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 云南省工艺美术非物遗传承雕刻大师 付云龙
为民族团结 立传添色彩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日,全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迈步前行。
在建国70华诞伊始,在江川区工艺美术工厂,与云南省工艺美术非物遗传承雕刻大师付云龙交流座谈会上他深情的说:在我人生的几十年中亲身感受经历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进,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人民以不同方式歌颂中国共产党,祝福伟大祖国更富强。
在我的心中,用什么方式,以什么形式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几十年的工艺创作激情,无数的获奖作品,是在党和政府各级部门支持下起得的,我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应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出要把云南建成民族大团结示范省的精神要求号召下,我认为: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就有26个民族,占据56个民族尽一半的民族在云南,而我所居住江川区作为民族团结示范区,正是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才有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我是非遗文化传承人,要用手中一技之长创作一组反映民族大团结的雕塑工艺品,要用非遗技艺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增添色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用怎样创作思路 用什么石材好
为了创作好这组石雕作品,付云龙通过书本、查阅了大量资料,多少个不眠之夜,查阅国内各少数民族发展历史,看到各民族团结不同的雕刻画卷,用心思考,不断的设想创作,不断的推翻。根据推陈出新,走在创作前沿的思路,我大胆设计并推出一个全新方案,以56个民族为主题的“中华一家人,共进一家门”石雕头像的设想出炉。
从事雕刻艺术多年的龙云龙,见过有人用绘画、木雕来展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风采,但是以石雕形式的我没有见到过,所以他就决定创作石雕民族头像作品再现民族一家亲的场景。并多次前往云南民族村对民族实地观摩,在民族博物馆考察,力求作品凸显各民族特色,在这些作品中,傣族的原型是玉溪新平傣族,彝族则是来自昆明石林的撒尼彝族。
石雕头像设想出来了,用什么材质,以什么型式呈现出56个民族“中华一家人,共进一家门”的主题内容,我查阅各民族人民不同生活方式资料,多少个日夜的查阅,反反复复对比,材料用什么的好,根据多年雕刻经验,最终选定汉白玉石材料, 因为汉白玉石硬度适中,很适合人物塑造,经过反复实践,最终选定用洁白的汉白玉石材雕刻民族头像更能展示各个民族的精神风藐。
紧接着石雕用的汉白玉石材运到我的工艺厂车间,56个民族像片拄在车间,民族头像粗加工开始了,付云龙不分时间断,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创作雕刻上。近4年时间,耗用了6000千克汉白玉石料,雕刻加工的成品56个民族成品头像整齐排列在木柜上,致此民族石雕头像完工率在 % 80。
精细打磨头 像栩栩生辉
一件好作品,每一道工序,都是责任感细节处理的呈现,对石雕头像的细节作细致打磨,要展现出各兄弟民族风彩的精、气、神,要把我们民族的精气神展示在方方面面,而作为石雕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头像的五官和面部表情都不尽相同,每个民族所具备的民族特征、民族风情、文化特征都得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这必须要精细打磨,这是成品最后一道关健程序。
不论那个民族,人脸的五官的表情非常重要,特别是眼睛和嘴,在打磨的时候,要有所思考,从表情上来说,眼神和嘴巴要协调,要以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情来雕刻,在细节上该精细的必须精细。
毎个民族都有不同生活方式,穿衣戴帽不尽相同,举个例说:现在雕刻出鄂伦春族头像,鄂伦春民族生活在北方大兴安岭的中部,是在森林里长大的民族。在雕刻中,要反映出他们民族的特色和特点、例如民族个性眼神的表达,把他们在生存过程中的坚强、坚韧、勤劳的民族精神要准确的表达出来。
《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道门》石雕头像,共有56对,112个雕像,包含了汉族和所有少数民族,56个民族,每个民族各有一个男雕像,一个女雕像,每个雕像近30千克重,尺寸大小一样,是我用汉白玉经过破料、锻打、细刻、精雕等工序,手工制作完成的。
在创作《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道门》石雕头像通过三年多时间过程中,他也走了一些弯路,雕废了一些石材、人力、物力、财力都耗进去了。今天这组“中华一家人共进一道门”石雕头像呈现在世人眼前,付云龙和他的创作团队很自豪,作为一名工艺美术大师就是想以技能强国,技能报国的方式,来展示雕刻行业的技艺精髓,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缩影。
民族头像问世 广受社会赞誉
56个民族头像雕刻问世,省、市、区、县相关人士得知这一信息纷至踏来,参观称赞,提出建议,要让民族头像大放异彩,把他带到全国各地展示,让我们的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发扬光大。
为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人,付云龙设计出用一道门来做载体,然后将雕刻出各民族的头像放置其中,象征我们中华56个民族是一家人,同进一道门。在这道高6米,宽5米实木大门上,上端左右两侧雕刻了祖国大好河山,三山五岳,珠穆郎玛峰,玉溪红塔山风景名胜。
目前56个头像已“入驻”民族大门之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专程从北京来江川,在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玉溪市、江川区文联等多部门领导的陪下前来参观指导。各新闻媒体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56个民族头像匠工精品还走进中国最高视频高地,广受青睐,云南省滇西抗战研究会挂匾设置学习参观基地。
在党的“ 二十” 精神宣传期间,《中华一家人 共进一道门》56个民族头像作为江川区民族团结宣讲的平台,同时民族石雕头像创作也是我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生动实践的平台。
2023年10月,56个民族头像配合江川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活动,受邀参加在江川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展览,历时三个多月,从不同地域来参观,人数达3000余人次。同时《中华一家人,共进一家门》作品代表江川区市级保护项目,雕塑技艺入选“中国民族民间非遗项目库”,并获最具“非遗传承代表性”作品奖。
石雕《一路连心》 民结团结一家亲
付云龙在30多年的雕刻技能中,雕出无数作品,获得无数奖励,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云岭技能大师、云岭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文化自信,文化树人付云龙大师坚信不移的信念,近年创作的玉石石雕“迎台湾回家”将在台湾回归时捐赠给台湾人民的礼物。
在今后的年间,将用石雕技艺,雕刻一幅云南民族团结盛况,将在长宽各0.6米、高1.3米的汉白玉石料上镂空雕刻一只大桶,起名暂定《一路连心》,桶壁上雕刻有玉龙雪山、哈巴雪山、金沙江等层峦起伏的山川河流,鲜花、植物穿插在云海梯田。
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和16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代表身穿盛装,风度翩翩欢聚一堂,手里弹拨着琴弦,敲着象脚鼓、木鼓,唱着各民族歌曲,自然和谐,美轮美奂。
在大桶中央,解放军战士守卫在国旗下的界碑,瑞丽江水流经云南4060公里的边境线,穿过山川河流,融合不同民族文化与风情的意念。在桶盖上,雕刻一棵古老的石榴树,枝头上挂满寓意“中国红”的金色石榴,闪闪发光。
桶梁上,是一座高耸入云大桥,天堑接通途,形成一道壮丽风景线。透过镂空雕刻的钢框架桥,看到桥面上有中老高铁,“复兴号”在大山之间横跨江面,宛如一条巨龙巍峨壮观,与东南亚连接,成为“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的重要纽带。
在大桶底座上,石磬、银锭、宝珠、珊瑚、古钱、案雕刻于面上,象征着七彩云南富饶资源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并以云南独有的亚洲象托住这只象征云南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汉白玉石雕大桶,一路向好,到达“象”往之地。用民族大团结聚集力量,奋进新征程,将用一种最平凡的材料,通过思想文化内涵,创造出最独特的艺术作品,这是我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未来将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挖掘云南当地特色文化,用一幅幅反映新时代面藐的石雕作品,来传递浓浓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出更多佳品。
沈徳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