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还眼
--趣说回击恶意挑衅时的不升级原则
张玉庭
何为“以眼还眼,绝不升级”,请看一个小故事。
一次,一个老人正骑着毛驴赶路,路边突有一小伙子对着老人喊了一句:“喂!喝杯茶吧!”老人赶紧礼貌地回了一句:“谢谢了,我刚喝过。”不料小伙子听了哈哈大笑:“我问的是毛驴,你插什么嘴?”--显然,这恶做剧的小伙子是在捉弄老人。怎么办?如果破口大骂,老人将因此少了点风度,如果听之任之,又分明便宜了对方。请看老人的处理方式:老人并不正面出击,而是举起手来,狠狠地打了毛驴一个耳光,还气哼哼地骂了一句:“早上出门时你明明说过,这一路上不会碰到你的朋友,现在不是碰到了吗!你这骗子,实在可恶之极,该打!”--显然,这是指桑骂槐,骂得合情合理,巧妙之极。
不是吗?既然小伙子是通过与毛驴对话的方式捉弄老人的,那么,老人也就采用同一种方式以眼还眼--于是,就在与毛驴对话的过程中,老人尖酸刻薄地回敬了对方,成功地捍卫了自已的尊严。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有个无赖一向歧视犹太人,一次,他曾故意对犹太血统的诗人海涅说:“太平洋上有个小岛,岛上的景色绝美,只可惜少了两样东西。”海涅问:“少了什么?”对方回答:“少了毛驴与犹太人!”--这显然是在骂海涅,但海涅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眯眯地回了一句:“这好办,下回我带你一起去,两样东西就全有了!”对方吃了个闭门羹,又情知理亏,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请注意海涅的回答:你拐弯抹角地骂我,我也就拐弯抹角地骂你,绝不升级!
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突然出现的恶意挑衅时,这种“绝不升级”式的做法是不是意味着心虚胆怯呢?
不是,它不仅不是无可奈何,而且偏偏意味理智清醒,意味着胸有成竹,意味着从容不迫,意味着安然如山!
寸步不让地坚决反击,这叫尊严!
组织反击时绝不升级,这叫教养!
显然,这种不升级的做法不是冲动,不是狂躁,不是火冒三丈,更不是张牙舞爪,而是一种深刻的冷静。
何为大将风度,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