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欧洲最美的客厅》
——游威尼斯水城

(网络照片)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由罗马到威尼斯,去游览那个世界著名的古老的海中城市和那座曾被拿波仑盛赞为“欧洲最美客厅”的圣马可广场。
来欧洲已经4天了,但时差还未消退,还是早上 四点就醒来,看手机直到六点起床。七点早餐,八点出发。罗马市的早高峰塞车很严重,但没有超过北京。从我们位于市中心台伯河东岸的住处出发,向东北方出城,一路上小汽车像一条条一眼望不到头的五彩缤纷的河流,时而在高楼大厦的森林中交汇,时而沿着林荫大道缓缓的流淌。我们这次游西欧的团队专车司机是一位性格开朗和蔼的波兰中年人,通晓多国语言和熟悉欧洲的地理与道路交通,驾驶技术也非常娴熟,一路上把车开的行云流水。出城后我们乘坐的大型轿车行驶的很快,不久便进入了山区,三个多小时就从位于科西嘉海峡东岸的罗马城翻过亚平宁山脉,斜穿过位于欧洲最南端的亚平宁半岛,到达了亚德里亚海西岸的风光旖旎的著名水城威尼斯。一行人在码头换乘渡轮向岛城驶去。威尼斯水城坐落在离亚德里亚海西岸不远的大海中,站在飘扬着意大利国旗的白色渡轮的船头上远远望去,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碧蓝色大海中的威尼斯城,在上午的薄雾和春日的阳光下,像海市蜃楼一样若隐若现,梦幻而飘渺。渡轮离开码头,从宽可数百米的宁静的海上大运河航道中驶过。甲板上海风猎猎,两岸的码头城市美丽如画。一座座高大华美的红色和灰色的不同时代的古城堡巍然屹立,富丽堂皇。圆顶的巴洛克式和尖顶的哥特式教堂的身影耸立在巍峨参差的楼林中,令人恍如穿越时空走进了19世纪的欧洲古城。船行半小时到达水城,码头上蔚蓝的天空下,一群群白色的海鸥在自由的盘旋飞翔,使这座水城显得格外宁静而充满生气。踏上雕像屹立、高楼象一排排山峰一样迎面而来的码头,游人们的眼睛立刻被这座千年古城的宏伟和精美所吸引,目不暇给。在渡轮上航行的时候导游告诉我们,这座面积为7.8平方公里的水城是由大大小小的118个小岛组成,而连接这些城岛的是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因为这座水城的原址是海底,所以整个城市的楼房、道路和广场都是建立在用1000多万根栎树木桩组成的基础上的,而且至今所有建筑和木桩基础都完好无损。这在人类建筑工程史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当年有吉尼斯纪录的话,仅凭这一项就足以登上吉尼斯世界纪录金榜了。走出码头,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直奔今天要游览的主要景点圣马可广场。这座广场是闻名世界的圣马可大教堂的殿前广场,而圣马可大教堂是为纪念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和《马可福音》的作者圣马可而建造的基督教中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教堂建成于公元828年,是一座以东方拜占庭式风格为主,又融汇了西方哥特式、希腊式和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宗教建筑的杰作。一眼望去高大宏伟的教堂象一座巍巍山岳,而教堂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五个巨大的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拜占庭式的圆形穹顶,像五顶辉煌的皇冠,在蓝天的映衬下高高的屹立在教堂的顶上,以俯视世界的宏大气势,声威赫赫的宣示着耶稣精神的伟大、神圣与庄严。教堂正面是五座被精美的雕像和华丽的装饰衬托着的高大拱门,中间最高大的拱门穹顶阳台上,高高的耸立着圣马可的雕像。在六尊栩栩如生的石雕飞翔天使的簇拥下,这位天主教中的最高使徒昂首挺胸,手持《马可福音》,用仁爱而凝重的目光穿过2000年的时空,注视着他脚下的芸芸众生和这个苦难的世界。圣马可大教堂不仅是一座教堂,也是一座收着藏丰富的艺术品的文化宝库。走进教堂内,从地板到高达40多米的天花板上,从墙面到穹顶,都是用金、铜、宝石制成的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壁画,有大幅的基督与先知及圣人们的肖像、还有耶稣受难、十二使徒布道等基督教的核心经典壁画。这些画作的表面上,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光的金箔,使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黄金教堂”。而更令人震撼的是教堂中被誉为镇殿之宝的镶嵌着2500多颗钻石、珍珠、黄玉的几平米大的精美绝伦的黄金屏风,吸引了无数游客在这里驻步凝神,发出衷心的赞美和叹息。除此之外,教堂中还陈列着教皇英诺拉三世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从君士但丁堡抢掠回来的无数珍宝,以及威尼斯商人们按照总督的命令,每次由海外归来时从世界各地必须带回上缴的用来装饰圣马可大教堂的奇珍异宝。这些大自然的极品精华和人类文化的顶级瑰宝,令所有无论是否有宗教信仰但崇拜文化与艺术的游客,在这里忘记了时代和时间,流连忘返。
走出教堂,回到圣马可广场上。这是一座以圣马可教堂为正面的广场,其它三面是巍峨高耸的旧罗马总督府。面对大教堂排成U形的三排高大整齐的楼宇,象威武的受检阅军队组成的巨大方形阵列,气势雄伟的拱卫着这座大教堂,使今天的游人隔着一千多年的时空仍能深切的感受到神圣罗马帝国当年威风凛凛的盖世雄风和傲人的威严。面积一万多平米的广场上,巍然屹立着高达百米的世界著名的圣马可钟楼,像一座擎天巨柱,直冲天际。钟楼上五座巨钟赫然高挂,身影威震四方,并定时的用它洪亮的钟声召唤着那些迷途的灵魂回到上帝的身边,同时也把那些温馨安详,深沉悠远的抚慰着人们心灵的天籁之音,送往四面八方。广场上成群的彩鸽在蓝天下自由的飞翔,给这座气派非凡而又富丽堂皇的广场增添了一种灵动的宁静和美丽。难怪当年金戈铁马横扫欧洲的拿破仑走到这里时,也不由得发出深深的感叹,说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应该说拿破仑将军对圣马可广场的赞美和评价是很中肯的,但我觉得对圣马可广场最好的赞美还是拜伦的那首《摇曳在水上的浪漫》:
很多很多年之后,
当我变得很老很老,
说不动话,也走不动路的时候,
我会让我的儿孙们把我送回威尼斯,
在圣马可广场的某个角落里,
摆一把摇摇椅,
身边是温暖而水一样透明的阳光,
头顶上有淡彩色羽毛的鸽群飞过。
我微笑,我沉睡。
在我永不醒来的梦境中,
我会回到那灿烂辉煌的年代,
看到那些金子一般的人群,
先是提香、贝利尼和乔尔乔涅,
接着是维尔瓦蒂和瓦格纳、狄更斯、海明威,
还有托纳和罗斯金。
他们像我一样,
只是威尼斯的路人,
来了,又去了,
一如圣马可广场上空,
终年飞过的鸽群。
无法想象,拜伦这位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身后遗愿之一,就是在他永恒的梦境中同他最挚爱的一代欧洲和美洲的文坛巨匠与大师们重聚在圣马可广场,在那里共度他们最美好的时光。由此可知,无论凡圣,在世人的心目中圣马可广场是一个何等神圣而美丽的地方。

(网络照片)
广场上游人摩肩接踵,人如潮涌。与意大利其他著名风景区有些不同的是,这里的游人中年轻人很多,一群群年轻活泼的意大利男女中学生们在人群中穿梭笑闹,尽情的释放着拉丁人热情奔放的纯真天性,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和纵情的歌声,给这一片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宗教的庄严,艺术的神秘和各国中老年人身影的广场带来了青春的气息和时代的闪光。 游览过教堂和广场之后,导游宣布团队自由活动。我们随着人流像山间小溪的涓涓细流一样,走进广场旁毛细血管般密密麻麻而又曲曲折折的小巷中。在那些形如高山深谷的小巷子里,蜿蜒曲折地延伸着被磨得发亮的拳头大小的石块铺砌而成的窄小而古老的小路,在小路两旁华丽而五光十色的橱窗长廊中,陈列着美轮美奂的意大利玻璃工艺品、清音幽韵的古董珍宝、精美的意大利皮制品、各种风格的绘画和雕刻、令人眼花缭乱的女人们喜爱的化妆品和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千奇百怪的儿童小玩具和旅游纪念品,除此之外,还有从披萨饼、巧克力到各种说不出名字来的意大利食品,琳琅满目,绚丽多姿,表达着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赞美和他们除了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之外的无穷无尽的美好想象力与创造力。经过长时间的欣赏和挑选,我们买了一对镶嵌着精美的彩金雕饰的水晶高脚杯。在柜台上多棱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的红色水晶和金饰闪着红宝石与纯金的华丽光芒,可以想象,放在家中酒橱里的这对意大利艺术品所散发出的魅力,会比它所承纳的醇美酒液更加醉人。当然我们也知道,在把它们带回北京的路上这对宝贝将是一个非常难伺候的家伙,稍不小心就是杯碎心凉。但我们还是果断的买下了它,一直放在随身的手提袋中,小心翼翼而又完好无损的把它们带回了北京。
我们没有乘“贡多拉”小艇漫游威尼斯城的水巷,这本来是游览威尼斯最经典的项目之一,但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在大教堂、圣马可广场和那些迷人的小巷子里留连的太久,结果留下了这份遗憾。不过我们还有一点剩下的时间可以在城中随处可遇的精美而古老的拱桥上,惬意的欣赏那些遍身彩绘、两头尖翘的由身穿华丽的古典服装的船夫驾驶着悠然徜徉于水中的小艇。看着一只只在古堡中的水巷里静静飘行的美丽的小船,我不由得想起了门德尔松的《威尼斯船歌》。在沉思中,那温馨浪漫,舒缓流畅的钢琴声从十九世纪威尼斯蔚蓝的天空、高耸的城堡和宁静的水巷中汩汩流出,在时间的长河中静静的流淌,一直流到今天,融入到了我眼前的这副美丽如幻的威尼斯画卷中,久久地回荡,又缓缓的流向飘渺无际的远方。
在亚德里亚海上辉煌的满天晚霞的映照下,我们挥手告别了威尼斯,踏上了返程的渡轮,又在陆地港口换上旅行大巴继续前行。今天晚上我们住宿的地方是距威尼斯110公里的维罗纳小镇,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它却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真实故事发生地。十六世纪意大利的贵族庄园,四百多年以来震撼了世界上无数心灵的那个爱情故事的主人公们的故居,就在前方了。我们很高兴这次西欧之旅的行程安排,每个节点都很精彩,美不胜收,而一个故事刚结束,另一个又在前方微笑着迎接我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