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管“闲事”的戴叔
特约作者:饶晓辉
题记:惊悉曾经在汕头结识的文友戴叔,近日因病仙逝,甚感悲恸,特撰此文以示悼之。
戴叔真名叫戴平顺,家住汕头市金平区芙蓉园小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汕头地区可以说他几乎是个无人不晓的人物,而让戴叔出名的竟是他爱管“闲事”的特别之处。
最早“认识”戴叔,是在潮汕各新闻报纸上只见其名不见其人,他几乎每天都有针砭时弊的“豆腐块”见诸报端。那时我刚到汕头不久,因时常也在报纸刊登一些文章,戴叔便通过报社编辑部要了我的联系方式。后在他的积极牵头组织下,成立了潮汕笔友会,并相约在九八年的三月二十二日举办第一届笔友会。那天我如约而至,并有幸认识了十几个常在报上发表文章的其他文友。事后我才知道,这个潮汕笔友会里的成员,我竟然是唯一一个非潮汕籍的外地人。
肤色黝黑,身材婑小,衣着朴素是戴叔给我的第一印象,而其居家环境的简陋,更是让我吃惊不小。家里除了必备的生活设施外,基本看不到很时尚高端的家用品。而这一切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正直无畏、精神富足的人。几年间,他频频向当地报纸、电台、市长热线反映和曝光社会存在的问题,不遗余力地为汕头“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呐喊助威。而戴叔这些老百姓喜欢的“豆腐块”,却成了一些人眼中的“臭豆腐”。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戴叔披露的一些社会问题,因触动到某些人的利益,他时常会收到一些恐吓电话和信件之类的,家里的门锁也常会遭到人为莫名其妙的破坏,但这些都没有将他击倒,反之更激发了他为民鼓与呼的热忱。
善良正直的戴叔,不仅成了潮汕民众百姓心中的英雄,也成了当地相关单位和部门的保护对象。从此,戴叔这个平凡的打工小厨师,用拿惯了菜刀和锅铲的手,更坚定了他执意要写一个漂亮和幸福的人生……
行文至此,我已泪滴盈襟,惟愿戴叔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