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蝴蝶是怎么回事?蝴蝶之美,我认为在于它有灵巧华丽的翅膀。没有翅膀,蝴蝶便是一条毛虫,或者是尺蠖而己!
近日,在舟车劳顿的外出中,我硬是抽出休息时间,阅读武功文友郭小科发表在《漆水文学》上的几篇散文,最能吸引我的是《蝴蝶》一文,读后,感到这篇散文,具有浓厚的“情、智、趣”的特点,抒情浓郁。抒情是散文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个功能。郭小科的散文《蝴蝶》,情感的触发宣泄过程,正是对蝴蝶认知的过程,情感贯穿全文。
《蝴蝶》一文,首先具有鲜明的抒情审美特征,情感的抒发特别丰富。他写道:“春的午后,宁静而悠长,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而芳香。在浩荡的春风里搖曳生姿,相互致意。”这一段读后,不由得让我联想,作者是陶醉在可爱的家乡一一武功油菜花海中。无疑,给观察描写蝴蝶之美,打下了伏笔。
紧接着,作者写道:“蝴蝶纯白或者夹杂着橙黄,轻盈纤细,姿容曼妙,翩跹其中。此刻,花是栖息的蝴蝶;蝴蝶是飞翔的花,它们衣袂飘飘,仿佛餐风饮露的仙子,散发着圣洁而美丽的光芒。”此刻, 我联想到文学大家杨朔的散文,他宣称写好散文,最注重的是抒情。动笔之前,“常常在寻找诗的意境”,动笔时“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他写大海,潮涨潮落,云起云飞,雪浪千迭;写蜜蜂,欲扬先抑,如同立起一道飞翔的风景线,借景抒情,溶“文、诗、画”于一炉。 郭小科在散文《蝴蝶》中展示出写作才能和智慧,这与他长期从事教师职业有关。智慧在散文中会使读者处处受到到心灵的启迪。
比如,在写蝴蝶,他就联想到花和蝴蝶结、最美的词牌《蝶恋花》。作者是这样描述:“我一直认为,世间最美的花是蝴蝶兰;最美的装饰是蝴蝶结;最美的标本是蝴蝶标本;最美的词牌也一定是《蝶恋花》”。作者拥有丰富的学识、积淀和才华,才会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散文理性的王国。
智和趣是散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又相互照应和相互辉映,最后展示给读者一个立体,而不是平面的,真实而不是虚假修饰的精品力作。这样,才使散文有可读性,充满风趣、雅趣、兴趣。散文《蝴蝶》就体现了这三个要素,才着实打动了读者。
三
郭小科这篇散文,其写作手法让人读后,会“望文生义”。
作者写道:“有人惊叹于化茧成蝶的神奇,毛毛虫肥胖的身驱,褪退了人间的沉重外壳,竞然长出浪漫的双翼,可谁又能知道它经历了长达九个月黑暗而孤独的痛苦,仅仅只为短短两周的花间起舞”。读到这段,我心中泛起中华古典诗词中,有关蝴蝶的名句——李白的“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李商隐有“庄生晓梦送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辛弃疾有“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陆游则写道:“睡到僧廊响木鱼,庄周蝴蝶两蘧蘧”……
从古到今,关于蝴蝶的名篇诗章,真可谓数不胜数。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蝴蝶由蛹成蝶,破茧而出,方生殊死,幻化出多姿多彩,让人在蝶飞凤舞的人生舞台上,觉得心灵的本质,就是一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