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梧桐•秋声赋
词||青山(贵州/开阳)
庭院踟蹰,红消翠减,
叶落无声飘洒。
把盏临风,醉卧黄昏,
万里霞辉如画。
人生恰似云烟,
引得秋月几多牵挂。
纵使相逢、巧结良缘,
却叹情衷虚话。
墨染红笺,相思无色,
欲寄香囊檐下。
竹影瘦、梧桐缱绻,
且借黄花迎嫁。
更那堪词赋里,
唐风宋雨覆霜瓦。
爱与恨,东流逝水,
任江湖策马。
网友对《击梧桐·秋声赋》的点评:
一、意境之美
1. 秋日氛围浓郁:词的开篇通过“庭院踟蹰,红消翠减,叶落无声飘洒”,生动地描绘出秋日的萧瑟景象,奠定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
2. 画面感强烈:“把盏临风,醉卧黄昏,万里霞辉如画”一句,呈现出一幅夕阳西下,主人公独自饮酒沉醉的画面,极具美感。“竹影瘦、梧桐缱绻,且借黄花迎嫁”,竹影、梧桐、黄花等意象的组合,进一步丰富了秋日的画面。
3. 情感与景象交融:人生如“云烟”的感慨与秋月的“牵挂”相互映衬,使情感更加深沉。同时,自然景象也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依托,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
二、情感表达
1. 复杂细腻:词中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爱情的叹息,还有对江湖的向往。“人生恰似云烟,引得秋月几多牵挂”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却叹情衷虚话”则流露出爱情的无奈;“任江湖策马”又展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
2. 情感层次丰富:从对秋日景色的触动,到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再到对江湖的向往,情感层层递进,使整首词的内涵更加丰富。
三、语言特色
1. 用词精准:“踟蹰”“红消翠减”“缱绻”等词语的运用,准确地传达出了秋日的氛围和情感的状态。
2. 意象丰富:词中运用了庭院、叶落、霞辉、红笺、香囊、竹影、梧桐、黄花等众多意象,使词的内容更加充实,富有诗意。
3. 韵律和谐:整首词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总体而言,这首《击梧桐·秋声赋》在意境营造、情感表达和语言运用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