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哭诉
《眼睛的哭诉》:
尊敬的造物主,上帝:
我叫眼睛,是您亲手所造的孩子。
赞目光炯炯:
双眸炯炯映星辰,洞察乾坤智慧存。
本应光明常相伴,岂料劳损泪满痕。
天有日月照亮大地,人有眼睛洞察乾坤。
天有日月照亮大地,人有眼睛指引心路里程。曾经辉煌时,溢美之词铺天盖地:"眼睛是心灵之窗,让人身心不再黑暗,眼观六路,手疾眼快,眼高手低…″。
眼睛,曾是人类的骄傲,被无尽赞美。还如“双眸明亮若星辰,洞察世间万般真”,它是心灵的窗户,是智慧的灯塔。解放军战士凭借它眼观六路,演员依靠它传递情感,画家借助它捕捉美好。
然而,如今我却沦为了奴隶,饱受摧残。近几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压力与日俱增,电子书刊的普及,让用眼时间严重超标。从初中的
假性近视到大学的高度近视,眼镜片越来越厚,视力越来越差。
家長与社区似乎进入一个"传销″误区,认为读书越多、学历越高就越容易就业。于是,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背负沉重的学习负担,课外补习班一个接一个,小小的身躯被大大的书包压弯。
回想 80 年代,我们为了考大学拼命学习,差点累坏了眼睛。可如今,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看看那些成功人士,朱之文、王宝强、赵本山,他们并没有依靠高学历,却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上岗十分专業。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有人用脑,有人用眼,有人用肢体。舞蹈演员凭借优美的身姿,歌唱家凭借动人的歌喉,书法家凭借精湛的技艺,都能拥有自己的舞台。并非只有读书考试这一条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聖賢書。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电子书刊的频繁普及,用眼工作的时间不堪重负。近视眼的度数在不断攀升,从初中的 300 度假性近视到上大学的 600 度,甚至突飞猛进。眼镜片的光圈就像年轮一样逐年增长,估计等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或者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近视度数可能会达到 800 度以上,接近失明,距离拿视力残疾证已不远矣。
并非只有读书考试这一条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聖賢書。
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电子书刊的频繁普及,用眼工作的时间不堪重负。近视眼的度数在不断攀升,从初中的 300 度假性近视到上大学的 600 度,甚至突飞猛进。眼镜片的光圈就像年轮一样逐年增长,估计等到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或者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近视度数可能会达到 800 度以上,接近失明,距离拿视力残疾证已不远矣。
可是等到毕业,面临失业之时,便从象牙塔顶坠落谷底。这时候再去当兵、考公进入央国企、軍队文职、当飞行员,或者去送外卖、开车、打螺丝,都受到视力的影响,没有人愿意录用。天之骄子一夜之间打回原形,农二代还得种地养猪,富二代仍然是海归董事长,官二代已然考公入编捧上铁饭碗。 反观欧美那些拿诺奖的科学家,他们初高中时的学习成绩在中国或许是倒数第一。大陆的中小学奥数比赛全世界第一,可戴博士帽的毕业率、失业率却全球居首。 天父阿爸呀,我真的是活够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的繁荣,为何要以牺牲我们眼睛为代价?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害了几代人,可书包仍然是日渐沉重。 小朋友困了,在课堂里打个盹,就被老师像拧麻花一样拧眼皮强行罚站。回家做作业,只要趴在桌上,就会被家长骂作目光短浅的瞎东西,被质问难道想变成大字不识的睁眼瞎?宁要近视瞎眼的博士,不要心明眼亮的白卷英雄。
詩叹盼眼自由:
莫让双目累成伤,教育当思路何方。
还眼清明自由态,未来之路更辉煌。
驻站、签约作家。代表作越战纪实四万字《血沃南疆》、《格律诗八百首》12万字神话寓言巜短篇小说集》。小说《母爱无边》《父爱如山》《折翼天使》《鸿雁哀鸣》《蝴蝶梦》《鹦鹉学舌》《卸磨杀驴》《流星一闪》《猿猴地震局》《蛇鼠一窝》《蛇心不死》《猫鼠决赛》《桑园桃花开》;《都市头条》主编;《妙语佳言专栏》编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