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
王永标
谁识思乡白发翁,流连桑梓小桥东。
半潭秋水诗心透,一曲菱歌画意空。
岸上牛郎横牧笛,舟前织女隐莲篷。
当年情景今何在,遥望西山夕照红。
《故乡行》诗评
王永标的《故乡行》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怀旧之作,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情感真挚,让人读来仿佛置身于那遥远而又熟悉的故土之上。
首联“谁识思乡白发翁,流连桑梓小桥东。”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桑梓之地的小桥旁流连忘返。这里使用了“桑梓”这一古典词语,寓意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白发翁”的形象不仅刻画了一个老者的外貌特征,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以及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无限怀念。
颔联“半潭秋水诗心透,一曲菱歌画意空。”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内心的思绪。秋水映照出诗人透明的诗心,菱歌则为空灵的画面增添了音乐般的韵律。这一联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颈联“岸上牛郎横牧笛,舟前织女隐莲篷。”更是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境界。牛郎与织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情侣,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他们不再代表天上的星宿,而是成为了平凡乡村生活中的人物象征。这样的安排既增添了诗意,又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
尾联“当年情景今何在,遥望西山夕照红。”则回归到现实之中,诗人感慨万千,当年的情景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遥望着远方的山峦和夕阳,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整体来看,《故乡行》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篇。它不仅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触动了许多人心中那份对于故乡的依恋之情。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