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恋爬格子
文/叶志权
一直以来,我独恋“爬格子”,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在文园这块土地付出辛劳,收获快乐。
“爬格子”是对写作爱好者的戏称。众所周知,“爬格子”属于一个“鸡肋”,是能干的不爱干、一般人又干不了的活。我在钢轨人生旅途“爬格子”的43年里,先不讲有多崇高伟大,至少需要不断学习、积累、进步,才能有所建树;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来触动学会思考,来磨砺辨别力,从小器、中器、期盼成为大器,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贵州六盘水一个偏僻的铁路小站上班,母亲常常在外忙着干临时工,我跟着大六岁的姐姐一起读书识字,长期的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字,于是帮着识字不多的母亲给父亲写信。父亲在回信中,给予了好评,心里的快乐挤得漫漫的。或许是通过这写信引起了我的兴趣,燃烧了我的热情,从此,更加恋上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着快乐,形成了爱好的内容。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知道,人生的长短终有定数,人生的"格子"由自己去攀爬。在这当中,亲身的体会是:“爬格子”这项工作可谓是最“苦”的差事,一天到晚手脑不闲,加班加点成了寻常事,咬文嚼字成了家常便饭。当别人谈笑风生时,我仍在冥思苦想;当别人酣然入梦时,我还在搜索枯肠。为一个标点再三斟酌,为一段文字反复推敲,为一个结尾煞费苦心。然而,其中也有“乐”。
感谢姐姐对我的启蒙。参加工作后,我对爬格子更加钟情,并开始用心感悟生活,有意识的写日记。我的衣兜里随时揣着笔和本子,遇上新鲜事,感人事就记上几笔,自己有感想了记上几笔,听到别人新鲜的语言和故事也记上几笔,久而久之,日记就成了我爬格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仓库。生活到处皆文章,只要留心观察思考捕捉,就会有文字素材。
有人说:“爬格子”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劳动。有时候,为了写好一篇文章,常常冥思苦想,力求角度鲜明一些、新颖一些,内容丰富一些,开头引人一些,结尾巧妙一些。要写好一篇稿子,最后让它变成图片和word版的完美结合,出现在网页上,展现在广大职工面前,是要付出一定时间,付出一定精力,付出一定代价的。特别是爬格子时间久了,要想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更上一层楼,更是马虎不得。这样的人生抱负,一直扎根在我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里。如今想起来,依旧非常的温暖与幸福。
我对爬格子的艰辛体会颇深。有时候,用心付出了,但不一定都有回报;有时候,投出去的稿子,常常有去无回,石沉大海。所以,得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也不要过于自负,抱着用与不用无所谓的心态。但不要失去信心,一旦失去了信心,就会前功尽弃。
多年来,爬格子使我养成了观察事物,注重生活细节的习惯。细心观察生活,经月经年累计起来就“浩如烟海”了,这对于爱好爬格子的我来讲非常重要。
没有人对生活的细节过目不忘。叙事写人的散文是需要真实的,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感动人心,让人读后产生自己也经历过的真实感觉。为了做到这些,我注重给写作积累“原材料”,并坚持写日记。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铁路养路工,体力劳动繁重而紧张。
40余年来,在站段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家人的理解支持下,我围绕“记住小站、传承奉献”这一主题,以小站人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为题材,深入挖掘,潜心创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共有纪实散文、一线故事、凡人轶事、随笔心得数千篇作品先后在路内外报刊台网采用,我被吸收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有生之年,我一定不忘初心,继续“爬”好格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传承企业文化,努力回报社会。
天地广袤,岁月悠悠,任何人都难经历世间一切,也难以穷尽人生所有,我所幸所追梦——执着,人生格子的“爬”是考验,更是一门学问。还会遭遇各种不顺心或难以应对的事情,其中的味道,酸甜苦辣都有。所以,“爬格子”就要承担一些牺牲。写完一篇稿子,要修改,内容的增减,修改病句,修改错别字,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才放心投出去。有时候,为了赶一篇稿子,点灯熬夜是经常的事,夜深人静,思路变得异常清晰,视野也跟着开阔起来,往往能够一鼓作气完成稿件。也有时候,为一篇稿件的题目而苦恼,上班路上也想,躺在床上也想,吃饭的时候也在想。脑子里闪现出的小思想、小事情、小火花,立马记录下来。在我看来,爬格子是件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因为这份爱好高雅文明,有利大脑健康,还能促进学习提高自己。
成家后在外工作那段时间,每日既紧张又辛苦。每当夜晚来临,更多的时间我用心爬格子,描写工作,谈谈心情,分享收获中的喜悦与欢乐,安慰鼓励,排解心中的不快与苦闷。爬格子,是个辛苦的爱好,苦就苦在时间和精力上,那是需要时间和安静的环境的。每个周末,忙完家务事,就整天都在爬格子。当写的冲动充斥着整个脑海时,写是愉悦的,下笔如泻;不写是痛苦的,难以安宁。每当这个时侯,需要的是一支笔、一页纸、一个静悄悄的所在足矣,别无奢望。这样的日子虽然很清苦,但追逐在由方块字组成的美好梦想里的感觉真好。
爬格子,是我的独爱,不为名利,只为喜欢,自得其乐。无论是在繁重的家务中,还是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我都坚持着爬格子。闲暇时,任思绪如骏马在思维的草原上自由驰骋,情感似湖水在记忆的河流中尽情倘佯,把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观察,对问题的思考,还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注入笔尖,跃然纸上,成为永恒的记忆。此刻,一天的疲劳与不快顿然消失,随之而来的是愉悦,是开心,是满足。大有瘾君子过足了瘾的感觉。
如今,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我学会用电脑爬格子,端坐在电脑前,随着富有节奏的敲击声,显示屏上跳出一个个方块字,组成句读,表达着我的思想和感情,再经过电波传向路内外报刊台网,再飞到读者面前。有朋友问:“你哪来的那么多要写的啊?是怎样写出那么多文字的啊?”“爬格子的时间基本上是在业余时间里‘挤’出来的。我把别人打麻将、甩扑克、侃大山、泡酒店、喝茶闲聊的时间拾起来,用于爬格子。每当完成了一篇或诗、或词、或小说、或散文等,都会收获到一份满足和快乐。”我这样告诉朋友。
爬格子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情趣。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以散文、随笔为主,也写新闻、诗歌、小说等。这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虽辛苦劳累,但别有情趣,它让我在无聊的闲余时光增添了乐趣;在提升写作的同时也慢慢地悟出了人生。我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人们,生活永远是美好的,尽管自己在社会中扮演的仅仅是“草根”的角色,同样也有可歌可泣的精神和情感。
爬格子就像生活中的调味品,它可以让单调、乏味的生活增添趣味,愉悦身心。我从来不去想成名成家,但我依然在享受着爬格子带来的生活情趣。轻抚着岁月,使得文字绽放,香气四溢,袅袅升腾,弥漫至人间。这一刻,我觉得爬格子与做好自己是浑然一体的,共同演绎着俗世里的平和与安宁。
此刻的我,像岁月里一段的剪影,周身散发着明亮的光芒。爬格子情浓时,文字也在绚烂绽放。我坐在电脑桌前,打量着文字,蚊子也打量着我,满心满眼都是激动的喜悦。我的情绪,被熨得极其惬意。
蓦然回首,钢轨人生的那段岁月,每一天都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忽然发现,这些年,我努力着,在人生中做好自己。一缕梦白,一丝青光,尽享钢轨人生给自己带来的听觉、视觉、触觉的味感冲击,清新、清丽和清静的心理感受以及惬意、舒畅与亢奋的精神盛宴。
纵观爬格子的人生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精彩。林语堂先生独爱秋之宁静、智慧、成熟、洒脱、适意、和谐、沉淀、丰富、茂盛……给了我许多关于独爱爬格子的启示。因为人生路上有无数个值得珍惜的回忆和风景;因为岁月里有点点滴滴的温暖与幸福,因为每一个季节里,都会有笃定的答案,诠释生命的价值。
作者简要情况
叶志权,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四川成都人,大学本科,铁路政工师,中国铁路文联作家分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路内外报刊台网站;喜欢以特别视角观察山区铁路小站,喜欢在文字中穿行,喜欢以文字纪录小站人生活。工作43年直至退休,没有放弃过为自己所热爱的山区铁路讴歌。
三苏文学“秋之恋”征文启事
碧云天,黄叶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吟诗诵词的时节。
值金秋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秋之恋”征文,欢迎文朋诗友们积极响应,多多支持。
1、“秋之恋”征文时间从即日起至9月10截至,
2、投稿请注明:“秋之恋”征文。
3、“秋之恋”征文的体裁不限,诗词、歌、赋、散文、小说、随笔等均可。
4、在“秋之恋”征文的作品将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今日头条《三苏文学》专栏陆续展示。
5、三苏文学实行会员制,欢迎文朋诗友们切实加入到三苏文学队伍中来,在文学路上相伴相携,一路前行。会员作品优先刊发,优先推广,会员还可参加线下采风、文学讲座等活动,会员达30人以上每年可出会刊一本,会员还能升入管理层,共谋三苏文学的发展。
6、三苏文学作品赞赏分配,赞赏10元以下不发放,赞赏10元以上平台获40%,作者获60%。
7、评奖底线:都市头条作品浏览量4万以上,微信公众号浏览量1千以上。
欢迎文朋诗友们投稿支持,投稿请加微信/ZWB612462,作品发私聊窗。
三苏文学社
202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