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人民群众中走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正是一部由人民群众书写的壮丽史诗。从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从被列强欺凌的弱国到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强国,新中国始终从人民群众中走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坚实而璀璨的足迹。
一、历史的抉择:人民的力量铸就新中国
在旧中国的黑暗岁月里,国家贫弱,民族危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斗争,但都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让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无数农民群众纷纷加入革命队伍,为保卫胜利果实而战。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是共产党人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憧憬,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组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无数普通百姓投身抗日洪流,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为部队提供情报、运送物资、救护伤员。“兵民是胜利之本”,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更是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出现了“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感人场景。陈毅元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才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二、建设的征程:人民的奋斗成就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建设征程。
在经济建设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而拼搏奋斗。“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科学家,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农业生产,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成昆铁路的建设者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钢铁大动脉。红旗渠的建设者们,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悬崖峭壁上建成了“人工天河”。这些伟大的工程,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汗水,成为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不朽丰碑。
在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广大教师扎根基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辛勤耕耘。“赤脚医生”走村串户,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生活、鼓舞人民斗志的优秀作品。
三、改革的浪潮:人民的创新推动新中国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人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奋勇前行。
农村改革率先拉开序幕。安徽小岗村的 18 位农民,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城市改革紧随其后。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参与改革,努力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深圳速度”。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释放。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无数创业者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研发人员勇攀科技高峰,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新时代的辉煌:人民的梦想照亮新中国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变为现实。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广大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一起想办法、谋出路,共同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三代人接力奋斗,在荒漠中创造出百万亩人工林海,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科技创新方面,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再次得到彰显。“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中国从人民群众中走来,也必将在人民群众的奋斗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