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头条
【诗文天天乐·112辑】
(20240830·周四版)
【追梦文学·1520期】
【绝句欣赏】
(入选作家)
(按投稿时间先后排列)
王新会 顾晓明 谢百祥 童光祥
陈业床 吴印顺 毕坤 李正
李保田 钱治中 高顶
汪转户
【律诗欣赏】
(入选作家)
(按投稿时间先后排列)
张建彪 爱家心静 曹永伦 谢百祥
梅风竹韵 龙鄂庄 伯胜月 彭光辉
张广建 曹赟 刘海芹 李开英
崔进文 陈业床 吴印顺 李正
毕风华 李保田 樵夫占
吴蕴辉 孙崇秋 李波
【古风欣赏】
(入选作家)
李步棠 玉树临风 陈世良 柔和
【词曲欣赏】
(入选作家)
(按投稿时间先后排列)
牛振民 竹林问道 谢百祥 张小红
李学艺 郑振寰 孙照闻 上安山人
田贺 李开英 逍遥散人 叶守松
吴蕴辉 三峡石 李胜峰
【现代诗歌欣赏】
(入选作家)
乐道 童华 舒容 张维清
【书法作品欣赏】
乐道
【散文随笔欣赏】
(入选作家)
张念理
【小说故事欣赏】
(入选作家)
薛宏新

(入选作家)
(按投稿时间先后排列)
王新会 顾晓明 谢百祥 童光祥
陈业床 吴印顺 毕坤 李正
李保田 钱治中 高顶

暮年寄怀
王新会(北京)
感慨
雨后楼前积水中,引来一伙小顽童。
逐花踏浪银铃响,憾我如今已老翁。

换房
昔时夙愿暮年偿,陋室居然变大房。
更喜窗前盈绿意,打从心底漾春光。

退休
退休日久心烦闷。角色非同夜不眠。
最是人生遗憾处,未曾长大已残年。

心态
人老尤当重晚晴,平和心态度余生。
古稀更信斜阳美,愿伴沉疴踽踽行。

读书
桑榆已至添新趣,歌赋诗词日伴余。
俸禄不多无所谓,酒钱舍去换闲书。

学诗
粗通格律生迷恋,琐屑当中觅小诗。
夜伴孤灯勤笔墨,偶收妙句入新词。

龟上云端
顾晓明(江苏盐城)
檐珠霁雨霞光映,杨柳西风绿叶茵。
万日苦修仙未入,一龟云外玉皇询。

咏销烟英雄马辰
谢百祥
英雄独秀魂,倍受世人尊。
忆起清朝事,销烟震虎门。

缅怀渣滓洞先烈
童光祥(江苏)
身陷牢笼志不移,披枷带锁绣红旗。
义无反顾抛颅脑,血染山城迎赫曦。

汕尾鹰嘴峰
陈业床(广东)
大鹰峰抱小鹰峰,叠卧青山来势雄。
巨喙弯钩双翼健,耸身峭壁问长空。

秋蝉
吴印顺(江西)
风吹凉爽唱金秋,声韵婉愉谐惬留。
莫问前程荣与辱,意悬残梦记心头。

乘坐庐山索道揽车
毕坤
千车共揽一根绳,如入机舱万丈升。
脚下浮云深似海,早知恐怖怎能乘。

七夕吟(新韵)
李正(安徽怀宁)
浩渺星河横玉寰,牛郎织女意缠绵。
千秋爱恋难言尽,共守红尘度岁年。

呈陈瀚教授一(新韵)
李保田 河北
千里难谋面,鱼鸿系两心。
为何结汪李,均是育花人。

呈陈瀚教授二(新韵)
李保田 河北
千里飞鸿至,谆谆见伟心。
长空腾翥日,衔草报师恩。

年末有怀
钱治中(美国)
一年多少色,草木亦怜哀。
只待雪花落,无论几片来。

几盏人生空对月
高顶(吉林白城)
闲来煮酒醉心声,默伴乡愁泪里行。
几盏人生空对月,星辰笑我到天明。

出伏
汪转户(哈密)
出伏少秋凉,高温陆续长。
心平迎白露,静候莫彷徨。

(入选作家)
(按投稿时间先后排列)
张建彪 爱家心静 曹永伦 谢百祥
梅风竹韵 龙鄂庄 伯胜月 彭光辉
张广建 曹赟 刘海芹 李开英
崔进文 陈业床 吴印顺 李正
毕风华 李保田 樵夫占
吴蕴辉 孙崇秋 李波

诗乡粮仓
张建彪
须从砥砺试前程,积厚终需是坦诚。
商海行舟千棹过,农人乡梦一灯盈。
大河淘尽夕阳影,短袖来扶稻米粳。
我种诗田三亩半,怀川已在备秋耕。

暴雨
爱家心静(大连)
雨夹残雷欲渡河,涵虚击水选秋歌。
浮云破处无须见,绝影归时不敢过。
叶落堪悲情较少,花枯忍委事真多。
如今循序添沧海,带上风声又奈何。

蛮汉山·岱海(新韵)
曹永伦(内蒙乌海)
烈士豪言壮九峰,先驱热血染天虹。
英灵永驻青山上,浩气长存碧宇中。
谷翠松稠崖吊瀑,日鲜月皓雁排空。
壑深岭峻超南岳,水阔舟忙胜洞庭。

夏日偶吟
梅风竹韵(浙江)
酷暑将残热未残,心宽自是海天宽。
苍茫大野日喷火,起伏层峦风助澜。
蝶绕浅丛飞不息,蝉居高树唱尤欢。
人情物态原如此,各有需求何未安?

奉和深波钓叟先生杂咏
梅风竹韵(浙江)
跋涉征途笑此生,最难消歇是诗情。
雪飞袅袅梅争放,风起萧萧竹共鸣。
借取冰心思辅月,酿成清韵欲环城。
毫端信可留行迹,尚待群星细细评。

读云清吟友咏淡水桥诗谨和
梅风竹韵(浙江)
少小常闻有此桥,无缘却未识姿娇。
文章推出始如见,记忆钩沉总未遥。
百载风云花万朵,一湾水岸路千条。
家乡景里岂能缺,正待人人着力描!

拜读云清吟友无题诗谨和
梅风竹韵(浙江)
人生何以得轻松?心态平和意气同。
理事便当多做事,成功岂可独居功。
花前共影香盈袖,月下分辉酒满盅。
坦荡胸怀一吟啸,天宽地阔有清风。

奉和李永清吟友《咏怀》
梅风竹韵(浙江)
一生事业付雕虫,不觉熬成八十翁。
平仄声中吟有致,推敲路上乐无穷。
凄清风起酿清露,澄碧水流涵碧空。
莫笑老来无大用,满腔热血尚鲜红。

岳西司空山
谢百祥
望望司空山,惊心莫怕攀。
窟中人悄悄,石上水潺潺。
展转高低路,周游十八湾。
危峰何所惧,待我破雄关。

秋之韵
龙鄂庄(湖南汨罗)
乾坤雨过景鲜新,洗碧峦川苍色臻。
清脆鸟声鸣涧谷,芬芳花气醉游人。
云山叠叠遮秦塞,岚雾悠悠罩楚屯。
渐望西风吹冷露,满坡果盛缀丰银。

暮雨
伯胜月(青海)
蓝湖远望平,墨客独孤行。
厚厚施云雨,匆匆敛畜牲。
面前汹磊浪,头顶炸雷声。
坐待龙鹏举,翻天悸骇惊。

缅怀百年巨匠李可染先生
彭光辉(湖南)
诗成墨染韵悠长,力作千秋醉月光。
万里写生深处寄,九州入画四时扬。
讲台天地传先志,华屋宗师领众芳。
今日思贤功绩伟,留连国粹续新章。

钱塘江观潮
张广建
八月钱塘起怒潮,千军万马势如飙。
波翻雪涌连天荡,声震雷轰动地摇。
远岫含烟迷绿野,长堤锁雾隐红桥。
壮哉胜景令人惧,心逐江涛意未消。

秋韵
曹赟(河南)
秋风轻抚掠山岗,落叶纷飞韵满塘。
雁字南飞寻旧梦,菊香四溢醉斜阳。
林间小径铺金毯,月下清辉洒玉霜。
莫道秋来多寂静,且看丰收满仓香。
2024.08.23

秋霞
曹赟(河南)
秋霞漫卷映天红,万里晴空展霓虹。
落日余晖随水逝,归鸿远影忆乡融。
山间枫叶情如火,湖上波光景似梦。
谁道幽香容易散,且看溢彩满苍穹。
2024.08.24

秦俑
曹赟(河南)
黄土沉沉掩古疆,千军万马列成行。
秦陵风起寒光闪,陶俑无声岁月长。
铁甲犹存征战气,金戈未息帝王疆。
千秋万代谁人问,唯有泥身守四方。
2024.08.25

巢湖(通韵)
刘海芹(吉林)
湖环四县水连天,镜锁千秋日照泉。
潋滟波光波浩渺,迷离燕落燕缠绵。
轻舟荡漾浮云动,巨浪石危野鹤喧。
绮丽朝霞辉庙宇,鲜妍画锦卧牛山。

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李开英(安徽)
缅怀先烈祭军魂,抗战英雄史策存。
使命担当随日进,征途勇迈逐程奔。
加强科技国防举,拓展才能家教言。
华夏复兴圆大梦,飞天揽月震乾坤。

老区新貌(新韵)
崔进文(吉林)
楼房老旧换新容,改造多时已竣工。
内路全铺花色道,周围再种柳槐松。
凉亭又置添玩具,老幼皆当娱乐城。
长者食堂人满座,便宜饭菜受欢迎。

答吴晃先生见赠
陈业床(广东)
慕君酬唱总先行,每接华章喜若惊。
写竹枝如刘禹锡,咏情爱若玉溪生。
奇思屡在心中出,新句隨行入市成。
待到来年春拜访,山鸡再听凤鸣声。

儿时度夏
读吴顺来宗兄同名诗依韵而赋
吴印顺(江西)
童年那有空调享,树荫下边人乘凉。
放张竹床同床爱,烧堆烟雾把蚊防。
手摇蒲扇来风伴,眼望星辰入梦乡,
蛙叫蝉鸣声爽耳,无忧睏到大天光。

附宗兄原玉:
儿时无电热硬扛,群聚风口去乘凉。
驱蚊巧布烟幕帐*,有说有笑拉家常。
搬块门板地当床,数着星星进梦乡。
蛙鼓蝉鸣催眠曲,呼呼睡到大天光。

秋日
毕风华(山东)
胜日心驰诗未工,琅玕玉榭翠帘栊。
漫涂柳陌无情碧,最忆榴裙别样红。
一剪烟岚花著雨,几枝疏影雁回风。
方知梦境非虚幻,处处湘云处处同。

赞军人
李正(安徽怀宁)
寒冬凛冽傲苍穹,军号鸣声震碧空。
剑舞龙蛇驱暗夜,旗扬烽火映边雄。
风霜砺骨豪情在,雪雨磨魂壮志崇。
铁血丹心担使命,忠诚无悔守家丰。

忆游白洋淀
李保田 河北
回眸几度游,雨洗荷花绚。
晓露荡青裙,朝霞盈粉面。
红苞点彩蜓,碧浪穿轻燕。
芳棹戏莲塘,欢歌白洋淀。
2024.8.29日修

甲辰年秋兴
樵夫占
皆传都市赚钱多,人至魔城又若何。
一直方言难入户,几重生计苦奔波。
辛酸四季薄身度,忙碌卅年清梦讹。
已是轻松无处借,秋风还乱小心窝。

秋日感怀
吴蕴辉(南通市)
落叶舞秋风,雁群归色匆。
东方晨起白,西岭晚霞红。
朝夕天连日,人生似塞鸿。
凡尘少温暖,羁旅苦飘蓬。

梦难圆
吴蕴辉(南通市)
处暑早过半,炎炎地冒烟。
此缘何与故,把酒问青天。
时序虽无变,阴阳却耍颠。
上苍来捉弄,百姓梦难圆。

夜归
孙崇秋(白山)
酒肉朱门聚友朋,欢歌笑语落群星。
南朝北国庄公梦,后主前唐鹧鸪翎。
昨日青春依旧在,今宵趣事已然铭。
银钩高挂强分手,叫卖声声还不停。

孟秋情(新韵)
李波(大庆)
渔仔战晨潮,黄莺舞柳梢。
千粮别夏漫,三友唱冬谣。
暑尽情犹盛,秋来爱更高。
赏菊南岗下,心里乐滔滔。
20240829

(入选作家)
李步棠 玉树临风 陈世良 柔和

南水北调吟
李步棠
顺手牵来长江水,有意约见滏漳会。
借得伟人一句话,敢教山河齐心随。

秋语
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飞红片片堆成冢,欲语君书意万重。
又恐匆匆说不尽,一笺临寄又拆封。

秋思
文玉树临风(山东东营)
飞红处处散余香,最是临风倍感伤。
素手纤纤收起后,不知花塚在何方。

中华智慧走天下
陈世良 重庆
华夏文明史诗长,中华智慧德流芳。
毛思想魂英雄国,缔新中国舵远航。
改革开放邓南巡,超英赶美逐胆量。
一带一路复兴梦,引领世界龙飞扬。
2024年8月29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中华秀
陈世良 重庆
华夏江山跨全球,中华龙飞跃神州。
川渝战略大后方,高速高铁网络稠。
科技隐密藏深山,物产丰富聚丰收。
复兴中华开盛世,一带一路竞风流。
2024年8月29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楼前一景
柔和
藤蔓缠绕树篱墙,婀娜点缀花飘香。
蝴蝶频飞来又去,蜜蜂拾趣蕊里藏。
风中摇曳晴正好,搬出被子晒斜阳。
凉庭小坐心安静,跻身万物也芬芳。

(入选作家)
(按投稿时间先后排列)
牛振民 竹林问道 谢百祥 张小红
李学艺 郑振寰 孙照闻 上安山人
田贺 李开英 逍遥散人 叶守松
吴蕴辉 三峡石 李胜峰

浪淘沙·春色秋心一(南唐李煜体)
牛振民
花月雨涔涔,百卉齐淫。红黄绿白竞相侵。眨眼工夫翻作夏,草木深深。
南吕奏商音,画意难寻。残枝败叶见萧森。荣悴层林焉尔似,春色秋心。

朝中措·金秋汾水吟(欧阳修体)
竹林问道(山西)
秋林焕彩鹊欢歌。菡萏舞婆娑。丹鹭渚隅伏猎,游人水上扬波。
初心依旧,韶华渐老,休道蹉跎。仰慕东坡豁达,英雄从未消磨!
甲辰年七月廿八日于太原汾河公园

虞美人·古镇高河有怀(南唐李煜体)
谢百祥
高河昔日谁言好?路上行人少。街边灰起雾天空,夜幕无灯瞎火、尽飞虫。
高河古镇今犹在,只是新颜改。一城豪盖小洋楼。无限风光最美、不吹牛。

定风波·初秋思(欧阳炯体)
张小红
悄等篱前菊展妍,细听云上雁鸣欢。汲水一壶茶失影,淡定。有风送爽蝶帘穿、忽想南山枫染径,泪迸。
此时君可掬山泉?难忘曾经多美景,心静。举杯落日映红天。

卜算子·秋(苏轼体)
李学艺(长沙)
一掬水微凉,一夜蝉声倦。一岭梧桐叶渐黄,一柳垂羞面。
一遍藕离塘,一岁高温远。一阵秋风扫垢尘,一许平安愿。

武陵春•赏秋(毛滂体)
郑震寰(江西高安)
送爽金风蝉噪树,蛙鼓荷池香。稻谷仓储粒粒黄。暑退夜初凉。
人间一夕惊秋到,玉露煮茶汤。锦绣乡村圣世昌。秧绿又成行。

卜算子·无可奈何花落去(苏轼体)
孙照闻(山东)
春去落花飞,风卷残红舞。无奈韶光逝水流,独对斜阳暮。
旧梦总牵魂,心事凭谁诉。寂寞枝头绿意浓,却忆芳菲处。

采莲子·观秋田(皇甫松体)
田贺(长春)
薄雾晨晖散八乡。傍边雏菊蕊芬芳。孟秋稻海金风荡,尽颂弦歌泰畤康。

相见欢·忆当年(吴文英体)
李开英(安徽)
篱笆墙上花红。月朦胧。金色年华雀跃、小儿童。
学马叫,学翁躬。斗鸡冲。欢乐一群田野、笑追风。

唐多令·白露(刘过体)
李开英(安徽)
晨露草珠连,清溪彩蝶翩。乐陶陶、紫菊悠然。碧叶红莲池涧绽,彩叶漾、落眉间。
锦簇美无言。春晖雅苑观。石榴裙、飘逸如仙。与友游园情切切,疾步走、觅新颜。

浣溪沙·暑气难消(韩偓体)
上安山人(安徽)
烈日当空似火烧,炎炎暑气炙云霄。中元已过暑难消。
想是天公新犯怒,又疑赤帝自矜骄。无端万物受煎熬。

虞美人·秋怨一(李煜体)
逍遥散人
风寒翠袖西边月,絮柳枝头雪。梧桐坠叶落梅哀,一曲箫声唤客,怎听裁。
云松挂壁深宵叩,人面桃花瘦。指环腰带岁浮徒,梦泽洞庭残藕,影鸾孤。

虞美人秋怨二(李煜体)
逍遥散人
黄花遍地秋风扫,又见青山老。青梅凤曲唱空庭,汉阙香笺难诉。寄零仃。
阑珊漏处相思苦,屏冷凄凉楚。玉楼花榭当风摇,金帐笼纱风软,玉香消。

西江月·秋韵(柳永体)
叶守松
秋色满园雨润,荷花十里香薰。清溪碧水映浮云,月洒银辉潮引。
唱首莲歌鱼钓,饮杯玉液诗论。轻挥秃笔画山村,一点枫红添韵。

画堂春·秋风萧瑟叶枯黄(秦观体)
吴蕴辉(南通
市)
秋风萧瑟叶枯黄。远山云霭苍茫。雁鸿南往自成行,征路凄凉。
尝尽人间别恨。渴望相伴时光。异乡游子念爹娘,满是心伤。

画堂春·书门才女夜无眠(秦观体)
吴蕴辉(南通市)
书门才女夜无眠。如烟往事千年。古时书简有遗篇。还看今天。
庭院花香浮动。笔端墨迹书笺。两香花墨弄轻烟。月色悠闲。

风入松·秋韵(晏几道体)
吴蕴辉 (江苏南通)
江波滟滟闪银光。柳絮飞飏。 扁舟一叶轻帆卷,迴水处,鸥鸟低翔。南岸青山隐隐,烟岚翠木苍苍。
桂花盈院散芬芳。满院飘香。枝头金桔黄还灿,果累累,点染秋光。陌野浓浓秋韵,长天塞雁行行。

风入松·闲来煮酒茶香(晏几道体)
吴蕴辉(南通市)
晓晨风起雨疯狂。雨后天凉。几多炎热云烟散。秋风凉,风送花香。此刻花香气爽,秋千轻荡无央。
桂花香味满庭芳。缕醉心房。人间最美农家院。堪胜那、梦里周庄。来日并非方长,闲来煮酒茶香。

浪淘沙令·岁月无踪(南唐李煜体)
吴蕴辉(南通市)
枫叶醉秋风,雁影匆匆。晚霞如火映山峰,明月如霜千鸟静。岁月无踪。
梅苑玉人逢,爱恋无穷。谁知相爱梦成空。犹似一帘幽梦醒。无奈随风。

山花子·初秋即景吟怀(李璟体)
三峡石(重庆)
烈日炎炎少露霜。曛风吹过菜苗黄。连续多天雨难降,黯神伤。
记得去年秋日里,雨调风顺菜园芳。如若十天还这样,损柔肠。

卜算子·落叶颂(苏轼体)
李胜峰(江西)
喂得果鲜甜,舍得枝留苦。熬到身枯体竭时,化蝶空中舞。
低调不张扬,高洁皆倾慕。倘若人间富友情,待到明秋晤。
2024.08.29

(入选作家)
乐道 童华 舒容 张维清

🌹黄 昏
文/乐道
夕阳赖在西山顶上
迟迟不肯下山
它贪恋这世界的一切
觉得只有它自己
才配拥有全世界
田野在它的残照下
显得一片蜡黄
连绿的树红的花
也无法逃脱它的余威
在漫山遍野的黄色中
渐渐地变枯
直到大地被黑暗吞噬
夕阳终于落到了
它应该呆的地方

🌹风经过我的窗前
童华(四川成都)
秋风轻抚
悄无声息地穿行在
广阔的天地之间
像极了一个追风的美女
经过我的窗前
满怀深情靠近我的身旁
想热恋一夏的情感
秋又是一个煽情的季节
夜在静谧中醒来,风在呢喃
心雨开始飘逸,一颗柔弱的心
荡漾出层层的涟漪
随着风的出现,我的情感破土而出
想我们曾经牵手走过的江边
正是晚风摇曳着枫叶的红
在一曲充满幽怨的琴声里共鸣
秋天是属于安静的,没有躁动
没有张扬,也没有凛冽
尽情摇曳的绽放也进入了休眠
今夜,枫叶无霜,飘落在心底
遇到你的地方,是遍野皆萧瑟
残月照断桥,听见雨打芭蕉
再望向窗外的秋风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抱得秋情不忍眠

🌹假如生命可以重来
文/舒容(天津)
假如生命可以重来
我会将所有走过的弯路
加以修正
我会谨慎小心地绕过
命运为我设下的每一个陷阱
用智慧逾越上天为我竖起的每一道障碍
我会勇敢地笑对
迎面而来的每一片阴霾
我会对身边每一位亲友
用慈悲宽容之心以善待
不会因逆耳的话
一件不顺心的事暴怒
任性恣意地乱发脾气
给爱我和我挚爱的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不会随意对海的世界汹涌咆哮
而是像一朵浪花
为他激情澎湃
不会对脚下的小溪不理不睬
而是一起携手共同汇入
江河湖海
然而逝去的光阴追不回来
生命亦不会重头再来
就让我紧紧抓住生命的尾巴
好好把握现在
珍惜每一轮起落的日月
向璀璨的星辰靠拢
与山比肩和鸟儿一道
为大地的繁荣景象
高歌喝彩
毫无惧色地与病魔死神
做最后的较量
坦然微笑着走向死亡
此时我将以生命的灵性
迎接上天神性的考验
时刻等待人生新的挑战和安排

🌹解 咒
文/舒容
背负四十七年的魔咒
骤然间解除
心顿时却除了重压
久积的阴云霎时全部驱散
生命迎来新一片天
犹如盲者乍见光明
昨天就是一场梦魇
停在那一瞬间
给他立一块界碑
把过去和今天重新分割
四十七年欢颜亦如假面
只做给世人看
显现独有的坚强
却从不敢审视被痛苦
浸泡了四十七年的心灵
泪水是怎样淌成一条蜿蜒的爱河
从此处截断
再不会重复往日的伤感辛酸
喜得是酿就四千六百首泛着生命光辉的诗篇
每一句都刻有记忆的灵光
照亮余生的路
告别曾经的崎岖艰难
此时心仍有余悸
担心命运女神笑脸的欺骗
理智将她确认
没有过此经历的人
是无法体验
但求未来的人类能从中嗅到当年人类如此不堪
而庆幸自己生存的世界多么美好
足以享受一生的平安

🌹故 乡
武汉:张维清
故乡是山水,黄土,山歌做的
故乡是谷酒,乡音,乡愁酿的
山沟沟里,养了一群炊烟,山羊和山花
山坡坡上,养了一群坟墓,那是母亲的山村
风翻读一页页山,汉字喊出的愁肠
就会篡紧你的心,扯痛你的肝
圪梁梁扶起的玉米,捋出花胡子
抖落着故事
石磨,磨碎秋天,挤出的白浆
那是母亲的奶,掏空白花花的乳汁
山石压着山石,交出的山路
辙子里装满了马车的叹息
到山沟沟里去探望失散多年的小花花
喊出我的名字,相拥而泣
到村口去取回父亲的眺望
到鸟巢里去取去装满我的惆怅

🌹坐在田埂上
武汉张维清
八哥在田边磨墨
洗尘的鸟儿,驮上黄土酿造的秋梦,远走他乡
黄土除了放养荒芜,就是晾晒潮湿
此时的空旷,胜过了那潭湖水的虚构
坐在田埂上,你再想荧火虫提着灯笼回家
再想听蛐蛐拉响手风琴
这件事,恐怕遥不可及了
金黄走了,稻香走了
稻茬打响算盘,盘点一年的光景
读着炊烟,仿佛读懂了黄土,秋色,苦涩的内涵
这深情,感恩,敬畏的土地
交出了它,扶起庄稼,毕生的课题
田块,像条网
零零碎碎的网片
网住了你的乡愁,拖走了春秋
若秋播,就播种我人生的感悟,感慨和感伤吧
它也会像稻穗长成月亮低垂的样子
镰刀想要的回声

乐道












(入选作家)
张念理

🌹碧沼有灵通渤海
(散文)
张念理
安丘市区东南部有一段连绵起伏的丘岭,高高低低,弯弯曲曲,象一群 “杂乱无章”的老鼠,人们俗称“老鼠岭”。老鼠岭的最高峰在老城区正东,紧邻安丘市区,人们名曰青云山,青云山下便是青云山广场,是安丘市民娱乐活动的场所。
青云山海拔120米,最高处有并列的两汪清泉,似湾非湾,似潭非潭,两泉东西并列,相距五米左右,泉水清冽甘甜,水位水温却不相同。古时附近村庄的人们都到山上取泉水饮用,据当地村民相传,两泉幽深莫测,可通渤海,是是渤海龙王的探眼,故名“海眼井”。海眼井是天然石泉,两汪泉水在南侧汇为一池,圆形,周围石壁呈红褐色,面积大约30平方米,泉水不甚旺盛,无论夏天多雨季节,从未向外溢出过,无论春季多么干旱的天气,也从未干涸过,常年一池碧水,不见增减,呈墨绿色,大概是常年不外溢,不能代谢的缘故吧!每当大风暴雨来临,海眼井附近便闻龙吟之声。虽然此说不可信,却也为海眼井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今天正好是青云山齐鲁民俗村古玩大集,要不我们的车是开不上青云山的,我们一行三人,带着我的两个小孙子,开车从为善村西北的青云山南门进山了,好多年没上青云山,对青云山上,充满神秘的海眼井,心仪已久,非常想再去看看。我们驱车沿山上弯曲的小道行进,走在一写有“海眼”的巨石旁停下车,我们知道“海眼井”到了,下车后,我们在书写着“海眼”的巨石旁,仔细端详,石上大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本市著名书法家刘锡铜先生题写,字迹端庄苍劲,彰显海眼井之古朴、幽深。
我们沿石凿成的台阶,只几步便走到两海眼中间的石亭,亭子里矗立“龙”压首石碑,上部两条龙并排围着大大的“龙”字,下部是碑文,字迹不是很清楚,大体能辨出,石碑上镌刻着景芝游祥书撰文,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安丘籍著名书法家李兰生先生书写的碑文,由安丘石刻非遗文化传承人谢方堃篆P刻,记载立碑的时间与海眼的传说等。亭子一侧的石头上刻有安丘名人刘希孟的《碧沼龙潜》诗,“黯然不见底,碧沼何深深。隐隐鱼龙见,时时风雨吟。自知神物在,直与海波临。一日甘霖沛,苍生此慰心。”刘希孟,安丘安泰里人,明隆庆五年辛未(1571)进士,任过安邑县令、河津知县、兵部主事、吏部考功司正郎、太常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等职,曾为马文炜的《安丘县志》写过序言,著《四休亭诗集》,海眼井、雹泉、绪泉等处皆有诗作留世,《碧沼龙潜》诗也是由李兰生先生书写。
亭子东西两侧各有一泉,两泉一模一样,都是用六角形的大理石,垒筑围绕,再稍走几步,走到最低处,便是“海眼井”,我们先到西侧的“海眼井”旁,走向前去,往泉里看,只见泉水青绿不见底,上面飘着几片树叶,难道这泉子真有灵气,会直通渤海?为了说明海眼井直通渤海,当地还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说附近村民养着几只鸭子,天天到海眼井处游泳、觅食,突然有一天怎么也找不到了,他以为鸭子跑到树林里,被狐狸或黄鼠狼吃掉了,也就没再找,谁知几天后他去北海边走亲戚,在渤海边,竟发现几只鸭子“嘎嘎”叫个不停,一看才发现那竟是自己家里养的鸭子,你说怪不怪。当然这个传说肯定是编的,无非找出种种理由,证明海眼井直通渤海罢了。
抬头再往两泉旁的石壁上看,石壁上挂满了祈福牌,上面写什么的都有,面对有灵气的神泉,每年的三月初三,四月初八,或学生中高考前,青年人结婚前,市民常到海眼井旁,将自己的心愿,写在祈福牌上,挂着海眼井旁的石壁上,寄托自己对事业、学业、爱情、家庭的美好愿望,让直通渤海的神泉、让大海的眼睛见证着自己美好愿望的实现!我们继续往南,两泉的西南侧也立有一巨石,上书“海眼”二字,是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书写,字迹潇洒俊逸,与上边路边巨石上刘锡铜的笔迹,不分伯仲,却各有千秋!
海眼井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硕。明成化年间,安丘知县陈文伟所作《总咏安丘八景》,描写海眼井,有“碧沼有灵通渤海,青云作院拟蓬莱”的诗句。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马文炜所著《安丘县志》,将海眼井以“碧沼龙潜”列安丘八景之一。清道光庚子年(1840年),马世珍、张柏恒编纂的《安丘新志》称:摩天岭,邑东十里,上有泉曰“海眼井”,乡人淘汲,祷雨辙应。清光绪年间马步元编纂的《安丘县乡土志》称:青云山,一名摩天岭,在城东十里,许阁庄社内。上有庙祠。其西南数武有泉,俗称“海眼井”,大旱不涸,泷水迳[jìng]其西麓北流(泷水即泷溪,就是墨溪河)。当地老百姓中至今还流传着“摩天岭,摩天岭,十八双铁鞋爬不到顶”的俗语。
上世纪40年代,山东大旱,粮食颗粒无收,人们只好用地瓜、南瓜、野菜、树叶、树皮填充肚子充饥,很多人患上腹痛病,而老鼠岭以下,以及安丘城内,水井基本干枯,唯独青云山的海眼井仍然汩汩外溢。人们不得不爬山,到海眼井取水饮用,得了腹痛病的村民,无意饮用了海眼井的泉水,竟然治好了腹痛病,而且身体更加健康。自此人们口口相传,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都知道海眼井的泉水,不仅清冽甘甜,还能治病。于是,每年都有村民不远百里,跋涉来此取水朝拜,洗脸洗手,净化身心,驱除晦气,并且用桶带回去饮用,包治百病。
我们返回高处,海眼井北边的蓄水池,名曰“天池”,石碑上粗壮、苍劲的“天池”二字是本地知名书法家张柱题写。天池圆形,直径大约有三十多米,周围布有菊花状石头,如朵朵白云,拱卫着天池,我们正谈论着,天池正中的喷泉,伴着清脆悦耳的音乐,开始喷射,时高时低,时起时落,有十几米高,围成一圈,就像一条条“小白龙”飞向天空。“小白龙”在空中张开嘴巴,吐出许多水珠,飘飘洒洒,落下来,形成层层水雾,仿佛在喷泉上空披上一层朦胧的薄纱。非常美丽、壮观,我五岁的小孙子高兴的大喊大叫,手舞足蹈,他从来没见过如此美妙的景观。
站在高处,再回望“海眼井”,周围是高耸如云的松柏,绿秧攀爬在井畔的数块巨石上,使海眼井更加古朴、优雅、壮美。
青云山因有“海眼井”这两汪泉水的润泽,常年植被丰茂,水汽氤氲,雾气蒙蒙,犹如祥云缠绕、附著在山间古树间,密林深处传来秋蝉的几声哀鸣,使静静的青云山更显得幽静、神秘、迷人。我忽然觉得,这里有山有水,有石有泉,假如附近再栽植些桃树,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红彤彤一片,岂不就成了陶渊明憧憬的桃花源!
(原载【美篇】《华夏旅行散文苑》)

(入选作家)
薛宏新

🌹鬼也不是鬼
(小小说)
薛宏新
话说,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马虎三,一个热爱探险的年轻人,听说村头那座荒废的老宅里“闹鬼”,决定去一探究竟。他心想:“这世界上哪有鬼,顶多就是些自己吓自己的事儿。”
马虎三揣着手电筒,手里还攥着本《论语》当护身符,心想:“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我这可是尊重加保持距离,万无一失!”。
一进门,一股子霉味混合着老木头的香气扑鼻而来,马虎三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自嘲道:“这鬼还挺讲卫生的,知道用空气清新剂。”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烛火似的手电筒光线摇晃起来,马虎三心里咯噔一下,但嘴还是很硬气:“哼,小样儿,你这样就能吓到我?”话音刚落,他脚下一滑,差点摔了个狗啃泥,原来是一滩不知何年何月的积水。
马虎三站稳后,继续深入,边走边念叨:“‘明知宅有鬼,偏向鬼宅闯’。”正说着,一阵低沉的叹息声从二楼传来,吓得他差点把手电筒扔了。
马虎三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顺着楼梯一步步往上移动。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云端,比坐过山车还刺激。终于,他来到了声音的发源地——一间布满灰尘的卧室。
卧室里,月光透过破碎的窗棂,洒在一张旧木床上。床上竟坐着一个穿着古装、长发披肩的身影,正低头沉思。马虎三吓得腿肚子直打颤,但转念一想:“不对,这一定是哪个剧组留下的道具人吧?”
于是,他壮着胆子,咳嗽了两声,用尽量镇定的声音说:“喂,你这戏服哪儿租的?挺有年代感啊。”
那身影猛地抬头,露出一张苍白却清秀的脸,一脸惊愕地看着马虎三。原来,竟是本村痴迷于古装文化的青年马旺,因为他对老宅的历史感兴趣,偷偷溜进来体验“穿越”的感觉了。
马旺见了马虎三也被吓得不轻,两人相视而笑,尴尬中透着一丝莫名的亲切。马虎三拍了拍胸脯:“哈哈,我说呢,这世上哪有什么鬼,原来是你这‘活鬼’在作祟!”
两人一番交谈后,竟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话说,马虎三和马旺在老宅里结为好友后,他们开始频繁地光顾这个秘密基地。每次来,马旺都会换上不同的古装,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古代。马虎三虽然觉得有趣,但心里总有一丝不安在悄悄蔓延。
又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电闪雷鸣。马虎三突然收到马旺发来的信息,说他在老宅里发现了一本古老的日记,里面记载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座老宅原来是一位古代将军的府邸,而将军的亡魂至今仍未安息,一直在寻找遗失的宝物。
马虎三半信半疑,但好奇心驱使他立刻前往老宅。一进门,他就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手电筒的光线也变得异常微弱,仿佛连光都被这古老的宅邸吞噬了。
他小心翼翼地穿过走廊,来到马旺所在的卧室。只见马旺坐在床边,手中紧握着那本日记,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恐惧。
“我...…我好像真的见到了那个将军的亡魂。”马旺声音颤抖着说,“他告诉我,只有找到那件宝物,才能让他安息。”
马虎三虽然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但还是强作镇定,安慰马旺说:“别怕,我们一起找。不过,你确定那真的是亡魂,而不是你的幻觉?”
马旺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但我真的看到了他,他就站在我面前,那双眼睛仿佛能穿透一切。”
两人决定分头寻找宝物。马虎三在书房里翻箱倒柜,马旺则去了地下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从地下室传来了一声尖叫,紧接着是重物倒地的声音。
马虎三头一紧,立刻冲向地下室。当他赶到时,只见马旺倒在地上,身旁是一个打开的箱子,里面放着一件闪闪发光的宝物——一枚镶嵌着宝石的玉佩。
马虎三连忙扶起马旺,问他怎么了。马旺指着箱子说:“我...…我刚刚碰到玉佩的时候,那个将军的亡魂突然出现了,他...…他要我把玉佩还给他。”
马虎三不禁一颤,但表面上还是故作镇定地说:“别怕,我们先把玉佩收起来,明天再想办法处理。”
然而,当他们准备离开地下室时,却发现门竟然打不开了。无论他们怎么用力推、怎么敲打,门都纹丝不动。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阻止他们离开。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在他们耳边响起:“你们...…终于找到了它。”
两人惊恐地回头,却什么也没看到。但那个声音却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充满了整个地下室。
“我是这座宅邸的主人,也是那个未安息的亡魂。”声音继续说道,“我等了很久,终于有人找到了我的宝物。但你们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才能离开这里。”
马虎三和马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疑惑。他们不知道这个条件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得起。
然而,事已至此,他们只能硬着头皮问:“啥条件?”
那个声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我要你们用这枚玉佩,解开我生前的最后一个谜团。”
马虎三和马旺面面相觑,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们环顾四周,却只见密室依旧空旷,除了那枚玉佩外别无他物。他们意识到,将军的真正目的或许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和深远。
在离开老宅的路上,马旺突然停下脚步,凝视着远方:“马虎三,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切太过巧合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轻易地找到宝物?为什么将军的亡魂会如此频繁地出现?还有,那枚玉佩究竟有着怎样的力量?”
马虎三也陷入了沉思:“是啊,这些问题我也一直在想。或许,将军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一个足以改变我们命运的秘密。”
于是,他们决定继续追查下去,揭开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
(原载【美篇】《小说世界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