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醇”分外香
作者:凃俊明
夏季,江苏溧阳现代农业产业园树头岗村内,上万株各色百合次第盛开,花团锦簇的田野,美轮美奂的美景,引来天南地北游人云集观光。村中央、鹅池畔,又有一景出类拔萃,引入驻足观瞻,这就是书画家赵七一先生的“七一书画工作室”。顺着导航走进这方书画美术园地,看画、见字、阅人之间,一股芳菲醇香熏活触动了人的第六感觉。于是行者之中提出拜会他赵七一!
我是七一老友,寻访七一,理当向导!我们几位故友一路游走进山水城市溧阳,寻访了书画家赵七一。
夏风拂煦,主客相聚,主人在赵家花园的楼上设下了露台酒局,酒足饭饱,主妇收台。属兔的七一面赤耳热之时,信手作画。“文如人,画似斯”!一只“醉兔”红眼惺忪,卧地趴姿,憨态可掬,似醉非醉般地瞄瞅剩余琼浆,窥视着似在晃动的酒肆器具,旁若无人,独自陶乐。“花甲年岁浓,酒醇心境美。‘富贵何如一杯酒,愁来无地酹西风’!”作者说笑着创意。类似的即兴泼墨成作,友人观瞻,不亦乐乎。
看一场高手名家的书画力作,犹如享用一顿心神美餐。我虽然喜欢书画,却莫名其妙地说不出个中之“喵咪三”。欣赏品味七一的书画作品,总会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龙飞凤舞的书法,还是山水美图的画作,总能闻到溢流着的一缕缕飘香。不像是墨色的香韵,嫣然是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酒醇之香。久而久之,我就给这样的感受与鼻息之福冠以“七一醇”!
心怀此念,与友人交流。好似“英雄所见略同”,大家异口同声“确是‘七一醇’!”
酒醇者,指杂醇油,碳原子数大于2的脂肪醇混合物,是具有三个碳链以上的一价醇类,是谷类作物经发酵制取乙醇及啤酒的主要副产物,包括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活性戊醇、苯乙醇……由七一的书画里飘来的醇香,就是悠悠的酒醇之韵,得以文友间同感同悟,亦幸甚哉。
酒,对七一来说,恰似天日作伴的“老友”。对他来说,文友、乡友、画友,都是在朋友圈里的主力军;“酒友”“酒音”“酒知己”则是另一拨“好友”。七一虽不“煮酒论英雄”“纵论天下事”,以酒会友、以酒叙谊、以酒论艺则是常事。
大清早,七一在朋友圈推出一句“酒话”,谓之“没酒真不行!”
依然接着一声“叮铃铃”,他又推出凌晨刚刚创作的“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山水画作。端看画面,色彩斑斓;细瞧画中,意蕴悠长;画里画外,世情绵绵;构图远近,叠嶂层层。
仍然是在微信圈内,类似“松花蛋就酒,好味道”的自我舒发情感,时有所见。
七一的生活起居习惯,似乎是睡得早,起得更早。一觉醒来了,不管是鸡鸣的凌晨,还是丑时夜莺息声的后半宵,都是他热衷创作的美好时光。惺忪睡意飘去,他便在清净的时空里开启创作的帷幕,或凝思,或书法,或作画,泼墨挥毫,悉心作业。“无扰一身清净”般地专注耕耘于艺术山水田畴间,几十年如此,乐此不彼。
生得精瘦,风度翩翩的书画家“海上雅风”赵七一,字苏翰,号无为先生,江苏溧阳人,江苏省文德山水画研究会会员,常州美术家协会会员,溧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大凡艺术家,其人格、艺术、作品等多半自有独特的个性,抑或自成一体,张扬棱角,自我凸显。诸如七一他对喫酒的嗜好,就是一种难得见到的“奇异”。不说酒场推杯换盏时的愉悦,就那闲遐自饮品味的兴致,也是难得听闻的。半夜醒来,画笔执手前便不像常人常理那般的“品茗醒神”,却是“以酒代茶”乐滋滋地“开喫”。一手挥毫,一手把酒,小酒入口的“滋滋”与笔毫书画的“唰唰”,相融相和地呼应着。山水画作美景悠悠,苍劲书章意蕴深深。每每拂晓,作品就散发着墨香、流溢着酒醇展现。至于他那即兴书法之时,常常酒劲催着羊毫,神游天际似的“舞龙功”,一气呵成的遒劲之作,“七一醇”活力张扬。
七一的书画作品在屡屡展览、参赛评审里收获多美誉好,尤其是当年在上海举办的“无为斋”专场会展,海内外名家高手云集,赞许好评颇丰。期间的“七一醇”香韵凸显魅力。
爱酒的文人墨客众多,绣口一吐似有似无地带着一丝醉意,翻开那些诗文典籍,隐约间仿佛总有酒醇香气浮动。艺术与酒醇是相依相通的,无酒不文章,似乎无酒也绘制不出千里江山的巍峨,无酒也难以描摹大千世界的壮阔。
嗜酒书法者不少,爱酒的画家也大有人在,古往今来,多少书法、画作都与酒有着莫大的干系,有些成为了美谈,有些成为了传说:把酒作画的画圣吴道玄“好酒使气,每欲挥毫,必须酣饮”; 唐伯虎日与人饮,酒兴大作之时,欣然命笔作画。求画者携酒而来,与之“酣酒竟日”,才得到一张画;明代吴伟画家嗜酒如命。一日被诏,正醉,踉跄行殿中,《松泉图》信手涂成;郑板桥一生与酒结缘。去官后曾以卖画为生,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自在作画,潇洒人生……
书画家们追求灵感,他们酒后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有了佳酿酒醇的滋润,他们心手调和,更得情趣。
“七一醇”分外香!眺远看近,怀古论今。挚友七一之形、之性、之作,赛似书画苑里他们现实版的立体之模哉。翻开七一书法画作,飘逸着的正是“七一醇”香韵!
如今,溧阳农业产业园区内树头岗村的屡屡芬芳中又飞扬出一抹香韵,这就是“七一书画工作室”洋溢鼻息的“七一醇”。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目睹其作,品味其人,还真是——
山水悦心景, 田园美如画;技艺情志高,“七一醇”飘香!
(作者:江苏溧阳市人,江苏科普作协会员、江苏溧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日报》《常州日报》《中国周刊》《农村工作通讯》《乡镇论坛》《钟山风雨》《江苏地方志》《文史博览》等报刊)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