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豪东坡初恋地,藏龙卧虎陈永华画家
文/青白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山水之间,有一处令人向往的胜地,那就是世界文豪东坡初恋地一一青神。这里山水相依,风景如画,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传承着千年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陈永华,他以藏龙卧虎之姿,不仅画出了山水的灵动,还精心描绘了梅花与竹子的风骨,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苏轼,字东坡,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一生坎坷,却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少年苏轼曾到青神中岩书院求学,与老师王方之女王弗结下“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
走进东坡初恋地,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那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北宋时期。这里山水相依,碧波荡漾,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陈永华画家以山水为背景,创作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作。他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画中,让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陈永华画家的作品中,梅花与竹子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他的《寒梅傲雪图》中,梅花以其坚韧不拔的品格,在寒冬中绽放,犹如冰肌玉骨,傲然挺立。陈永华用笔锋细腻,将梅花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清香,感受到梅花所传递的坚韧与高洁。
而在他的《清风竹影图》中,竹子以其挺拔的身姿,节节高升,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陈永华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将竹子的层次感和动态美展现得栩栩如生,仿佛一阵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让人心旷神怡。
陈永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画家,从小受到东坡文化的熏陶。他擅长山水画,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在他的画作中,既有传统的韵味,又具有时代气息。他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画中,传递给观者。
陈永华画家的作品《藏龙卧虎》,以东坡初恋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画面中,远山如黛,碧水如练,山水之间,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寓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崛起。而那卧虎,则象征着画家本人,他藏龙卧虎,默默耕耘,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在这幅画作中,陈永华画家运用了丰富的绘画技巧,将山水、人物、动物、梅花、竹子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他笔下的山水,既有北国风光的雄浑,又有江南水乡的柔美。而他的人物、动物、梅花、竹子形象,栩栩如生,充满动感。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与山水共舞,与画家共鸣。
陈永华画家的作品《藏龙卧虎》,不仅展现了东坡初恋地的美丽风光,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他用自己的画笔,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正如东坡先生所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这片土地上,陈永华画家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鸿鹄,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砥砺前行。
如今,东坡初恋地已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陈永华画家的艺术风采,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陈永华画家也以其藏龙卧虎之姿,以及他对梅花与竹子的独特诠释,成为这片土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个人简历:
陈永华,笔名梓淼,斋号永芳轩,1960年出生于四川峨眉山。现住青神县。他在艺术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被誉为陈氏梅花创始人,以及《牡丹王》的作者。陈永华的画作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元素,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感。他的画作中,梅花、葡萄等元素尤为引人注目,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陈永华的画作中,梅花作品尤为出色,他突破了传统梅花的点梅画法,采用写梅点线面的方法去表現每一朵花瓣在用淡黄点写花蕊使得花瓣或密或疏,有的相互簇拥,有的独立寒枝,充分展现了红梅傲雪的自然之美。他的葡萄作品也同样出色,以楷书或草书笔法画出枝蔓,以没骨画泼洒出树叶,以饱含水分的颜色点出葡萄,墨色浓淡相宜,将枝蔓的动势与葡萄玲珑剔透的情态充分展现,达到了状物而不泥于形似的艺术境界。
陈永华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画作上,他还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西安观赏石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名家西部分院副院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峨眉山美协会员、北京中名联签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国宾礼工作室等,这些职务和荣誉见证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影响和高度认可。
陈永华的艺术之路始于1978年,当时他被特招到铁道兵部队从事文化美术工作,之后转业到地方电影公司从事绘画宣传工作。他的艺术生涯跨越了多个领域,从军事到文化,从传统到创新,他的画作和艺术理念影响了无数人,也为中国的艺术界贡献了独特的声音和视角。
陈永华出生于 1960 年的四川峨眉山,现居住在青神县,有独特的笔名梓淼和斋号永芳轩。
二、艺术成就
1. 作为陈氏梅花创始人及《牡丹王》的作者,在艺术道路上成就显著。其画作风格独特,将传统与创新元素融合,兼具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感。
2. 梅花作品出色,突破传统点梅画法,以写梅点线面表现花瓣,淡黄点花蕊,展现出红梅傲雪的自然之美,花瓣疏密有致,形态各异。
3. 葡萄作品同样精彩,用楷书或草书笔法画枝蔓,没骨画泼洒树叶,以饱含水分的颜色点出葡萄,墨色浓淡适宜,将枝蔓动势与葡萄玲珑剔透的情态充分展现,达到状物而不泥于形似的艺术境界。
三、职务与荣誉
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西安观赏石书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名家西部分院副院长、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峨眉山美协会员、北京中名联签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书画家、国宾礼工作室等,这些充分见证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影响和高度认可。
四、艺术历程
1978 年被特招到铁道兵部队从事文化美术工作,之后转业到地方电影公司从事绘画宣传工作,艺术生涯跨越多个领域,从军事到文化,从传统到创新,为中国艺术界贡献了独特的声音和视角,其画作和艺术理念影响无数人。
碧云天,黄叶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吟诗诵词的时节。
值金秋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秋之恋”征文,欢迎文朋诗友们积极响应,多多支持。
1、“秋之恋”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10截至,
2、投稿请注明:“秋之恋”征文。
3、“秋之恋”征文的体裁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随笔等均可。
4、在“秋之恋”征文的作品将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陆续展示。
5、三苏文学实行会员制,欢迎文朋诗友们切实加入到三苏文学队伍中来,在文学路上相伴相携,一路前行。会员作品优先刊发,优先推广,会员还可参加线下采风、文学讲座等活动,会员达30人以上每年可出会刊一本,会员还能升入管理层,共谋三苏文学的发展。
6、三苏文学作品赞赏分配,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平台获40%,作者获60%。
7、评奖底线:都市头条作品浏览量4万以上,微信公众号浏览量1千以上。
欢迎文朋诗友们投稿支持,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