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话处暑
文/马永红
处暑时节,天高气爽,秋意渐浓。这个位于夏季尾巴、秋季前奏的节气,总给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丰收的喜悦。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即“出暑”,炎热离开,天地间一片清凉。
在这样的时节里,我踏上了一段寻觅处暑文化的旅程。旅途的第一站,自然是品味那些与处暑相关的美食。在中国的传统节气中,美食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于是我来到了南京的朝天宫。成为了一个不可错过的美食目的地。这里有一种特别的美食——鸭肉。民间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因为鸭肉性凉,适宜在干燥的秋季食用,可以润肺去燥。我来到一家老字号的鸭肉店,店主正在忙碌地炖煮着一锅锅香气扑鼻的鸭肉。我点了一份鸭肉汤,那鲜美的汤汁、嫩滑的鸭肉,让人回味无穷。
处暑时节,正是各类水果成熟的季节。走进附近的果园,只见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苹果、梨、葡萄……每一种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随手摘下一颗葡萄,放入口中,那酸甜多汁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仿佛整个秋天都凝聚在了这一颗小小的葡萄里
品味过美食之后,我便开始探寻处暑节气中的非遗民俗。驱车来到河南洛阳一个古朴的村落里,我有幸观赏了一场精彩的“处暑祭”。村民们身着盛装,抬着丰收的果实和五谷杂粮,来到村中的神庙前进行祭拜。他们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传统仪式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随着暑气的消退,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秋天的清凉和美丽。我来到一处山水秀丽的风景区老君山,只见山峦叠翠、湖水清澈,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游客们或漫步山间小径,或泛舟湖上,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宁静与美好。
在旅途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处暑的到来,人们的穿着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那些轻薄的夏装逐渐被厚实的秋装所取代,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秋季服饰。这种季节性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穿着上,更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上。处暑之后,人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秋冬季节做准备,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通过这次旅行,我深刻感受到了处暑节气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无论是美味的食物、古老的民俗还是秀丽的风景,都让我对这个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也意识到传统节气不仅是时间的标记,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处暑已至,秋意渐浓。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品味美食、感受民俗、欣赏风景,共同迎接一个丰收而喜悦的秋天吧! 作者简介:马永红(马到成功),男,河北邢台市内丘县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邢台市诗词协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内丘县诗词学会副会长,《蓬山诗词》微刊主编。曾在《中华诗词》、《燕赵诗词》、《百泉诗词》、《邢台日报》、《邢周报》及《内丘报》等刊物发表诗词三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