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的小木屋,装满了小霞生活中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来到小木屋的人,都是我的亲人,敬请分享小霞的情感故事,让森林里的小木屋带给您一段美好的回忆!今天为您播放我的《那年、那月、那日子》系列《挖野菜》,敬请收听!
挖野菜
文/李桂霞
从小我就喜欢上山采野菜,但从来没去农村的大地里挖过野菜。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春天,我就约了食堂做饭的贾哥、马姐去大地里挖野菜。
大地里一片灰黄色,干巴巴的土地都裂了,个别地方冰雪还没有化透。地边上光秃秃的树枝被春风吹得呜呜响,这哪有野菜啊?我茫然四顾。贾哥说:“别总往天上看,菜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别老往树上看,菜也不会长在树上,低下头,看脚下的大地,菜都长在地里呢。”我便低头细细地寻找。马姐大喊:“快过来,看这里有小根蒜呢。”我忙凑过去,一看,才知道,这小根蒜的苗还没长绿呢,只是上面有一撮干黄的像草一样的叶子,非常细,仔细观察,与其他的草是不一样的。于是有了寻找的标准,一会儿我就有了经验,专门找成堆儿长的干草,拨开浮土看看,下面已经有了像韭菜似的一寸来长的绿色,再往下是白色的茎,这个肯定是小根蒜了,别的草根没有这么深,也不会这么早就绿。接着用铁锹挖,就像挖宝一样,往深挖,还不要伤了根,我们主要吃的就是根呢。
用了一个多小时的功夫,我们挖了半筐小根蒜,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到了择菜洗菜的环节,我傻了眼,那么细的菜,一根一根择,得择多长时间啊?蒜头最大的也就像大拇指的指甲那么大的,小的像个黄豆粒大小,这大半筐可怎么办啊?马姐真有招儿,拎着筐往洋井那一放,呼哧呼哧往筐里压水,她边压水,边让我晃着筐,一会儿功夫,小根蒜就被冲得赶干干净净的了,只剩下干叶子,像黄草一样赖在上面不下来。马姐说这没办法了,你拿到宿舍慢慢择吧,啥时候择好了,啥时候送食堂来,我给你烙鸡蛋合子。
我拎着筐回到宿舍,挑了一个多小时,才挑出一半多,我拿起挑好的小根蒜去食堂让马姐烙鸡蛋合子。贾哥问怎么就挑这么点啊,我只笑不答。我才不告诉他没挑完呢。挑起来太费劲了!
晚上,香喷喷的小根蒜鸡蛋馅的合子烙好了,我吃了四个。真好吃!明天还去挖!
一连几天我都去挖菜,随着天气变暖,小根蒜也越长越大,远远的都能看到绿色了,我好兴奋。只是不愿择菜。没办法,马姐和贾哥都忙着,我就把挖好的菜往井下一放,谁来压水,我就问人家,你想吃小根蒜吗?遇上想吃的,我就说这些菜都给你吧,但是,你得择好一部分给我,其余的你拿走。有的人喜欢吃,又不愿意风吹日晒地去大地里挖,高高兴兴地帮我择了一部分,然后把剩下的拿回家去了。但是,大多情况下是没人愿意要的,都嫌麻烦。我就像一个蹲地摊的,坐在那里,挑大的择,能择多少算多少吧,谁让我馋呢。择多了,烙了合子大伙吃个饱,择少了,合子烙的也少,当然马姐、贾哥只能尝尝,我自己可得吃个饱。
天气渐暖,稻田地边的水沟附近,长了好多水芹菜。这也是我在大山里没见过的东西,我去挖回来,放点土豆,炖汤那叫一个鲜。记得第一次挖回水芹菜,怕挖错了,我就拿着让岁数比较大的邹主任看看,是不是水芹菜。邹主任认真地看了看,然后很严肃地说:“像!先炖了吧,但是有一条,炖好了你们先别吃,端过来让我先吃。”我问为什么,他还是很认真地回答:“我岁数大了,先试吃,如果有毒,就先毒死我,你们还年轻,毒死太可惜了。”旁边的胡主任就笑:“你别信他的啊,他是骗你,他就是想吃。这些菜都对,都是水芹菜。再说没过五月节呢,啥菜都药不死人的。”我冲着邹主任做鬼脸儿:“有毒可不能给主任吃啊,还是让我这做晚辈的做试验吧。”
马姐的对象邢三哥,在房后的小河沟里下了一个筛沙子的筛子。每天下午我和马姐都去看看,那筛子上有好多小鱼,什么柳根啊,葫芦片之类的,我们就弄回来,让邢三哥收拾干净,马姐炖野菜和土豆时,也加上这些小鱼,那汤的味道别提有多鲜了。但我只喝汤吃菜,决不吃鱼,那鱼太小了,一碗能盛十几条还是漂在汤里的,哈哈……
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的食品真的很单一,食堂里除了生了芽的土豆,就是快要烂的白菜,还有已经糠了的萝卜。我们自己动手,向大自然索取了那么天然的美味,现在想起来那鲜香仿佛还在嘴里。
今天,就为大家播放到这里,恳请各位亲人们继续支持鼓励,继续在森林里的小木屋里,收听小霞的情感故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