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懂而愤怒文/楚旺群
一首美轮美奂的诗
误放进文盲不懂艺术群
物欲在这群里横流
浮华在这人群里充斥
低俗和淫秽这群中飞扬
原本至美诗意应被文盲虔敬
因为他们不懂——
因不懂美而文盲对美愤怒
浊者自浊 清者自清
揖清芬是诗意的艺术
文盲的浅薄致死不懂
与猪略同
只享受庸俗的低等乐趣
与到高雅艺术格格不入
他们不懂艺术而排斥艺术
读书与写书
那是一门贵族般的艺术
诗人虽多有贫困
却是艺术的贵族
更多的人——
他们因不懂艺术而愤怒
去愤怒那美轮美奂的诗意。
读书与写作
作者:楚旺群
流出学校大门进入社会,一大部分人从此与读书无缘。若干年不见,那些不再读书的人从里到外已经变成了粗人,境界已不曾有,腹有文化气自馥于他们绝缘,读书人还譬如朝露那般空灵,不读书人却变得枯萎凋零。
读书人高洁,也因此脱离了自卑与俗气。日前同荥阳诗社里的一个诗友谈起诗社里的情况,他谈吐不觉流露出自卑,说诗社里有许多老干部,甚至老县长存在,自己说话显得渺小。我倒不这样认为,也许县长一辈子在官场摸爬滚打,于读书早已渐行渐远,入诗社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我的中学校长周书和在政治课堂给我们上课时,讲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特意把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艺高人胆大。我现在回想起来,这与读书人看来,更是天大的真理。如果把获得博学多读当成艺高人胆大。我手不离卷养成嗜好多读的习惯,已经培养我的胆量,遇见多大的官都有平起平坐的勇气。首先自信自己是读书的人,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官大的人不一定有渊博的学识。
读书人年轻,就是说读书人充满朝气蓬勃。有许多老同学已经秃顶,而我仍然诗意盎然,关键是我一直在读书,思想境界超出了平庸。真不知道不读书人是怎么在繁杂浮华中过日子的。不读书人反感读书,我的老同学宋朝有说,他看到我发表作品就头疼。还有一次我把我作品发到社会人的群里,立刻得到碰壁和怒骂,这些人与读书无缘,更不会写出思想里的诗意,大概这些人的思想与人都已经腐朽了吧!
读书的人接近神性
文/楚旺群
一个读书的民族
请相信是一个神性名族
假如14亿中国人
有拾忆人
能读《史记》和《唐宋八大家》
睿智和通达灌于大多数人之间
这时文雅与潇洒便会成为气质
文艺复兴会使中国像神一样
脱离平庸和低俗
我热爱《史记》和《唐宋八大家》
每读一遍书中的思想
我便在气场上升了一步
读着想着
我为一个民族不读书而悲哀
走在物欲横流之间
平庸和低俗比比皆是
十四亿人恐怕十亿人都不读书
与文艺复兴恰恰背道而驰
神性如凤毛麟角难以看到
日日与唐宋八大家对话
天天与《史记》探讨
我鄙视不读书的那部分人类
批判现实主义认为
若不让文艺复兴这个时代
庸俗和低下就会导致民族失去脊梁!
赋 美 女
文/楚旺群
美女天赐生,
光彩耀天中。
天姿丽人行,
流盼弥香风。
樊 哙 记
文/楚旺群
史上荥阳长战争,
京索樊哙有威名。
鸿门宴时遇危险,
瞪大眼睛项羽懵。
别有洞天的心灵,何年能遇到洞察?此可遇而不可求,不懂的人,入不了心门,懂的人,千年等一回,姗姗来迟,总教人觉得,相见恨晚。洞察的人一旦相遇,别有洞天的情,共同打造,就有了鬼斧神工的结晶。
——有感人生:楚旺群
我很重要
文/楚旺群
历史由惜才
再到藐视才华
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历史
曹操爱才成为过去
我很重要只有自己知道
人心不古的时代
凉薄已经充斥如秋的时代
我很重要不被任何人钦慕
反倒加上一层嫉贤妒能
任何才华只能蒙尘
被不重要弃置一边无视
只有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无视我的人
尽管无视我的重要好了
上进的我却要对自己说
我很重要
我是人类历史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是创造历史发展的重要一员
我是大洋彼岸的蝴蝶效应
尽管蔑视我也要对自己说
——我很重要
黑了富人都会笑
作者:楚旺群
在读《心灵的声响》,不自觉就与作品有了共鸣。穷人是弱势群体,任何时候都教人同情。而富人,如果被穷人黑了,大家都会笑。也就是说,同情富人的人很少。
仇富是人的天性,为什么不呢?按能成为富人的逻辑,十穷成一富。就是说把十个人都宰成穷光蛋,财富集中到富人手里,才成就一个富人。可以相见富人的属性就是吞并穷人发家致富的。
穷人多数时间是被富人坑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富人坑了穷人,穷人没有办法,只有选择阿Q精神胜利法:“给他拿去买药吃。”
于我共鸣的是《心灵的声音》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拉黄包车的父亲辛苦地抚养全家,常受恶势力的欺负。一次他冒雨拉一位富人到目的地,富人把钱递给他,等着找钱,那父亲突然露出一种很特殊的笑,没找钱,转身拉着车冲入雨中。富人一直骂,换不来一点同情……
这特殊的笑,这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得到的却是大家宽心的大笑。大家明明知道拉黄包车的他不对,却也理解,他有一群可怜的孩子在等着他归来。
这勾起了我相同的感想,好像富人就是穷人天生的敌人。那年农村有很多占了农民土地搞企业的企业家,不停榨取当地人的血汗,有一天企业被取缔了,农民趁机偷企业工厂里的东西。局外人心理上并不指责,反倒同情穷人拿一些富人的东西并不为过。再后来我的企业倒闭了,多天没回家,再看工厂的东西已经十去九空。再一想穷人拿企业人的东西,没有人会同情富人。咋说搞得起企业的人就是穷人眼里的富人,企业人丢了东西,人们只会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