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委老干部局“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主题征文三等奖作品选登
与时代同行 让党魂永驻
吴玉山
我今年已是81岁的耄耋老人,于1943年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入伍,1967年入党(党龄57年)。
2003年退休了,退休后干什么呢?
当想到自己小学毕业文化,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积极报名上市老年大学,进行充电。以提高文化水平,增强文化自信的素养。还想到自己是退伍军人,军人就是时刻做到“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的老人就应该为复兴中华、为社会奉献余热。我义务地担任了秋月正红读书会会长、淮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委员、淮安市政协特聘文史委员、淮安市名人研究会理事、长山岛战友联谊会秘书长等职务。
每当我想到我们今天能过上幸福生活,是由千千万万革命烈士流血牺牲换来时,脑海里时刻会闪现出“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信念。
我们夫妻都是企业退休的,退休金每月拿到五千块钱时,我们的生活费就控制在三百元左右 。我们退休金拿到八千元时,生活费就控制在五百元左右。
剩下的钱,除了看病自费外,就全部奉献社会,投入到捐赠活动中去。
我热心参与助残活动,多次为残疾人捐款。如到淮阴区小营乡周宝珍家问寒问暖,送物送药。多次到住二院宿舍,卧床不起的孙云荣将送书,送报。到淮安区城东乡沈金明将送去治病资料。到住清浦老年公寓的沈明慈送书、送衣、送钱。为孙玉芳大妈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子捐款。为张素珍患百血病的儿子捐款。积极参与社会募捐活动,将捐来的钱款捐给高玉霞、程蓉、徐永进、张莉、王佳慧、姚敏等残疾人。
在2008年四川文汶川地震,及江苏盐城大风灾害中,积极参与集体演出募捐活动,募捐款全部交市红十字会。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就是命令,秋月正红读书会的会员们在“疫情无情人有情”思想指导下,在我的带领下从1月21日到2月2日的几天内,参与读书会捐款的四十二个人员,共捐了一万三千五百元。上交给清江浦区慈善总会。我个人除了在读书会交1000元,还在市妇联交200元,上海路社区交300元。
随着疫情的消退,作家秦晚红为支援家乡红安县的贫困学子买电脑,义无反顾地举办了“义卖《郑漂七年》千本活动”。当我想到红安县是革命的圣地,是232位开国将军的家乡,想到秦弯村贫困学子渴望奋进的心情,虽然我不富有,但还是花了五千九百元义购了一百本《郑漂七年》并且还为此的相关事宜,付出了两千多元。
2020年6月18日,我偶然同派驻陶舍村第一书记王刚相识,结成了忘年之交。当王刚得知我是淮安市知名的秋月正红读书会会长时,便向我透露了想请读书会为陶舍村募捐一些书籍,创办《农家书屋》的想法。
在我的策划下,秋月正红读书会的全体成员,积极踊跃地为陶舍村《农家书屋》献上一片爱心。共捐书3500本,捐款1500元。
2021年12月19日下午,我带领秋月正红读书会二十多名会员专程赴涟水成集苏北小延安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向苏北小延安党支部书记李刚赠送30多本文史资料。
2021年5月,我为了感谢党对我的培养,向社区党委交纳一万元特殊党费。
2021年以来关注玫瑰苑社区建设,为快递柜装顶棚、铺地砖,公寓楼装摄像头等改造工作,花了二万多元。
2022年2月21日下午,我带领秋月正红读书会十几名会员,参加“知行空间”举办的“迎春节为农村留守儿童捐书活动”。共捐了四百多本,其中我个人捐了四十多本。
2023年3月5日下午,我同杨义春等人,一同来到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共建活。我向师院捐关于周恩来的书41本,向特困生闽月红捐款1000元。
2023年7月8日下午,在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杜飞强科长及“淮安市戏剧学校舞蹈班”陶苗苗老师带领的五名同学,来我家参观。我给来宾每人送《淮安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党魂永驻》画册各一本。
2023年9月6日下午,在耿明局长带领下,清江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一行二十多人,来到我家里,进行参观,学习。
我为来宾每人赠《淮安文史资料》三十八辑,《党魂永驻》画册各一本。
2023年4月16日下午,我向淮阴区吴集镇养老院捐赠一百册图书。
2023年4月19日下午,我向淮阴区淮高镇肖荡村捐赠图书一百册。
2023年4月23日下午,我带领秋月正红读书会会员,向市少儿图书馆捐赠图书1200余册,其中我个人捐赠100册。受到市少儿图书馆领导的热烈欢迎。
2024年6月18日上午,我邀请市名人研究会领导来我家参加《淮安京剧前世今生》资料捐赠仪式。
我在现场向淮阴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淮安市名人研究会会长顾建国捐赠五十八册书籍及资料。顾建国为我颁发《捐赠证书》。参加活动的副会长,秘书长,各自积极表示办好《淮安京剧前世今生》的决心,为弘扬传统文化,讴歌淮安京剧名人王瑤卿、周信芳、宋长荣作出积极的奉献。
我还邀请了声动淮安阅读会主席华中、《清江文学》主编胥全迎,进行现场采编工作。
我为每人还赠送了《淮安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党魂永驻》画册、《清江浦印象》、《他们从硝烟中走来》四本书。
我作为一名党员,时刻要牢记中央领导的教诲:“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这是时代的声音,是二十大发出的最强音。在有生之年里,我要做一名“党魂永驻”的人。同全党、全国人民一样,紧跟党中央,阔步前进!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七十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