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未成霜 秋已渐凉》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十五)
宋厚健文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十五,
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露未成霜,秋已渐凉。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冷空气转守为攻,白昼有阳光尚热,
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逐渐拉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至风所代替,
光照强度减弱,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
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民谚有:“白露身了弗露,”
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
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
早晚天气已有凉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
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
白露有三候: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鸿雁有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的习性,
这个时候鸿雁就要南飞了。
小燕子到了白露时节,也该回家了,
白露到了鸟儿开始储备食物以过严寒。
白露是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天气渐转凉,清晨地面的叶子上有许多露珠,
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
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
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格外的醒目。
白露实际上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在季节上偏属于初秋。
俗语有“白露夜寒白天热”、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白露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
地面温度下降速度逐渐加快。
白露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和饮食文化,
这一天有吃龙眼大补身体的奇妙。
白露茶经过夏季的酷热,茶树生长极好,
具有独特的甘醇清香味道。
白露米酒也是这一时期特有的酒品,
用糯米、高梁等五谷酿制略带甜味。
白露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气,
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到王勃的“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
白露成为接近美好天堂的象征,
赋予了深厚的诗意和美感,
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文学的魅力。
岁月安暖亦如斯,
霜染秋色凉风起。
白露成霜秋暖色,
鸿雁南来归家时。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露一个告别暑天,凉意渐浓的季节,
西风起,玉露生,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白露的到来,不仅是一个季节的更替,
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让我们在炎炎夏日的余温下,
尽情享受这秋季的宁静与凉爽。
一叶知秋,一片落叶,一声蝉鸣,
都是大自然的恩赐和客观规律。
愿我们聆听这秋天的声音,
感受着层林尽染的斑斓和美妙。
白露夏日炎炎与秋风初起的交汇,
让我们清晨醒来,都能看见希望的曙光。
白露总带有一丝丝的忧愁,
树叶飘香,秋草微黄,自然界千姿百态。
岁月如歌,人生如梦,转眼已是暮年,
让我们珍惜当下这美好幸福时光,
万物都有新陈代谢,这是不变的规律,
让我们学会放下,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