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追债
2024年,夏。
酷热的太阳炙烤着柏油马路,六条道的大马路被太阳烤得融化了。姜佩婷开车走在路上,像走在海绵上,路软绵绵的,好像轮胎会随时陷进沥青里面。路上的行人全副武装,包裹得严严实实,防晒帽,防晒衣,太阳伞,还有防晒面罩。太阳好像发狂了一样,吐着火热的信子,要把地球燃烧。热浪一波波打来,吹过人脸,好像能闻到烤肉的味道。
这个酷热的夏天带动了防晒用品市场持续火爆,网络生意规模呈几何倍数增长。各大电商平台价格战也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1元的冰丝袖套,3.9元遮阳帽比比皆是,这么低廉的价格,还包邮。三年疫情过去,老百姓钱袋子捂的越来越紧。用极致性价比的商品争夺消费者,已经成了各大电商平台的“葵花宝典”,但是商家是需要正常利润维持公司运转。6月年中大促,导致姜佩婷所负责的电商运营部门利润下滑,已经接近亏损,半年度奖金又要打水漂了。姜佩婷想到这些,就心烦意乱。她努力的摇摇头, 想把这些烦心的事情从脑子里先删除掉。现在,她要去女儿学校领取学校发放的床上用品。
酷暑难耐,灼热的天气,亏损的生意,让人心情烦躁。
嘟…… 嘟…… 嘟……
姜佩婷的手机短信接连数条,打破了她的思绪。
原来是闺蜜群里,吉丽丽发了数条短信:
“有在同学群里,说吴云了,大家都去添把火。”
“快,快,快……@ 姜佩婷 @高桂花 @蒋木子”
蒋木子第一时间回复:“那个群?没有看到啊?”
“就是我们那个同学群,我把你拉进去。”丽丽把姜佩婷和高桂花都拉进了同学群,并不是为了看热闹,而是为了追债。
姜佩婷挤进同学群, 里面已经炸锅了。
“吴云,你绝情,就不要怪我。”秦丹华在同学群里,直接点名道姓的怒怼。
秦丹华是一位很内向,很老实本分的女生,用当下的词形容叫“人畜无害”。自从中专毕业后,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今年春节过后,秦丹华由于不放心来钱塘市打工的丈夫,与姜佩婷短信聊了几句。因为单位半年不发工资了,她老公就来钱塘市一家工厂找了个活儿干。
秦丹华好像已经怒不可遏了,继续在同学群里控诉:“孩子这周开学交学费,我们单位已经8个月没有开工资了。吴云借我的钱,还剩下六千元没有还。给她发了无数次短信,她不但不还钱,还把我电话拉黑,短信也拉黑了。”
“她还借了我们寝室桂花和佩婷的钱”,蒋木子还是如此快人快语,看不惯就直接开怼。
“高桂花一个乡村老师一个月能发多少工资啊。她借人家这么多年,也不说还。桂花和佩婷都准备去商州找她要钱去了。”
商州是龙州省的省会,中国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于远在七八线小县城的秦丹华、高桂花而言,身在省会城市的吴云就是“天之骄女”,她们估计做梦也想不到“娇女”会借钱不还,现在还成了同学里面的“老赖”。
“谁知道吴云的地址?”人民教师高桂花终于也在同学群里发言了。
在中专读书的时候,高桂花与秦丹华走的很近,因为两个人性格相似。
2019年,吴云借了高桂花5700元,有零有整,是高桂花2个月的工资。如果不是秦丹华在同学群里爆料,追债,估计脸皮薄的人民教师都不好意思去要账。
“不知道啊,但是吴云好像现在不在同学群里了。”韩梅梅不紧不慢得发了一条最重要的信息。
借债人不在群里,这追债不就是找不到人了吗?
同学群此时传来了捣浆糊的和事佬:“人家肯定落难了,给人家点时间吧。”
生意人范江明,最近因为生意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也在还债。他好像对吴云香的处境感同身受。
“据了解,她在同学里借钱都借遍了。至少两年前就已经满嘴谎言了,不是落难,就是道德和法律问题了。”陶阳实在忍不住,在同学群里爆料。
读书的时候,陶阳因为聪明伶俐,会来事儿,深受老师和同学们喜欢。有点像儿时村里一呼百应的孩子王,协调一下同学之间的矛盾,帮助张罗组织一下班里的活动。
“这两年来就听到很多关于她借钱迟迟不还的消息。这是把同学情置于何地?青春是的同窗之谊,一个宿舍四年朝夕相处。毕业后大家各自忙碌,知天命的年龄,非要践踏仅存的信任,太伤人了……”(备注:中专读书时,秦丹华和吴云是一个宿舍。)
都毕业20多年了,陶阳“孩子王”的号召力不减啊,他发言刚结束,马上就有他的“跟班”们疯狂点赞。
陶阳好像又回到了上学时参加辩论会的论台上,继续慷慨陈词:
“钱多钱少只是数字,借出去的那一刻,是情谊和信任。原来计划十月份再张罗这个事儿,帮大家伙要债。我在商州相对方便,帮付出信任和金钱的同学讨个公道。这事儿懂得都懂,出力不讨好。只是想让同学别寒心,还能感受一丝温情。但是有些事情需要大家都热心,才能更快更好的处理。比如:身份证号,住址,通讯地址,工作单位,这些基本信息必须要有。我才能上门去找,了解情况,帮大家想办法。即使走诉讼,也需要。上门找她和诉讼一起办,拿到主动权,诉讼很简单,手机小程序就可以提交。吴云还欠谁的钱,私下找我说一下。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法为不法让路!”
“粉丝们”都纷纷跑出来了,持续热烈点赞,点赞,点个大写的——赞!
同学群里也有一些不一样声音,善良的同学更希望每个同学都满满善意。
“我更愿意善意的相信,吴云是被她老公坑了,而不是她自己要坑我们。之前问过吴云,为啥这么缺钱,她说投资生意失败了,因为疫情陷入困境。还有一个原因臆测一下,她是不是陷入高利贷里面,天天被人逼着催债。”
看到群里的发言,姜佩婷心里想“老夏还是这么单纯”。
老夏,本名夏炜。上学的时候,瘦瘦的,像一根筷子。为啥不说像竹竿,因为个子没有特别高。戴一副厚厚的眼镜,讲话慢条斯理,好像还点口吃。正经说话的时候 ,有点像文艺青年。三十年前的文艺青年,现在成了一名苦心钻营的“生意人”。
蒋木子看到老文青的发言,就生气,马上严词驳斥:“老夏,善良是要有度的!落难了可以帮,但是不能欺骗,甚至心怀恶意,心安理得索取。她借我们寝室桂花的钱。三年都得不到回应,并且压根没有还的意思。到底是谁辜负了善良!?没有欠我的钱,我只是看不得这种欺负人的事儿。”
老夏其实心里也憋屈,但是碍于男同学的面子,没有公开向吴云追债。看到蒋木子的短信,老夏马上附和:“人间清醒”,还带了一大串大拇指点赞的表情。
姜佩婷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了声。读书时候就胆小怕事的老夏,几十年过去了,还是这么谨小慎微。
“或许大家都愿意这样想,或者都期待这样想。毕竟现在这个社会,这个年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人疲惫。咱们同学之间没有任何利益,也没有任何金钱上的牵扯。我们更希望这个同学群里还是大家心灵的一方净土,累得时候可以歇息歇息。”
韩梅梅还是那么体贴。这位温柔的女生,好像没有跟任何人发生过口角或者争吵,讲话总是温温柔柔,和和气气,深受男生喜欢。
“如果仅仅是欠钱,没有可以说,缓一下,不能把丹华拉黑删除啊。”
“我觉得借钱这件事,有很多情谊在里面。现在这种情况,经济形势这么不好。最能考验人心的,就是你借钱的时候,对方借给你了,就说明他珍惜你们之间的情谊。这里面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吴云退群了,不知道为什么,有什么事情可以说的啊。”
就在群情激愤的时候,老夏把借债人吴云拉到了同学群里。
群里炸开了锅,人声鼎沸。
同学群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带着姜佩婷回到了三十年前,那个初秋的中午。
(第一章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