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云,悠悠古韵长》
作者/袁德利
在那遥远而温柔的记忆里,有一片云,轻盈地飘荡在故乡的天空,它不言不语,却以无尽的温柔,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这云,是游子心中永恒的牵挂,是岁月深处最温柔的笔触,它与古诗词中那些缠绵悱恻的情愫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首首关于故土、关于思念的散文。
晨曦初破,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故乡的云,如同羞涩的少女,轻轻揭开夜的帷幔。此时,我不禁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虽非秋水孤鹜,但晨光中的云与水,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共同绘就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
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云总是那么亲切,宛如一幅温柔的画卷。每当望向那湛蓝的天空,白云飘荡时,仿佛是与我心灵深处的某种情感在对话。朱自清曾说过:“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不仅是思念的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深厚的土地情缘。而在我看来,故乡的云是我们对生活最美好的寄托。
故乡的天,故乡的云,宛如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我稚嫩的心灵。童年的我总喜欢在田野间奔跑,仰望那一片片绵延的白云。云朵在蓝天上悠然自得,时而如一只舒展的白鹭,时而又化作一座座巍峨的山脉,带着无限的遐想。每当云彩在阳光下轻轻泛起金色的光辉,我便在心中默念:“云是水的魂,水是云的根。”这是我们故乡独有的天地交融,山水情缘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的我,常常与小伙伴们在云下嬉戏玩耍。我们一起编织着梦想,畅游在无尽的幻想中。记得有一次,看到一朵云如同一位舞女,轻盈地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耳边似乎响起了古人的诗句:“白云一片去悠悠,苍天万里常悠悠。”而我的心,也随之被那份自由与宁静所打动。到了晚上,坐在庭院中,我常常抬头仰望星空,思绪随着那飘动的云彩,回到了对故乡的怀念。
午后,阳光变得炽热而明媚,故乡的云也似乎被染上了金色的光辉,它们或聚或散,变幻莫测,如同李白笔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仙境,虽无贵妃之姿,却也有一番超凡脱俗的韵味。这些云朵,像是天空的信使,带着远方的消息,轻轻拂过心田,让人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一丝丝凉爽与慰藉。
故乡的云是故乡的魂,是爱的升华,是幸福的象征。每当我在外漂泊的时候,看到一片云,心中便涌起对故乡的思念。那些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朋友们,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还有那些熟悉的乡音,都在云间浮现。即使远在天涯,我的心始终与故乡相连。云,是一种联系,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故乡的天空下,每一朵白云都是我对亲人的祝福,每一次的目光交汇都是对故乡深沉的情意。
山水情缘,云海情真。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和父亲一起去山顶看云海。微风轻轻吹拂,云海翻涌起伏,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洋。父亲指着云海,对我说:“孩子,你看,云是水的魂,水是云的根。它们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依相偎。”那时,我并未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深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山水之间的情感愈发真实。云海中的每一处变化,都是自然的力量,它们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绚烂的紫罗兰色,故乡的云,此刻变得厚重而深沉,它们缓缓移动,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非秋景,但那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却是跨越时空,共鸣于心。
记得每当夏日傍晚,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村边的小河边玩水。云朵在我们的头顶漂浮,阳光透过树叶闪耀,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我们嬉戏打闹,时而静静躺在草地上,任彩云在空中绘出各种各样的形状。脑海中不由自主又想起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我们从未有过的执着与美好,正是故乡的云将我们的童年记忆深深铭刻下来。
而今,故乡的云依旧如旧,仍在那一片广袤的蓝天上妩媚绽放。每当我回到故乡,惬意地躺在老家的院子里,望着那熟悉的白云,我便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心灵宁静。无论我走得多远,故乡的云都在默默地守护着我;无论我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故乡的云始终在心灵深处为我点亮方向。
是的,故乡的云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一次又一次梦回乡间的理由。它承载着我对故乡的爱与思念,带着我走过岁月的坎坷与风雨。每一朵云,都是我童年时光甜美的回忆,它们在蓝天上轻盈舞动,宛如那飘扬的裙摆,轻轻地述说着故乡的故事。
夜幕降临,星辰点点,故乡的云似乎也融入了这片浩瀚的宇宙之中,变得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此刻,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唯有借古人之语,以抒胸中之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虽问的是明月,但心中所念,却是那片承载了太多回忆与情感的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似水的魂,似云的根。它们在天空中自由飞舞,诉说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引导着我对未来的憧憬。在这片云海之间,我将永远珍藏那份属于故乡的情怀,无论身在何处,心都将与故乡的云相随。
故乡的云,是时间的低语,是情感的寄托,它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古诗词中的意境相融,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风景。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抬头望向那片熟悉的天空,那份对故乡的深情与眷恋,便如同那悠悠的云朵,永远萦绕心间,不曾消散。
袁德利,男,1968年8月5日出生,辽宁盖州人。1989年7月25日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临床工作34年,独自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两项,专著两部。发表专业性学术论文68篇,生命健康教育性科普文章六百余篇,省市级科技成果7项,发明实用型专利两项。热忠于公益事业,助残帮扶,资助大学生,多次到地震灾区去医疗援助,被多家电视电台报道过。《人民公仆》2014年8月刊以《廉洁行医,无私奉献的好医生》在全国独家报道。2015年被第二届医药行业“青年才俊生命英雄”当选为“探索之星”。
音乐代表作品《北海嘲鸣》等。著有文学作品集《仰山之恋》《乡书何处》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营口市政协文史馆永久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