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见读书人
作者 张士联
(1)一位编辑朋友告诉我,他们出版社将出版一本《散文芳草地》,收集的全是我省作者的优秀之作。其中有我的《人生写美文》。
(2)我没高兴,甚至有些黯然。如今是手机时代,有几人对书感兴趣?文章入书,又有几人关注?
(3)两个月后的一天,我出门来到客运站,见候车大厅处处是看手机者,全都专心致志。司空见惯,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无数的手机迷。
(4)突见一年轻女子正低头看书,也是那么专心致志。这真是千载一遇,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读的什么书?她读的什么文?见她身旁是个空座,忙过去坐下,侧身观看。哇!看的是《散文芳草地》,读的是《人生写美文》,便随着她的目光行行过目。之后是作者简介:文实,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两本个人文集。
(5)年轻女子发现我正看她手中的书,自然搭话:“老先生,你也喜欢读书?”“喜欢。”之后问道,“文实这篇文章如何?”回答说:“语言流畅,内容精彩,主题鲜明。让人明白,我们该如何用美好心灵抒写人生之文。”由衷之言让我由衷激动,便与她攀谈了起来。年轻女子很热情、开朗。她告诉我她是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每天都坚持读一篇好文章。十分八分钟,不累也不误事,既陶然了情趣,又补充了精神文化食粮。
(6)我示意周围全是看手机者。年轻女子说手机携带方便,且内容包罗万象。但它放任自流,谁都可以在里面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不受节制,难免良莠(yǒu)不齐。还是读书好,正规出版,内容健康,艺术性强。而且装帧考究,字迹清晰,让人看个爽心悦目,倍感语言的魅力,而手机达不到这种阅读效果。她满面春风,说:“我喜欢好书好文章,自然就喜欢好作者,甚至崇拜几分。我想我们该不该为好作者宣传他们的好书。让高尚的写作者拥有更多的读书人。”
(7)这话让人听得激动。但我一时不想说我是谁。免得她真崇拜了我几分,会约束我们的谈话。再说人家说文实的文章写得好,我就迫不及待说出我就是文实,是不是不太老成持重,且好显白?于是我谎说:“文实是我的朋友。如果你喜欢他那两本文集,我可以让他给你寄去。”
(8)“一篇美文便知他的书好。我给钱。”
(9)“‘送人玟瑰,手有余香。’文实是书遇知音,钱值几何!”年轻女子很快告诉我她叫许斯亮和她的通信地址。之后问我姓氏名谁和电话。许是高兴,我谎言来得快:“我叫实文。”当然电话说的是真的。
(10)“实文”“文实”,怎么这么相似?没等许斯亮多想,便先于我而准备剪票上车。“再见。”她一笑,很嫣然;她起身,很苗条;她走了,好轻健:她是个美丽女人。
(11)偶见读书人,让我心潮难平。
(12)43岁那年,我想我是一位语文老师,总教学生作文,为何自己不能写写文章。于是我边教书边写文章。也许我是语文老师,理应会写作,写的文章都得了发表,当然文章很有学生味。54岁那年我晋升为高级教师,又加入了省作家协会。60岁退休后兴趣盎然,把我发表过及近年来束之高阁的文章,整理,修改,先后出版了两本文集。谁知时过境迁,手机热取代了读书热,连书店都看不到几家了,我的书问津者便寥寥可数。老实说,我写书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彰显我的高尚——能用手中之笔弘扬精神文明,非等闲之辈。谁知买我书者甚少,我不但没高尚起来,反倒窝囊个够呛。于是我也讨厌起手机迷:(看手机看个六亲不认,爹妈在跟前都不说话;逗三岁小孩的笑料,手机迷竟笑个前仰后合;边看手机边工作,文件都圈阅错了;等等。)我便杞人忧天了,如此下去,社会该将如何?当然我也自责过,我是否“已为浮云遮望眼”?太阳当空,飘来几朵乌云就说天阴了,如此以偏概全地看人看社会,我是不是心胸狭隘而不健康?况且我乃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何不让灵魂灿烂而看社会灿烂,人也灿烂?
(13)今天偶见许斯亮这位读书人,让我心想,她的文化、学历咋来的?她的热情开朗咋来的?乃至她的美丽咋来的?不爱读书行吗?我猛然想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社会进步是因为有无数的优秀人,他们不爱读书如何能优秀起来?时代在进步,不能不承认读书的方式也在变,电子版、网络……手机中良莠不齐毕竟有“良”,谁敢说无一手机迷不在手机里寻“良”?我一下乐观了起来,也许我的《人生写美文》或别的文章,正吸引着无数个手机迷……
(14)出门回来,我立即给许斯亮寄去了我的那两本书。不久便接到她的电话:“……实文老先生,文实不愧是语文老师,写的文章能与学生青春互动。我已把他的两本书转给了我的母亲,春怡中学校长赵洁,让她帮助把书宣传到学生中去。”春怡中学是我市一所重点初级中学,我始终任教于该校。校长赵洁是我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好校长,她也总说我是教学有方的好老师。
(15)几天后我接到赵洁的电话,她说我是春怡中学走出的作家,学生本来就敬重我几分,加之我的书很适合学生阅读,学生买我书的热情很高,问我是否能各准备150本。
(16)我几乎受宠若惊,卖书挣钱,捐书高尚,“人生写美文”,我能否实实在在地写上一篇?我决定捐书各300本。
(17)捐书议式简朴实在。“爱读书,会读书,做阳光读书人”的大条幅耀眼夺目;600来名学生齐刷刷地站在学校的操场上,各个意气风发。我发自肺腑地对他们说:“读书的长城永不倒,读书的江河永澎湃!”掌声响起,十分热烈。
(18)我看到了许斯亮正向我招手。我知道她已知道我就是文实,知道我今天捐书,特意赶来祝贺。她好像对我说:“做个高尚的写作者,定有热情的读书人。”我知道这是铁打的真理。
引导读写
A 第(6)自然段“我”与许斯亮的对话,前半部分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后半部分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可使行文生动活跃,更能突出对话的重点,描写部分更能突出许斯亮的性格特点,是重点部分。
B 注意体会句子的含义。第(16)自然段问句的含义,是写一篇文字的好文章吗?显然不是。结合第(5)自然段“我们该……之文”这句话,再结合“捐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用美好的心灵抒写人生之文,“我”捐书,献爱心。
引导答题
1、第(6)自然段小横线上“它”指代什么?(指示代词往前找答案)
2、第(6)自然段尾句起什么作用?(与第(14)、(18)自然段许斯亮的话相照应)
3、第(16)自然段首句中“宠”的含义是什么?(注意上文“敬重”“热情”)
4、第(6)自然段“满面春风”对人物作了什么描写?(对人物有5种描写)
5、第(12)自然段括号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注意三个分号)
6、结合第(10)自然段,可知第(13)自然段“乃至她的美丽”是说许斯亮长得美,结合后句“不爱读书行吗”,你认为读书能让人长相美吗?(结合上下文意思对即可)
7、第(13)自然段“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强调了什么?(这是一句名言)
参考答案
1、手机
2、为下文作铺垫
3、学生对“我”敬重,对“我”书的认可,想买“我”书的热情很高
4、神态
5、排比 表明了手机让人着迷,给一些人带来的危害很严重
6、读书不会让人长相变得美丽,然而热爱读书会让人增长文化,有智慧有头脑,性格也热情开朗,身心健康成了优秀人,无疑会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7、引用 强调读书的重要
作者简介
张士联(张士连),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士联作文公益促进会会长。当过兵,复员后在一家央企担任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党委秘书等职务。2000年企业内部退养后,在进行影视文学创作的同时,致力于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辅导与研究。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先后撰著了《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册)《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三册)《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美文塑人生》等著作多部。
图片来自网络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谷国宏、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