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中见雅 畅达清新——首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孙洪林先生
广袤无垠,沃野千里的东北平原,赋予了他棱角分明的脸膛、高挑的身材。那笔挺的西装、炯炯有神的一双慧眼,增添了他曾作为一名公安干警特有的气度;那学者的气质、沉稳的谈吐,增添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特有的神采。
那么,这个他是谁呢?他就是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孙洪林先生。
与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孙洪林先生
其人其书
诗人说,生命是条裸露的河。涨水的时候,它轰轰訇訇,浊浪洪峰,滚滚而过,如果你敢去拥抱一座浪峰,那么这河水将击碎暗礁,穿过漩涡,生命将在这个世界上显得辉宏而壮观。如果你稍有彷徨,稍露胆怯,等到水落旷野,你得到的只是沉重的荒芜。
然而,我笔下的主人公-----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孙洪林先生就是一个敢于拥抱浪峰的人。
是的,自从孙洪林先生穿上那庄严的警服的时候开始,他就始终牢记人民警察这一光荣而神圣的称号;自从他头顶嵌有国徽的大盖帽、肩扛盾牌的时候开始,他就始终带着宽阔的胸怀、满腔的热忱,在人民警察这一神圣的职位上默默地耕耘着,直到前年退休……
多年来,孙洪林先生在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未放弃他手中这支毛笔,从未忘记他自幼就酷爱和苦苦追寻的书法艺术。
这里我想说的是,多年的人民警察生涯,使孙洪林先生骨子里有了一种刚毅、果断、雄健、有条不紊,并且又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气度与作风。
是的,当这种气度和作风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他的书法艺术作品中的时候,便使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有了一种阳刚、劲健、壮阔的美感,有了一种大海扬波般的亢昂之美。
正因为孙洪林先生的书法作品有了这种阳刚之美、劲健之美、壮阔之美、亢昂之美,带之而来的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灵、荡涤人心灵的魅力。
孙洪林先生的书法,在笔法技巧和手段的表达上我认为都是非常不错的。作为一名曾经的人民警察,在多年的警察生涯中耳濡目染,他能够自觉地、灵活地、辩证地理解某一事物的战略地位和处理好如何在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打好每一仗。正因为这样,一旦他拿起笔,挥毫运翰,他就能够始终自觉地将“战略方针”与“打好战术”的辩证关系,恰到好处地应用于书法之中。
事实就是如此,我们注意到,在书法创作中,孙洪林先生本能地知道,应当首先如何立足一定的高度,从章法到结体,处理好书法的轻重张弛、置陈布势,如何让书法的点画穿插避让、迂回舒展。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孙洪林先生书法的每一个点画,都极为有情有味、活灵活现,大有一种气势不凡、威风凛凛、虎虎生风的气派。
走近洪林
依我之见,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给人以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美的回味。而这种美,反应在现实生活中,就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和“魅力”,进而陶冶人们的情操,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养分,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而孙洪林先生的书法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有着这样的养分和魅力。
是的,就是他,在吉林省弘华书画院、《青波访谈》公众平台与北大兰亭书画研究院、刘炳森艺术研究会、吉林省老研会等诸多单位共同举办的迎国庆71华诞、迎国庆72华诞、迎国庆73华诞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中,获得了特别金奖和金奖的荣誉称号;
就是他,在吉林省弘华书画院、《青波访谈》公众平台与北大兰亭书画研究院、刘炳森艺术研究会、吉林省老研会等诸多单位共同举办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128周年、129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上,获得了特别金奖的荣誉称号。
于是,我走近了他。他语不惊人、谈吐舒缓、谦虚谨慎、幽默诙谐、坦荡质朴、为人正直。
于是,我采访了他。于是,他成为了我笔下的主人公。(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