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朝金风起,层林尽染“透碧霄”。
山村小径人踪寂,霞影炊烟“晚云高”。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透碧霄”和“晚云高”俱是词牌名,嵌入诗中贴切自然,不着痕迹。

日出日落,斗转星移,阵阵秋风如同神奇的画笔,把秋色皴染得越来越浓越来越重,特别是层林尽染的满山红叶灿若朝霞,几乎映红了半个长天。正如杜樊川先生诗中所云“白云深处有人家”,一个山林掩映溪水环流的小村庄恬静安然地坐卧在山脚下,几缕炊烟袅袅而上,融入了夕阳晚照的霞光之中,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
残月金风出彩霞,碧流清影“浣溪沙”。
陌间笑语添游兴,又见东篱“锦上花”。
这是我填的一首“杨柳枝”,词中的“浣溪沙”和“锦上花”俱是词牌名,嵌入词中贴切自然,不着痕迹。

秋天,成熟而丰稔的秋天,依然是万紫千红浓墨重彩的景象,一个秋日的清晨,金风拂煦,清爽宜人,天地间呈现出“晓风残月”的绮丽景象,生动鲜活,雅致清幽,格外动人。璀璨瑰丽的霞光辉映着清泠透彻的秋水,水下的流沙清晰可见,多美啊。阡陌之间传来郊游人的欢声笑语,前面一片灿烂的金菊盛开正旺,不由人纵声吟诵五柳先生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是乎,我见景生情,诗心涌动,这首“杨柳枝”即兴而成。
露重风轻“深院月”,菱花镜里“画蛾眉”。
凭窗遥望“霜天晓”,运笔轻吟“鹊踏枝”。
这也是一首描写暮秋和美人的七言绝句:明月当空,清光凝碧,深深的庭院里,柔媚的灯光下,美人在菱花镜前描画着晚妆。忽然风动窗棂,美人款款起身,轻轻打开轩窗举目望去,茫茫夜空星月交辉,无际无涯,她轻吟着“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诗句,更加思念远方的戍边人,继而回转身走到案边,挑亮孤灯,展开涛笺,深情地填写了一首“鹊踏枝”。
“深院月”“画蛾眉”“霜天晓”“鹊踏枝”俱是词牌名,嵌入诗中贴切自然,不着痕迹。“鹊踏枝”是“蝶恋花”的别名,深受词人喜爱,历来名作甚多,而且常常用来书写爱情。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