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心不改的追梦人
——致徐桂兰大姐《心灵放歌》
伏 萍
天津徐桂兰大姐邮来的《心灵放歌》,于我的案头又多了一部朋友书。我不敢停歇,毕竟身边全是书,外加要写的文字排长队,若是放下,就不知又待何年。所以,利用周六、周日,一口气拜读、书写完成。由衷佩服这位半路学着写作的大姐大。
我不能以专业作家的水准去评判徐大姐的作品。因为,她是一个追梦的人,她在她的文学梦想中,活出了精彩,活出了真挚,活出了勤奋,更活出了阳光与灿烂。这就足够了,有谁会拒绝一个心灵放歌、痴心不改的追梦人呢?
她曾经有过辉煌的人生:小小年纪便成为中学的学生会主席,从内蒙古大草原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受到过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然后入了党……正当她前途无量之时,史无前例的“文革”又将她原本平静安详的生活打乱。因为冤假错案,父亲含恨而去。她没有气馁,更没有沉沦,因为执着于父亲的人格,不到二十岁的她便走上了为父喊冤、平反昭雪的抗争之路。事实证明,她成功了。
之后,她与天津知青恋爱了,并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单位里还荣升为党委副书记。随着天津知青的返城,她随丈夫回了天津。而城市难以安排工作,她由国家干部变成一名环卫工人,从一名党委副书记变成扫马路的清洁工。这样的落差并没有打倒她,从零点起步,不气馁,不抱怨,依然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直至成为环卫行业的先进典范……
她是生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一粒草籽,坚韧而顽强。她把变质的人性血淋淋地抽象出来,拿到动物世界与狗进行着比对,总结出人性中那令人寒颤的弱点,反衬出狗的忠诚(《人性、狗性及其它》);她把苦难经历熬成书,看似柔弱的肉体也能支撑起信念的大厦(《五星红旗,神圣的旗》);她有太多的思与想要向人诉说,只是尽心扮演一个性情中人(《不尽的思念》;她希望分享真挚,分享快乐,更希望分享她心灵之中吟唱的每一首歌(《我们这一家子》)。
当然,这个世界上,你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从你的文字中能够收割到什么?从徐大姐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徐桂兰”形象,一个不屈不挠的中国女性形象,很真、很纯,透着真善美。当然,徐大姐的文笔仍然不能很好地表达出她那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于一个已过花甲之年的追梦人而言,她与专业文学之路上,仍需继续登攀……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怀揣文学梦想的人所必须的。
两次笔会相遇,两次拜读她的个人专集(《不尽的思念》《心灵放歌》),我知道,天津有一位真挚的大姐,因文学而结缘,因文学而释然,她的房门随时为文友而开。
谨送上一首小诗,以示敬意。
痴人
痴人的心里,有梦
梦在开花,梦在结果,直至
凋零成褶皱中的白发
却坚守着
一路放歌
为情,为缘
那一片绿茵茵的心路小洲
于是,执着于艰难中的温馨
执着于起伏中的从容
执着于苦痛里的心灯
执着于生命里的顽强
挫折面前
她昂起头永不言败
泥泞之中
饱蘸笔墨挥洒人生
回忆与展望
让生活酿成一首歌
作者简介
伏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协散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天科技四院文学协会会长,航天四院高级政工师,先后五届考核为优秀干部,荣立航天事业三等功。被评为西安市“学习之星”及2022 年度全国“巾帼书香巾帼人物”。出版诗集《夏天的微笑》,散文集《生命的叶子》,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传》等。也有作品在《延河》《诗刊》《散文选刊》《中外文摘》《军工文化》《人民日报》官网、《央广网》《新华网》等全国报刊网络发表,荣获全国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奖,荣获央企业“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