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壮阔之美——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马政田先生
倘若用大气磅礴、苍劲有力、威风凛凛、气势不凡、阳刚壮阔、大海扬波,来比喻和形容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马政田先生的书法作品,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倘若用正义凛然、虎虎生风、纵横跌宕、清新典雅、浑然厚重,来比喻和形容马政田先生的书法作品,我觉得也似乎更是恰到好处。
不仅如此,马政田先生在书法上还是个多面手,他的真、草、隶、篆,可以说是各体皆能、各体皆精,而且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对书法的特殊领会与理解。他的书法感觉相当的不错,他能以他自己独特的直觉及其机敏的手感,让他的书法点画之造型,成为一种美的视觉形象,从而形成一种想象中的似乎在热情高歌的激情澎湃的状态。
与吉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马政田先生在笔会活动现场合影。
采访马政田先生,是我几年前的一个愿望,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很久以后,我的愿望才变成了现实。
坐在我面前的马政田先生,50多岁的样子,笔挺的身材,健壮的体魄,沉稳的谈吐;那张黑红的脸庞上,仿佛写着一种干练、果敢、顽强、刚毅和有条不紊;透过那双乌黑的亮眼,更能感受到他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的气度和作风。
谈到他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追求,马政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马政田告诉我,他自幼就酷爱书画艺术,小时候的一个春节的前夕,读过4年私塾的父亲买回几张大红纸,找出来家里的笔砚和墨块,用水磨了起来,好奇的他站在旁边问父亲:“这是干什么?”父亲告诉他说:“磨墨写春联。”
马政田就等着看父亲在裁好的大红纸上写起字来,他在一旁问这问那的。这是马政田第一次了解毛笔,后来父亲给他讲怎样写字,怎么样把字写好、写端庄漂亮了,也讲了些用笔方面的知识,诸如握笔、枕腕等等。
听着父亲的诉说,马政田也开始跃跃欲试。那时候的马政田还不懂什么叫书法,就是有点好奇心。但是很快,他的这种好奇心就变成了喜欢、变成了酷爱,甚至是变成了再后来的爱不释手。
马政田若有所思地告诉我,就在他上了中学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老师的毛笔字写的非常好,再加上在家里父亲的言传身教,更加激发了他想学毛笔字、写好毛笔字的念头和决心。
没过多久,马政田便买了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开始了临帖。后来又开始临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等。再后来,就一直没有间断,只要有时间,马政田就想多临习一会儿。再后来,马政田又反复临王羲之的《圣教序》《兰亭序》,还有褚遂良的《倪宽赞》等等。
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马政田从未放弃对书法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更是从未放弃勤学苦练。即便是后来做生意、谈买卖,无论是怎么忙碌、怎么紧张,他都会尽可能地挤出一些时间来刻苦习练书法(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