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向阳坡上》:
一枚知性女子的美学吟唱
李恒昌

向阳坡上,青草葳蕤,蝴蝶翻飞,有一位女子,身着一袭长裙,头戴一顶花帽,手持一根长草,在自由自在地轻声吟唱:在那遥远的故乡,有我的26个学生,他们像26朵小花,在阳光下静静开放——这是我读刘君《向阳坡上》时,脑海里浮现出的一个意象图景。
记得刘君曾画过一幅油画——《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非常喜欢那幅画,专门为其设计了一个精美的画框。之所以喜欢,一方面,蕴含了刘君作为一个知性女子比较刚强的心性和非同一般的梦想;另一方面,它又折射出涵养于刘君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善良、细致和柔软。细读刘君的新作《向阳坡上》之后,我又发现并体会到,这部新书又何尝不是她的一幅另类油画,以诗性审美的语言向读者呈示她独特的心性和精神世界?这部新书以“冥冥”“心游”和“遇见”三大板块组成,在我看来,正好构成其“神性”“心性”和“诗性”三大宝贵品质,从而实现了让读者于无声处听歌吟、眼神到处见精神的诗性美学表达。
神性——冥冥之中见神灵
文学作品中的神性,既可以感知,又难以言传。它贯通天地,穿越时空,与人的精神和遥思似有一种天然的内在的“心有灵犀”般的相通相融,让人惊异于天地人世居然如此美妙和神奇。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在刘君的作品中,也能隐约感到这种神性的精灵闪现其中。这种神性的形象,一如作品开门见山的神灵——《今日之神》。今日之神是个孩子,今日之神在雨水里疯长,今日之神是个男孩。这个神灵来自自然,来自时光,陪伴我们左右,与我们一同生长,“他是一切事物”。由此,我们真切地感知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天地人心共生共长”的别样一种通灵境界。
从刘君的作品里,我们多次窥见神性的踪影,并感知其多重含义和多种可能性。这种神性,首先是一种独特而神秘的光芒。在《有一条河穿城而过》里,刘君多次抒写这种类似丁达尔光的光芒。“而我们旁边,是欢快流淌的河水,透过云层洒落的光,在河面上跳跃,晃动的金子一般。”“河水和我们前进的方向一致,盯着了它看久了,不知道是它在追逐我们,还是我们追逐它。”
这种神性,还是一种天地之间蕴含的特殊气质,悄然进入人心,又抚慰心灵。“这多像一个人的气质,只要一眼,浑然人心。”“安抚着一颗颗孤独的灵魂,带走一代代人的悲欢,收留着沿路汇聚的溪流,一路奔向终点。”“书房的窗外,当夕阳悄悄地从一列列书移到我身上,温和舒服的色彩的光线里,那一刻,我内心恍然,原来起也一直在向阳坡里。”(《向阳坡上》)“宿舍楼的后面常有火烧云,每一次看到,都觉得自己的胸腔里也有一种东西在燃烧。”(《时间的意义》)
这种神性,甚至可以与“神话”和“童话” 传说相通相连,是一种无限与永恒。“当我读到《小王子》:他从B612小行星来到地球时,降落在沙漠里,那里有一堵古旧的墙,我忽然想起儿时的景象,多么想象。”“然后有什么东西在静静地发光。”“而你的空间似乎更大,前世今生,亿万宇宙星辰,你是了不起的吸光者!也是了不起的发光者!一分钟一百年,一刹那即永恒。”(《To:红》)
在这光芒里,作者追问:“马桥河,它是不是也变成了沙漠里的一口井?”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天地之间有那么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性”。“时间确实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一方面,你知道它会一直向前走不会倒流;另一方面,有时你却会感觉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穿梭在时间里面。”(《时间的意义》)
这种神性,既是天地之间的自然之光,也是人与人之间爱的光芒和呼唤。“父亲去世后,落日的安静与慈悲,代替了他看我时的神情,那柔和的光芒,仿佛不忍心这世上每一个人受苦。”(《向阳坡上》)“无论走多远,总有一种声音,来自剪不断的血脉之源,在夜深人静时,轻轻滴呼喊——”(《再见柳江》)。

心性——活出自我真性情。
刘君是一位在大地上不停漂泊行走的人。她自己也充分意识到,流浪和迁徙对她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爸爸的老家在广西,妈妈的老家在威海,他们不远万里地到了新疆,在那里生下了我和妹妹。我们将来又会去哪里?”她的既有人生,像“一片云,云游四方”,对此她自己命名为“心游”。从她的“心游”册页里,可以读出她作为一个知性女子的真性情。
她始终拥有一颗童心。在刘君的文章里,最能触动人心柔软的文字,是关于《小王子》的文字,是她与儿子天天的交谈。这一切,都无不昭示她拥有一颗很多人难以企及的童心。这颗童心,让她的心灵更加清澈,眼睛更加明亮,也让她笔下的世间万物更加美好。在这里,我们有幸看到“天天和小玻璃人”的故事,甚至可以神游她亲自创造的“忆星球”,或者“小王子”的星球作客,欣赏与地球上不同的落日,还有那朵令人砰然心动的玫瑰。刘君之所以长存一颗童心,根本上在于她对大人与孩子关系的独特认知——“每一个大人都曾是一个孩子,只不过是我们忘记了。”当然也有她对童心价值的认知:“人生一路走来,总会不断地对丢失一些东西。其中最可惜的是丢失了童心,丢失了那些成长的痕迹。”
她始终怀揣一种难能可贵的善意。这种善意,看似很“小”,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一种“柔软”,但足以慰藉心灵。“对话中,她很自然地偎过来,伸出上手环抱着我,像个信任他人的小动物。我的心不由得一阵柔软,因为我几句爱怜的问话吗?她小小的心意竟有如此敏感的体会,心里漫过一阵酸。”(《成长的痕迹》)这种善意,有时也很“大”,是天地之间无与伦比的“大悲悯”。“天上的月亮大睁着眼睛,慈悲地看着地上的一切。”(《再见柳江》)这种善意,其实也是一种“人心齐物”的善意。“有时候内心的认同感并非来自另一个人,而是一片云,一棵树,一朵花。”(《生命里的那些仪式感》)从一幅画里,她读出了那头强壮无比的熊,却拥有“深深的孤独感,无依无靠”。可见她的悲悯情怀之所在。
她始终深度思考人生。作为一位知性女子,刘君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非常深刻,绝不肤浅。在电台“青春寄语”这样一个富有青春气息的节目里,反而对人生思考更为深刻。“生活可能不想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些寄语,堪称人生箴言,在夜空里将人的心壁点亮。“没有什么路不可以走,只是一路走好,一路小心。希望我的听众如此,我也如此。”“没有落日的日子,我会安静地等待。有落日的时候,我就振作精神。”(《青春寄语》)“生活总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如果不幸降临,请相信它终会过去。熬过那最寒冷最孤寂的长夜,美好就会降临。”(《天天与小玻璃人》)“只要皱纹没长在心里,我们就永远风华正茂。”(《To:红》)。

诗性——所有遇见皆美好。
刘君的文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而是诗的散文。她的几乎所有篇章,都带有诗的品质,闪耀诗的光泽。这一切,源于她对世界的热爱,对美的热爱。在她的世界里,所见都是美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于是,我们看到,在她的笔下,即便是非常普通的人和事物,她也都会经过冶炼和升华,呈现出一种诗性唯美的品质。
在刘君笔下,诗性是一种对平凡关系的诗意升华。《向阳坡上》是这本书的代表之作,也是最具诗性的呈现。她将自己的26个同学看作26朵小花,如此富有诗性的比喻,大概刘君是第一人吧?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还充满诗思地写道:“那一刻,我们都是陶醉于那一脉相承的人类文明之美的花朵。”这又构成怎样一种诗的意象?
在刘君笔下,诗性是一种相约百年的“心灵碰撞”。“一个初冬的午后——我们见面了,没有一见钟情的悸动,亲切得好像已在它的身边生活了几百年。这就是父亲的柳江吗?这就是他心心念念而我已熟稔无比的柳江吗?”(《再见柳江》)
在刘君笔下,诗性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感。“一个个仪式,成为生命中的一个小小的节点,让我们有了焕然一新的机会,那些仪式,让平凡的日子闪光。”(《生命里的那些仪式》)《十八岁,威武!》一文,是她写给儿子的一封长信。在电脑时代,依然写信,所为就是对“遇见”的一种珍惜,一种更具价值的仪式感。遑论这封信的全文,仅一句“小家伙,欢迎来到地球”,就让人有一种天地通明、豁然开朗、幸福拉满的感觉。
刘君的作品之所以富有诗情画意,除了她信守相见皆为美好的理念,关键还在于她用一双慧眼,发现了自然、人类、艺术的诸多秘密和不同凡响的意义。在《覆》一诗中,她“不小心”泄露了这方面的“天机”。她说:“做一个吸光者/这样才能真正跟宇宙融为一体/感受宇宙的脉动/看到无尽中的密码/永无止息。”由此,我们有幸看到,她在一片荒野里,找到了对于自身的意义。她在一坛老酒里,窥见了发酵已久的心事。她在狄金森的花园里,发现了作家幸福和成功的秘密。她在不停地阅读、行走、创造中,遇见了更大的世界和更好的自己。
据说,下一步刘君将以其当初教育孩子时的“童话大串烧”游戏为蓝本,创作一部富有新的创意的童话小说,这非常值得我们期待。记得四年前在她的《为文有时》研讨会上,我曾赠送她三句话“天行有道,为文有时,灵思有君。”而今,《向阳坡上》新书出版,借此机会再赠送她几句话:“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神性诗思,情溢四海。创意童话,早日盛开。”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