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工
桑恒昌

地球的肩上
是巍巍泰山
泰山的肩上
匍匐着
铁质的双肩
每架骨头
都挑着一座山
每滴汗
都从骨头里渗出
每滴汗
都有血的颜色
双脚夯过的十八盘
石头都在咬牙
每一颗碎银
都攥着命去換
情何以堪
心何以堪
泰山何以堪
天下何以堪
山上诸位神仙
香火享了千年
你们何时
开启法眼

历史命运的追问
一一拜读桑恒昌新作《露天矿工》感怀
王传华
《露天矿工》,是非常难得的错助于攀登东岳泰山的历史岁月之立意,抒发民族命运心灵悸动的一一 一首气壮山河的史诗。读来, 催人泪下......
诗出机杼,立一家之风骨气节,构成了桑恒昌诗歌美学的一大文心景观。在《露天矿工》这个人生命运与历史现实神秘矛盾对决的意象里,我们不仅领略了诗人那种真实感和个性表现的心理要素特质,同时感受到他那双艺术翅膀飞翔的魅力是多么得迷人。
一一在他的扇动和震荡里,一条人类命运划过的痕迹,还在伤痕似地发炎渗血。而艺术表现的独特性,则彰显了艺术内在的神秘性,从而夯实了这个《露天矿工》人生意象命题的基础内涵,引出了广泛发散着多维空间的联想。
每滴汗
都从骨头里渗出
每滴汗
都有血的颜色
双脚夯过的十八盘
石头都在咬牙
每一颗碎银
都攥着命去換
一一每个字都在“贵响”,每个句子都是“贵圆”;立意纯一贯摄,格局齐整变化,字句刻画天然。这些道性化的思想含谕和神奇化的艺术技巧,诗人通过“双脚夯过的十八盘“上的“咬牙的石头”,极其生动鲜明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富有石破天惊的审美震撼力。
情何以堪
心何以堪
泰山何以堪
天下何以堪
山上诸位神仙
香火享了千年
你们何时
开启法眼
一一面对《露天矿工》这样一个富有普遍存在意义的社会人生命题,诗人最后采用了排比句式,亦如后浪潮追前浪潮的磅礴气势,向上天、向大地、向世界、向人类、向享用了千年香火的“诸位神仙” ,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追问:“你们何时/开启法眼”?
诗人良心,可以容地包天。
大师手笔,挥之一目了然。
每个字,都是血泪花燃烧的火焰。
2024年8月28日 温哥华

【诗人简介】 桑恒昌其人其诗
巜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文:山东籍台湾著名作家王鼎钧;
诗歌:桑恒昌;
电影:张宏森;
电视:赵冬苓。
这就是现实的述说和历史的存留。

【诗评者简介】王传华(男),1940年生,山东泰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杂文学会原理事、《联合周报》原编委/文史部主任兼“东岳”副刋责任编辑、山东省政协文史编辑部原主任、《春秋》杂志社原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副编审。山东省政协退休干部。专著有《桑恒昌 一个诗做的人》等。
(济南市历下区退休教师 王炳强 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