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艳春:自尊自爱自信对于个人成长的至关重要性
在阅读《大众教育学》“自育篇”中的《自尊、自爱、自信》内容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些品质对于个人成长的至关重要性。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尊重与认可。当学生们拥有自尊时,他们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自尊让他们懂得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轻易被他人的负面评价所影响。比如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却遭到了其他同学的质疑。但这位学生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坚定地阐述自己的理由,展现出了强烈的自尊。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培养他们的自尊感。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分享,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和进步。
自爱的学生更懂得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他们会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给予自己宽容和理解,而不是过度自责。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考试中失利,心情非常低落。我引导他认识到一次失败并不代表什么,要学会关爱自己,不要过分苛责自己。后来,这位学生调整了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教导学生自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
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肯定。自信的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尝试新事物,在面对困难时也能坚定地前行。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有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勇敢地站出来担任主持人。虽然一开始有些紧张,不免出现纰漏,但他努力调整逐渐找到了自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我们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同时,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总之,自尊、自爱、自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它关乎个体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未来。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品质,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积极向上的人。
梁美平:自爱与自私
自爱就是爱自己
自私也是爱自己
前者爱己不损人
后者损人而利已
——选自《大众教育学》
看着看着就想,怎么自私也是爱自己,不理解,后来看第四句,忽然间明白了,哈哈,自爱和自私确实都是爱自己,但它们的方式可大不一样呢。自爱就像阳光下的花朵,自己灿烂盛开,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美好和温暖。而自私呢,就像是乌云遮住了太阳,只顾着自己,却让周围的人感到压抑和不舒服。但从自身心里分析,全是爱自己,也可以这么理解,“爱他人是道德的,爱自己就是自私的”,这种信念假定在有限的爱中每个人有多爱自己,就有多不爱别人,自爱等于自私,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才要努力的培养提高道德水平,就是为了防止自私会伤到其他人。而自爱恰好是自私和道德的同时体现。爱惜自己的利益,同时也爱惜自己的道德状态和声誉,只要内心有真正的爱,有爱的能力,就不可能是自私的人。即使是自私的,他也是对的,因为爱就是自私的,只是道德是天平,看你怎么做。
作者:史艳春、梁美平(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