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文脉千古留--《沧州文脉十“诠”十美》读后感 (文 依然)
高铁列车以时速三百公里的速度飞驰,车厢内却平稳如屋,没有人声的嘈杂,偶尔有两辆机车擦肩而过而发出的轰鸣声。我打开从“文脉流长话沧州”的新书发布会带回来的一本并不厚实的书《沧州文脉十“诠”十美》。按书的字数讲这确实算不上鸿篇巨制,但它就像一条脉络,从古延至今,又从今寻回到古。就像此书封面上的图案,它既像河流源源流淌,又像丝绸之路贯穿沧州文脉的千年传承。
如果说宋代著名诗人孙谔的《夜过沧州》让众多的文人雅士知道了沧州,赋予了古城沧州无限的诗意和想象空间,而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林冲发配至沧州 也让天下人都知道了沧州大概是个荒蛮不毛之地。历史既然留下了他的迹象,就有他的道理吧。古城沧州有千年的历史可他又涵盖了哪些方面呢?说心里话,作为一名沧州人我所了解到的只不过是点滴而已。即便是把李炳天将军的长诗《一船明月过沧州,悠悠文脉千古留》 复习了很多遍,依然对其细节了解甚少, 而这本书却从细节上做了较完整的叙述,从而引人入胜。
轻轻翻开书页,从第一章“儒学再盛于沧州”开始慢慢进入了书境,不知不觉回到了公元前155年4月 。刘德,这位汉景帝的次子被封为河间王,史称“河间献王刘德”。因此也成就了汉代著名的贤王,同时也把沧州河间推崇成了当时影响全国的儒学研究中心 。
“所谓诗魂,既中华诗之精神” 。 沧州南皮的尹吉甫,周宣王时著名贤臣 ,文武双全,天赋于诗 。它不仅是采集诗经第一人更是最早有名有姓确凿可考的大诗人。尹吉甫比伟大的诗人屈原还早400年,(这是原来根本没想到的)论先后,中国史诗他位列在最前。
据说,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在历史上出现的诗经除《毛诗》之外还有三家,但均已失传。而毛诗是毛亨毛苌叔侄二人隐居河间注释传播诗经,才使诗经流传至今。真可谓功在千秋。而沧州那些古代著名诗人们留下的诗词也无不脍炙人口。还记得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等等, 这些传千年而不衰的诗词均出于沧州诗人之手。看到这,无不让人感慨万千。中华诗魂在沧州,名符其实 。
秦越人,可能很多人不知指的是谁,然而神医扁鹊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悬壶济世留下了神医美名,又被称为“中国医圣”“古代医学的奠基者”等。其实秦越人就是扁鹊。沧州历代扁鹊传人不胜枚举,金代杰出医学家刘完素学识渊博也被时人称之为神医。被皇帝赐封“高尚先生”的 名号。而近代最值得称道的非张锡纯莫属,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极富盛名。他培养了众多医学人才 ,对于发扬光大祖国医学有着重要意义。
“武者,善武重义之人。武魂,武者并武学之魄,尚武,勇武之精神也。”武术之乡的威名,估计每个出门在外的乡亲都体会到了。哪怕你只是打上一套太极拳,你会听到“嗯,不愧是武术之乡的。”虽然自己暗暗脸红,却也为沧州武术感到骄傲。想象着,一句“镖不喊沧州”那悄悄路过的镖车,那静静撤下的镖旗表示着对沧州武术的尊重和敬意。现如今沧州国际武术节驰名中外,已成为沧州对外交流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国际武术界的经典盛会。
中华武魂在沧州,当之无愧!
“杂技之乡”是敬爱的周总理赋予吴桥杂技的最高褒奖。多年前,想带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第一个旅游目的地竟然是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这一游给孩子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换来一句“长大了要带妈妈去看世界。”孩子是言而有信的。据书上说100多年前就有2000多名吴桥杂技艺人先后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大洲进行演出交流。其中杂技大师孙福有的“中华国术马戏团”最为著名,他也被誉为中国杂技对外交流的先驱与典范。吴桥也成为世界杂技寻根之地。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最具特色的中心景区是“江湖文化城”,一幅清末民初的旧中国市井百态图尽收眼底。而现在的吴桥杂技之乡随着国际杂技艺术节的举办,也被誉为“世界杂技的好莱坞”“国际杂技的星光大道”。如果您能来沧州,还能错过吴桥杂技大世界吗?列车飞速前行,暂时把家乡抛在了身后,而书籍却带我们沿着远古而来的脉络向后延伸、、、、、、
那镇海吼铁狮,那千年的运河,那古老的盐场,那“酒国之甲誉沧州”的麻姑酒。无不诠释着古老的沧州,悠久的文化。
特别感谢和敬佩那些做文脉传承的人们,虽然在这些人当中很多不是真正名誉上的文人学者,虽然他们很多做的是公益性的工作,然而他们呕心沥血,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功不可没的财富。
在书的第十章有这样一段话“沧州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千年历史赋予它斑驳的色彩,深邃的内涵;沧州又是一座红色的城市,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岁月静好。”
传承,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分担的责任。
简介:依然:(赵俊华)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会员,沧州阅读促进会理事。朗诵代表作:《渴望陌生》(作者李炳天 ) 《活着就是春天》(作者李群)《望奎,你还好吗?》(作者 逯春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