外息也。从口乎聲。荒烏切。”向外吐气曰“外息”。
铭文A编码14为“乍(作)”,《说文》:“作,起也。从人从乍。則洛切。注:胙、���,古文。”
铭文A编码15为“竹”,《说文》:“竹,冬生艸也。象形。下垂者,箁箬也。凡竹之屬皆从竹。陟玉切。”
铭文A编码16为“厚”,《说文》:“厚,山陵之厚也。从���从厂。垕,古文厚从后土。胡口切。注:���,古文厚。文三 重三。”
铭文A编码17为“為”,成为;变成。《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铭文A编码18为“子”,《说文》:“子,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象形。凡子之屬皆从子。㜽,古文子从巛,象髪也。���,籒文子,囟有髪,臂脛在几上也。卽里切。注,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併也。注:���、���,古文。”
铭文A编码19为“鬼”,《说文》:“鬼,人所歸爲鬼。从人,象鬼頭。鬼陰气賊害,从厶。凡鬼之屬皆从鬼。���,古文从示。居偉切。注:���、���,古文鬼。”
铭文A编码20为“召”,《说文》:“召,���也。从口刀聲。直少切。” 呼叫客人享用酒食。
铭文A编码21为“保”,《说文》:“保,養也。从人,从���省。���,古文孚。���,古文���。���,古文���不省。博袌切。”
段注:養也。宣帝紀。阿���之功。臣瓚曰。阿倚,���養也。賈誼說大師大傅大���曰。���者,���其身體。按���全,���守皆其引伸之義。南山有臺傳曰。���,安也。从人。���省聲。博袌切。古音在三部。孚聲亦在三部也。���,古文孚。各本誤。今正。見爪部。
铭文A编码22为“采”,从爪之变形,从木,捋取。《说文》:“采,捋取也。从木从爪。倉宰切。”
铭文A编码23为“”,《说文》:“。”
铭文B编码1为“左(佐)”,帮助。《说文》:“左,手相左助也。从���、工。凡左之屬皆从左。則箇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佐。。”
铭文B编码2为“合”,男女交合。《说文》:“合,合口也。从亼从口。候閤切。”
段注:亼口也。各本亼作合。誤。此以其形釋其義也。三口相同是爲合。十口相傳是爲古。引伸爲几會合之偁。釋詁曰。㪉郃盍翕仇偶妃匹會合也。妃合會對也。从亼口。侯閤切。七部。
铭文B编码3为“女”,《说文》:“女,婦人也。象形。王育說。凡女之屬皆从女。尼呂切。注:���,古文。。”
佐合女:有助于男女性行为。
铭文B编码4为“肙”,音yuan,《说文》:“肙,小蟲也。从肉囗聲。一曰空也。烏玄切.注,臣鉉等曰:囗,音韋。”
段注:小蟲也。蟲部蜎下曰。肙也。考工記注云。謂若井中蟲蜎蜎。按井中孑子,蟲之至小者也。不獨井中有之。字從肉者,狀其耎也。從□者,象其首尾相接之狀也。从肉□。各本有聲字。非也。烏懸切。十四部。廣韵,玉篇皆烏縣切。一曰空也。甑下孔謂之窐。窐亦作瓹。是其義也。
铭文B编码5为“觵(觥)”,音gong,《说文》:“觵 兕牛角可以飲者也。从角黃聲。其狀觵觵,故謂之觵。觥,俗觵从光。古横切。” 《说文》:“觥,俗觵从光。今毛詩從俗。”
铭文B编码6为“可”,《说文》:“可,���也。从口丂,丂亦聲。凡可之屬皆从可。肯我切。”
段注:肎也。肎者,骨閒肉肎肎箸也。凡中其肎綮曰肎。可肎雙聲。从口���。口气舒。���亦聲。肯我切。十七部。凡可之屬皆从可。
铭文B编码7为“不”,《说文》:“不,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从不。方久切。”
段注: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讀如德韵之北。音轉入尤,有韵讀甫鳩,甫九切。與弗字音義皆殊。音之殊,則弗在十五部也。義之殊。則不輕弗重。如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之類可見。公羊傳曰。弗者,不之深也。俗韵書謂不同弗。非是。又詩鄂不������箋云。不當作柎。柎,鄂足也。古聲不柎同。从一。一猶天也。他處云一地也。此以在上。知爲天。象形。謂
也。象鳥飛去而見其翅尾形。音見上。凡不之屬皆从不。
铭文B编码8为“”,《说文》:“。”
铭文B编码9为左为“尤”,似为祭祀用词,所会意不明。
铭文B编码10上部为“以”,所会意不明。
铭文B编码11为“尾”的古体,《说文》:“尾,微也。从到毛在尸後。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亦然。凡尾之屬皆从尾。無斐切。今隸變作尾。注:㞑、���、���,古文尾。”
铭文B编码12为“和”,《说文》:和“相譍也。从口禾聲。戶戈切。”
铭文B编码13同铭文A编码22为“采”。
铭文B编码14为“春”,《说文》:“春,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昌純切。”
段注:推也。此於雙聲求之。鄉飮酒義曰。東方者春。春之爲言蠢也。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从日艸屯。日艸屯者、得時艸生也。屯字象艸木之初生。屯亦聲。㑹意兼形聲。此七字依韵㑹。今二徐本皆亂以鍇語。昌純切。十三部。
铭文B编码15为“萬”,《说文》:萬“蟲也。从厹,象形。無販切。注:㸘、���、���,古文。或省作万。” 字形犹如蝎子。
铭文B编码16为“邑”,《说文》:“邑,國也。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凡邑之屬皆从邑。於汲切。”
段注:國也。鄭莊公曰。吾先君新邑於此。左傳凡偁人曰大國。凡自偁曰敝邑。古國邑通偁。白虎通曰。夏曰夏邑。商曰商邑。周曰京師。尚書曰西邑夏,曰天邑商,曰作新大邑於東國雒皆是。周禮。四井爲邑。左傳。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此又在一國中分析言之。从囗。音韋。封域也。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尊卑謂公矦伯子男也。大小謂方五百里,方四百里,方三百里,方二百里,方百里也。土部曰。公矦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從孟子說也。尊卑大小出於王命。故從卪。於汲切。七部。凡邑之屬皆从邑。
德埙疏:虞朝首称己国曰“虞邑”,乃开“商邑”之先河。
铭文B编码17为“”,《说文》:“。”
铭文B编码18为“同”,《说文》:“同,合會也。从���从口。徒紅切〖注〗臣鉉等曰:同,爵名也。《周書》曰:“太保受同嚌,故从口。”史籀亦从口。李陽冰云:“从口。”非是。”
铭文B编码19为“不”,同编码7。
铭文B编码20为“保”,同A之编码21。
铭文B编码21为“辵”,音chuò,忽走忽停。《说文》:“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凡辵之屬皆从辵。讀若《春秋公羊傳》曰“辵階而走”。丑略切。”
段注:乍行乍止也。公食大夫禮注曰。不拾級而下曰辵。鄭意不拾級而上曰栗階。亦曰歷階。不拾級下曰辵階也。廣雅。辵,奔也。从彳止。彳者乍行。止者乍止。丑略切。古音葢在二部。讀如超。凡辵之屬皆从辵。
铭文B编码22为“儿”,《说文》:“儿,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象形。孔子曰:“在人下,故詰屈。”凡儿之屬皆从儿。如鄰切。”
铭文B编码23为“畋”,《说文》:“畋,平田也。从攴、田。《周書》曰:“畋尒田。”待年切。”
段注:平田也。齊風。無田甫田。上田卽畋字。从攴田。田亦聲。待年切。十二部。周書曰。畋尒田。多方篇文。
注:
①王德埙《贵州祭祀芦笙之考察与研究》发表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王德埙《夜郎竹王、竹图腾与芦笙文化本质特征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2期)王德埙、王长城、周麟《黔北夜郎考古的新发现
——綦江鳛文化考古调查记》(毕节学院学报2014年9期)
良渚文明尧帝玉祖之二
良渚文明尧帝玉祖之二高70公分,上端正方形边长12.2公分,上孔内径7.1公分;重14.7公斤;莫氏硬度计检测高达6-7,乃采优质墨翠雕刻而成(墨翠是翡翠中的一种,墨翠的主要矿物为绿辉石,含有少量的硬玉、钠铬辉石、钠长石、透闪石等矿物成分)。经检测,无磁性。以此区别于红山墨绿陨。有铭文四则。
本器为遵义收藏家王国石先生所有。

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5630年。
玉祖即男根,本器相当形象逼真,为虞朝人存在男根崇拜的有力证据。玉祖产生的时间段应该在1万多年前到5000年前之间。
四则铭文释文:

玉祖上有良渚文明特有的北斗星神徽和牛角图像。
大意:本铭文分别出现了“巫”和“祝”,证明“巫”和“祝”在虞朝尧帝时代具有崇高的政治地位,本玉祖是他们的礼赞的对象,即玉祖代表远古先人。铭文歌颂春天和祖宗性欲和后交方式,认为有赖与此,王朝才能够人丁兴旺,瓜缔绵延。
按:我们已发布的成果证明:男根生殖崇拜是夜郎系民族的文化标志①之一。
玉祖中空,盖男根亦中空也。上口,不需要放大镜就能够看到翡翠本色:

光照下的墨翠绿色:

上古艺术家的幽默,将龟头雕塑成眉清目秀的先祖模样。同时,也指出了“男根生人”这个最朴素的真理:
纹饰为典型的虞朝北极星神徽和帝王皇冠上的通天玉鸟一对,中央为牛头,另外一面中央为玉鸟:

刻铭一:

刻铭二:

刻铭三:

刻铭四:

考证

铭文一编码1为“有”,《说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凡有之屬皆从有。”此字跟甲骨文不同,而与金文相同。这就证明良渚文字虽然是甲骨文的前身,但二者不能完全划等号。
铭文一编码2为“子”,《说文》:“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象形。凡子之屬皆从子。(李陽冰曰:“子在襁緥中,足併也。”)”
铭文一编码3为“却”,《说文》:“節欲也。从卪谷聲。”此字甲骨文、金文均无。是足证良渚文字神奇者。
盖“却”本义为“節欲”,是言性欲必须有所节制。
铭文一编码4为“不”,《说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从不。”
铭文一编码5为“可”,《说文》:“���也。从口丂,丂亦聲。凡可之屬皆从可。”
铭文一编码6为“先”,《说文》:“前進也。从儿从之。凡先之屬皆从先。”
铭文一编码7为“始”,《说文》:“女之初也。从女台聲。”
按:此句言女人的初夜需要谨慎。
铭文一编码8为“尾”,《说文》:“微也。从到毛在尸後。古人或飾系尾,西南夷亦然。凡尾之屬皆从尾。(今隸變作尾。)”
按:编码8与甲骨文稍异,为王德埙的判断,理由是二者无本质差别。
铭文一编码1为“”,《说文》:“。”
铭文一编码11为“止(之)”,《说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
铭文一编码1为“”,《说文》:“。”
铭文一编码1为“”,《说文》:“。”
铭文一编码1为“”,《说文》:“。”
铭文一编码15为“若”,《说文》:“擇菜也。从艸、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艸。”
按;此字为王德埙的判断。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