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精神血脉记忆》封面设计感悟
接到《赓续精神血脉记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任务时,我激动不已。这是中国冶金行业知名作家、世界汉语作协中外文化交流研究院终身荣誉院士谢吉恒老师第三次选择将这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我深感责任重大。自2021年建党百年以来,我有幸参与了恩师谢吉恒《永远跟党走》和《作家交流文化散记》两本书的封面设计。近期,年逾八十的耄耋恩师谢吉恒再次用游历山川的气魄和采风多地的情感,以及赓续血脉的精神,用心用情组稿新书《赓续精神血脉记忆》。
赓续精神文化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恩师选择以笔发心的座右铭。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以后,他因出众的写作能力被聘任为《唐山劳动日报》特约记者,这激发了他“铅字写人生”的坚定信心,这一写就是50年。50年砥砺奋进,他用一支笔完美诠释了“赓续精神血脉”的深刻内涵。
恩师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坚持启迪了我对该书的封面设计灵感。我以他亲自赴广州参与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的照片为背景,突出“百年华诞”的字样,彰显赓续精神血脉记忆的非凡意义。封底我选取了大地色为底色,同时选取了万里长城作为背景图,寓意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炎黄子孙的血脉相承。
绵远血脉精神
源于文化交流,感于抗震救灾。通过与恩师交流,我选择了唐山大地震救援老兵李升堂的照片作为该书的封面主角。李老英姿飒爽的军礼姿势让“赓续精神血脉记忆”立刻鲜活了起来。是啊,那是一次永远不能被历史忘却的空中紧急救援。对于震后的唐山建设,中国二十二冶人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二十二冶人因支援震后唐山建设而来,震后仅仅28天,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唐钢第一炼钢厂复产抢建任务,为震后唐钢炼出了第一炉‘志气钢’。48年来,二十二冶人与唐山人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携手同行。所以,我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金结公司的企业文化精神“雕钢琢铁 创优育人”也写在了封底下面,更把我们这些年以来所参建的重点工程缩影“嵌入到”“祖国大地”上,寓意我们炎黄子孙要用钢铁意志赓续永不言弃、坚韧向上的建设精神。
《赓续精神血脉记忆》,这本书里流淌着红色底蕴文化的记忆赓续,更是恩师谢吉恒笔耕不辍,赓续文学精神的人生写照。
徐晓慧徐晓慧个人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散文代表作品有“信仰的力量”“党旗在我心中”“文化交流在我心中”等篇目。设计的《永远跟党走》《作家文化交流散记》两部文学作品集封面,伴随图书入藏国家图书馆,30余个省、市、自治区图书馆及清华、北大.复旦等20余家著名大学图书馆。

《赓续精神血脉记忆》封面
|
《赓续精神血脉记忆》封底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金结公司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