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梦幻甘南(组诗六首)
精华热点
1、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
位居甘南夏河县
北靠巍巍龙山
南邻滔滔大夏河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誉为世界藏学府
始建于1709年
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
风雨中走过300多年
拥有6大学院
84座佛殿
12000多间僧舍的庞大建筑群体
世界了解藏族文化和艺术的窗口
拉卜楞寺
藏语全称“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
意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
简称扎西奇寺
一般称为拉卜楞寺
意为活佛大师府邸
走进拉卜楞寺
虔诚的膜拜者走一步俯卧一次
匍匐前行
还有的信徒在门板上反复同样的动作
不分男女
不分长幼
岁月轮回
风雨无阻
世代相传
以身相许
执着坚守一个信念
孜孜不倦追求心中那个目标
拉卜楞寺
世界上最长的转经筒长廊
游客转动每一个经筒
祈求神灵保佑
吉祥安康幸福
身穿红袍的藏民信徒
手中转动着小金筒
嘴里念念有词
听不懂他们说些什么
只知道他们拥有一个虔诚的心
走进拉卜楞寺
庞大的建筑群让人惊叹
聆听导游讲解藏传佛教
跪在金光闪闪的佛像前
心中默默的许下一个心愿……
2、南北郎木寺
这里群山环抱
碧水相依
藏族村寨散落其间
炊烟袅袅升起
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静静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郎木寺
坐落半山腰
游客爬坡盘旋前行
洁白的宝塔
金碧辉煌的寺庙
一一映入眼帘
一座座寺庙
依山而建
鳞次栉比
蔚为壮观
登高望远
南边寺院群闪现
那是四川的郎木寺
近在咫尺
南北两座寺院
相得益彰
游览完北边甘肃郎木寺
再逛南边四川郎木寺
一条不到一里的街道
街道中间地面铺设不同形状的地砖
竟成甘川两省的分界线……
3、高山草甸
走进甘南
高山草甸
如碧绿的地毯
处处是一望无垠的草原
蔚蓝的天空
洁白的帐篷
牦牛马儿藏羚羊不时穿越公路
自驾游者不时停下车辆
礼让草原生灵悠闲的横穿马路
游客不时与这些可爱的牲畜同框合影
草儿嫩绿
溪水清澈
牧民挥鞭
牛羊得到指令
有序流动前方肥沃的草原……
村舍一排排
寺院一座座
五颜六色的经幡
阳光映衬下分外耀眼
五彩斑斓的花儿绽放笑脸
野草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点头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高山之巅
留下草原靓丽的身影
遍地牛马羊群奔流不息
啃草觅食
悠闲的度过属于自己的日子
风儿轻拂
心中的烦恼郁闷烟消云散
畅游草原
心情是如此的豪迈
人生暂短
快乐开心驻足常留
像花儿一样的笑脸绽放每一天
4、留宿迭部
那天阳光明媚
那天秋风送爽
说好要走扎尕那景区
穿越洛克之路
也许是翻越“小库克”无名路的困倦
也许我与迭部有缘
眷恋脚下这片红色热土
情缘使我留宿一晚
藏族民宿干净整洁
小院鲜花簇拥
主人热情好客
登四楼眺望远方
青黛色的山峦如同一幅浓妆淡抹的山水画
县城美景尽收眼帘
四面环山
依山傍水
甘南的南大门
毗邻川北若尔盖
静卧深山里之城
县城中心广场
市民身着藏族服装
欢快跳起康巴舞
秋风拂面
阵阵凉爽让人笑逐颜开
巨大的“毛主席在迭部”铜像群
南来北往的游客争先拍照留念
一九三五年
红军长征途经迭部
著名的俄界会议在此召开
腊子口战役在这里打响
炮火连天
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
战士英勇杀敌
红军突破道道重围
硝烟弥漫的激战犹如就在昨天
甘南藏族同胞夹道欢迎
送上洁白的哈达
红军一路北上
迭部上演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5、穿越洛克之路
山峻秀奇险刀劈万仞
陡峭鹤立
青翠的松柏爬满山坡
一个个高峻挺拔的矗立
像守护山神的哨兵
高山草甸
牛羊奔驰
游客悠然在蒙古包帐篷品尝奶茶
湖泊湿地
水流湍急
光秃秃的石山灰蒙蒙的一片
车行走悬崖峭壁之上
巅峰云雾缭绕
山高坡陡
路弯弯曲曲拐过了几十道弯
洛克之路
像蜿蜒曲折的长龙
由沟底盘旋山巅
沙石路坑坑洼洼
人称炮弹路搓板路
最高处海拔4200米
连续上下坡19公里
穿越洛克之路
自驾者挑战极限
小棉袄胆大心细
平稳行走颠簸的盘山路上
乘坐者头晕心慌有点高反……
6、走进扎尕那
四面群山环绕
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
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城堡
藏语意为“石匣子”
高山此起彼伏
薄薄的云雾似仙境若隐若现
草原一览无余
花海令人眼花缭乱
青青的牧场
驰骋的马儿
成群的牛羊
尽收眼底
巨石嶙峋的山峰
幽深狭长的峡谷
原始茂密的森林
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
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欣赏了美到极致的视角盛宴
走进扎尕那
胸襟如此宽阔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无不让人惊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