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忘掉自己
作者:淡墨留痕
峨眉山灵岩寺有一副对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其实,当你的内心真正能够静下来的时候,就是活得最简单,也是最纯粹的时候。
简单的纯粹,纯粹的简单,就是无敌,就是最高境界。
也可以这么说,倘若能达成这样的境界,说明你已经开窍了,觉醒了。
如此,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平心静气,能忘掉一切的烦恼和忧虑。
正如莫言在《生死疲劳》中说:
“世事犹如书籍,一页一页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这个时候的你,不去计较,困扰就少了,不去打扰,解脱就来了。
如此,往事清零,内心平静,每天都过得自在随心,无忧无虑。
1.静下来,忘掉情绪
其实,容易情绪化的人,内心一直就会被控制,被消耗,被损坏。
这样演变下去的话,其实是很容易产生心病,过得惆怅,甚至人生开始变得一地鸡毛。
古语有云:“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愚蠢的人,总是在跟自己的情绪拉扯,总是在与别人计较。
总以为自己能够操控一切,战胜一切。
可是到头来,自己变得越来越疲惫,因为烦恼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不够去处理那些根本没意义、没价值的事,以及人。
学会静下来,理清思绪,找到问题本源。
同时,拿出正确的解决逻辑方案,意识到情绪的重要性,做到与情绪和谐相处。
到最后,习惯过后,反倒能够忘掉了情绪的存在。
这样状态下的你,精神状态才是满分的。
生活如此艰难,人生并不简单,要拥有一种适当的遗忘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善待自己的清醒,也是放过自己的智慧。
让自己静下来,不去烦恼那些纷繁复杂的,也没有多少价值和意义的事。
就像季羡林在《一生自在》中说:
“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一开始那样残酷地折磨着你。”
如此,过去的是非恩怨,得失成败,聚散离合,都让自己学会看淡看开,不是执着,不去纠缠。
让自己情绪变得简单,变得井然有序,变得平缓自在。
然后,才能够一步步,一点点把当下的时光舒展好,慢慢耗。
只要你能够让自己静下来,让情绪得以自由呼吸,甚至慢慢忘掉了情绪的存在。
那么,才能走得坦然,过得踏实,活得松弛。
2.静心修炼,忘掉自己
《了凡四训》曾言: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人生本来就很不容易,那些你无法支配的事,以及那些你想要改变的人。
可是到最后,慢慢发现,让自己感到无可奈何,束手无策的事情和人,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可以说,多到让自己感到身心疲惫,感到极度崩溃。
于是,你便慢慢学会了往回收,向内求索。
也许在别人看来,你是在逃避,你是在堕落。
但是你要知道,人活到最后,活得通透的,都不会为难自己,活得明白的,都在忘掉自己。
当你潜心修炼,一心一意活在当下,心无旁骛过好当下的时候,你的内心世界,一定是更加心安,更加从容,也是更加踏实,充实而笃定的。
于是,不再有多余的执念,不必有过多的在乎。
要知道,那些你所谓在乎的,往往却是困扰你的,就像是那些你所在意的,却偏偏是在折磨你的。
让自己释放一下压力,告诉自己,你没有那么优秀,所以没有必要活得那么紧绷。
把自己放轻松,过简单,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你得安抚好心灵,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简单快乐。
然后,才能够把自己的快乐,散发出去,尽可能地让别人得到快乐。
所以,面对起伏坎坷的人生,沉浮不定的岁月,我们大可不必焦虑,更不要压榨自己,损耗自己。
而是要踏踏实实选择静心修炼,一边修炼内心的躁乱,一边忘掉自我的存在。
如此到最后,静下来了,一切的一切,都是最初的模样,也是最自然的状态。
3.静下来,忘掉一切
古代有首《半字歌》: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人这辈子,其实是短暂的。
岁月匆匆,坎坎坷坷,只有糊涂一点,心宽一些,才能得到福气。
静下来,做到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如此,忘掉一切,随时随地能忘,随随便便能放下。
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心境,云淡风轻,潇洒自在。
自然,也就能够放下过去,翻篇当下,迎接未来。
杨绛曾写到:
那些过去的,过不去的,最终也都会过去。那些你想不通、看不透、放不下的往事,到最后,岁月都会替你轻描淡写。
当你足够坦然,轻描淡写,想得通,忘得掉,放得下,不再往后看,而是积极乐观向前看。
同时,不再画地为牢,而是翻篇释怀,轻装上阵。
这样以后,才能够斩断身边所有的烦恼,忘掉一切,泰然自若。
如此无忧无虑,笑看人生,拥抱当下和未来。
【作者简介】
张龙才,笔名淡墨留痕,安徽芜湖人,爱好文学,书法,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因为 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够尝出人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