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朐县琴口村
作者:劲草
绿水青山点燃了春暖花开,锁住了春色满园,携一剪春风,撩开了临朐县一个西南边陲春意盎然的姹紫嫣红琴口村,该村位于临胞县全国最佳休闲乡镇、特色旅游名镇冶源镇西南14公里,冶源、寺头、五井三镇交界之处。
镇村经过几年的青山绿水打造,建成琴口村一千多亩原生态的果木山林,林茂水碧,四季见绿,三季看花,生态环境优良被誉为天然氧吧。特色黑山羊、山鸡、山鸡蛋、全蝎、柿子、山楂、软枣、野生板栗、桑葚、香椿等土特产品收获不断。
琴口村的自然景观众多,有南峪连环池、苍山原始生态林、黄石百丈崖、围子石寨、围子溶洞、明代古柏、西山观高处等景点。
一九七六年冬至一九七八年冬,全县第一大蓄水池"群英池"在冶源人民公社四十五个行政村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在村东河口处竣工。该水池占地八千多平方,深十二米,蓄水十万立方。七十年代是全国兴修水利工程的盛期,是在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号召下,建起一杰出水利工程,可对邻近大队良田全复盖灌溉。
群英池,池体标准圆,镶嵌在村东部,南依苍山脚下,北与望佛顶对峙。正西是玲珑不高的护山。被誉为是深山里的一颗明珠。确切说是三山谷底盘托出的一颗珍珠,相互靓丽着。
因池风景,有山有水,对讲究风水的人自有感兴。近几年村里人围绕着群英池,在周边兴建起了多层楼房,被山清水秀浓郁幽香所围着。有着山里人家的清静,又有着城里人的生活质量亨受,到旅游季节还能利用地上车库,给游人提供生活便利,自己也能增加经济收入。虽说一个山里农家女人,能在照顾家庭下,不用走出去抛家打工还能增收贴补家用,这对山里人来说是最好的日子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这里与全国各地的山区基本面貌相同,整天忙在地里,向荒山野岭要粮,工夫没少出汗没少流,可一年到头粮食不够吃柴不烧,每年青黄不接时都的伴有野菜饮食。穿戴更是家家大至相同,大人孩子衣服颜色没大区别,除了蓝,灰,黑,白,只有聚进来新媳妇和外嫁闺女着艳装。出工干活那是沿着一条不变的村通向山里的小土路,每当下雨后,不但泥泞还时有摔跤也是常事。那通向山坡的小路更是艰难行走,有时不的不弯下腰拽着路边野草前行。自己家做的鞋子舍不得干活穿,下雨后一双三块钱半筒黄球鞋,帮缝了又缝,底自己用铁片烧红铺了又铺,男人出工披着上衣,到地里赤背干活自春末到秋未,从一开始晒的爆皮脱皮,到后来呈现出乌黑油亮不怕风雨侵袭背。
如今的群英池水清鱼游,池岸垂柳成林,已成为县内外旅游景点之一,逢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与世无争的鸡犬相闻的古朴风貌,村西一旺泉,名曰鹤鸣,终年流水不断,因泉水涌出时其声若琴。固该村名曰琴口村。
每到春暖花开至金秋季节,哪些在外打拼回家或者是热恋中的男女,晚饭后会纷纷踏至这人间群英池垂柳之下,或依或偎,或悄悄私语……特别是夏秋季节,远山黛绿,天蓝倒映在荡漾的池面上,常见水淡绿、浅红、深蓝多种颜色交织。遇见晚霞,更像是舞台上多彩的光束,多调暖色,让人心清目朗。这里四季云烟缭绕,山池缥缈,或水雾蒸腾,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觉,宠辱皆忘。面池而立,风烟俱静。社会在快速前行,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原生态,寻找自然的朴素,是前行,还是回归呢?本无世俗意,性亦爱山丘。改革开放几十年里,也确实这深山带来了勃勃生机,年青人心也随之不安分了,他们也试着外边色彩的世界里闯一闯,便纷纷走出深山走进社会,走进农民工队伍及社会低层的各行业。由过去闭塞环境见识了多彩的人间。
随着二零二零年全国贫困地区的脱贫,和绿水青山地治理后所呈现出来的生态家园生活,有见识的青壮年纷纷回乡抢占商机。相继又创起了新的产业,成立的瓜果天然蔬菜合作社,就是带领乡亲共同治富的康庄大道。
发展中的琴口,更是渗透进山外的先进和现代气息。村里兴起来的农家乐饭庄,各种商品店都在村头显眼的位置,常年挂着红灯笼所展现出来的喜庆热点,洒满山庄的每一个角落,遇有节日或者农闲时或旅游季节,那些文芝爱好者或热心人,他们不失时机地组成小戏班乐队,靠简单的音响,几只话筒,吹拉弹唱,舞蹈,戏曲歌曲信手拣来,给山里的夜晚增添了活跃与快乐。更是给游人提供了山里特有的文化色彩,让这欢声笑语又带出山外,带进了社会。琴口村民的现代活生活,又更居特色生态居住环境,让社会更加了解了琴口,通过源源不断的游人,琴口人更深度了解了外面的社会。在即安静又活跃的日子里填满了喜庆安乐。
几年来,除了乡村公路统一拓宽六米,所有辐射村庄互通互联外,建设琴口文化广场工程也同期进行。
不难看出,文化广场建设也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群英池上游原来的薄湾改造成荷花池,由原来的随形就势,毫无遮拦的洼地,进行清淤拓展防渗处理,周边砌筑池墙搭起拱形荷花桥,所有用石料就地取材。尤其让游人惊叹那刻有"缘"字的景观石,形似饱经风霜的老人,体型微屈,端庄沉稳,惟妙惟肖。
第二部分是紧邻群英池东,溢洪道出口处,黄石崖下,为文化广场主体部分以水景为特色,池、潭、溪相间构成完整的水系,竹青松翠瀑鸣,建筑多临水而建,错落有致成自然之趣格调清雅。
黄石崖瀑布,崖下数块吨石砌筑,形成四十米长落瀑之声,若龙吟虎啸远震回荡可闻数里。浪花飞溅,瀑流涌进广场上水潭,潭深约近二米,潭内设有约一百六十平米的水上舞台,待上水潭内水满缓缓流进下水潭,由于跌差,二次形成一帘瀑布,并推动水车旋转,不论水流或急或缓。
登上村中观音台,站在清瘦六百多年古柏树下,四野望去,满山老绿,映着树下排排红瓦砖房。户户院落明显可见,偏房平顶多放顺好的柴棍,和没有去骨的玉米。正是这粗粗糙糙,方才给人踏实。要不是院内升起袅袅炊烟,交织着妇人的忙碌,鸡刨狗咬,小贩小商的吆喝声,也难掩那片沉寂。
爬至山顶望之山腰,闪耀出座座白光,原来这里是前辈们居住的石头房,大多选择在半山腰朝阳地。用青一色石头就地取材,甚是巧妙的垫着石皮垒成。可见上辈子人经历过冷风雪雨,饱受岁月苍桑。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陆续废弃,但残迹至今仍然保留着。取而代之的是成排地红砖红瓦房子。过去的泥泞路,也随着全国各地的村村通,走上了水泥路。自然归功于农村规划后的成趟成行,感觉到日子逐步有了秩序,有了长进,有了盼头。
一方山水养就一方人,在偶尔的感叹声里,隐隐可闻心海里泛出的声声叹息,相聚或离散,也算得上是古村落,都在这里臣服于了命运,一步步走来,一代代繁衍生息,力求安居丰衣足食。
1由于琴口村旅游者越来越多,在省内外已经是知名村。冶源镇政府与山东龙冈旅游集团合作云居山里旅游度假区,开发米山溜,围绕原生态资源挖掘,以琴口为中心辐射李家庄社区连片开发,整合道路建设及旅游设施,产业发展的多业态融合。己经形成了初步的格局。接下来又是一个腾跃式发展。
琴口村云居山里,还是云居山里琴口村,但凡一个景点也总得有个标签,名字,云居山里大景已形成。
山,名为三一山;泉,名为凤鸣泉;瀑,名为黄石崖瀑布;景,云居山里。皆在琴口山庄里。
盛世谱华章,山庄布新篇。
可以预见,琴口村,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纷至沓来的游人,摄影队伍,文学采风者,刷屏朋友圈、更是名扬天下。
季里岁月怎经翻。词句难描绘,复制更难。
用一首卜算子感慨一下:
宇宙有玄机,山水为天眠。
天地何时欲动情,天下子民管。
湖影映群山,游客景中欢。民意如天谁敢违,逆者迟早谴。
阔别四季,迎来清香,我守候岁月,伴有那一盏香茶。依旧期盼你那飘飘洒洒,婀娜多姿。
你那玉洁冰清的本性,花开不染尘,独领风骚不争春,却只报春来颜。
作者简介。王大忠,书名劲草,中共党员,出生于五十年代。《世界文学》签约作家,喜欢读书与古今诗词。诗词创作千余首,短篇散文近百篇。二零二三年短篇散文曾获复兴杯诗文大赛三等奖,中国当代作家杂志社,中国科学教育杂志社短算散文一等奖。诗词发表于诗海诗社,鲁渝杂志社等多家刋物。二零二四年,被中国科学教育杂志社邀为签约作家。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