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冈》特约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湖北武穴报道

近日,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医者》栏目大型国潮中医药文化纪录片《风起杏林》来蕲春拍摄取景,该片不仅会在国内播出,。还将通过国际频道向全球推介。
《医者》是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报道一线广大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近年来,《医者》栏目先后推出《医者2020》《共和国医者》《杏林医者》《时代医者》等一大批备受好评的作品。
国潮中医,与时偕行。在李时珍纪念馆,摄制组以纪录片艺术形式,精心拍摄每一个画面,通过镜头讲述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故事,呈现蕲春中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展示蕲艾大健康产业蓬勃的发展态势。

“预计今年年底播放,不但是在国内播,也会在中国国际频道向世界播放,让世界人民更多的了解李时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创所所长赵中振应邀参加拍摄,并以第一视角的方式,带领观众走进李时珍,帮助他们更好了解《本草纲目》创作的艰辛和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让我们共同期待
蕲春李时珍
《本草纲目》等硬核IP
乘着《医者》栏目《风起杏林》
再次火爆出圈吧!
延伸阅读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约1518年一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

李时珍出生于明朝正德年间,其祖父、父亲都是当时的名医,父亲李言闻曾任太医院吏目,医术极高。
出生于医药世家的李时珍自幼就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父亲李言闻深知学医的辛苦,再加上当时医者地位低下,因此父亲并不赞成李时珍学医。
大抵名留青史的人物总要经历一番波折才能抵达成功的顶峰。李时珍科举屡试不第后,终于求得了父亲的同意,开始一心一意地专研医学。

在父亲的支持下,李时珍通读古籍并深入民间进行实地采药考察,“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
最终,李时珍以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蓝本,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写下了《本草纲目》这部医药并重、特色鲜明的理论巨著。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采用了“目随纲举”的编写体例,集明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开创了历代本草药学的先河。
书中共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并附药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则,药图一千一百零九幅,以详实的记录为后代医者行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此书中,李时珍突破了传统的药物分类方法,按照不同药物的特点,逻辑清晰,由大及小地对药物进行了分类,确立了本草学新的分类范式。也由此启发了西方生物学的分类,到了近代,甚至被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奉为圭臬(guī niè),称之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来源:蕲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