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妈杨福华
作者:于三 朗读: 沈虹
我们身边有各类“大妈”,但是笔者身边的这位文学大妈却与众不同,她就是第六师芳草湖农场白蒿滩社区退休职工杨福华。
杨福华今年57岁,齐耳的短发已经花白,衣着朴素且随意,初见杨福华难将她与文学联系在一起。
2015年,杨福华出了车祸,在床上躺了10个月。老人却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10个月。杨福华说,车祸发生后,一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及时将自己送进了医院,这让她看到了人间的真情,因为治伤躺在病床上的10个月里,她安安静静写作,感受到了另一番幸福。
杨福华有9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没有上过学,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是由于家里穷,孩子多,兄弟姐妹们都没能上完小学。杨福华是家里最小的,父亲望女成凤,每天从地里回来,就拿出毛主席语录教她认字。母亲则用锅底的黑灰教她写字。杨福华12岁才开始上学,由于家里困难,上到初二就辍学了。
走出校门后,杨福华爱上了看书,而且还迷上了写作。这让她在连队小有名气,没多久她就被安排到民兵连,专门从事写写画画的工作。后来,民兵连解散了,杨福华结婚了,和丈夫王存和开始承包土地。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看书写作的爱好,每天都要写点东西,一直到现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杨福华有了两个孩子,收入微薄,经济十分拮据,但她不顾丈夫反对还是坚持订阅《文学故事报》,两口子为这事吵了好多年。看多了、写多了,杨福华开始尝试投稿。
2001年,杨福华写了一篇散文《我们母子的命根子》,投递到《文学故事报》。没过多久,文章发表了,而且报社的编辑还专门给杨福华回了一封信,对杨福华的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鼓励她在写作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成功的喜悦给杨福华带来了更大的动力,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杨福华省吃俭用去买书,或是到别人家借书看,或是收集废旧报纸回来阅读。她说,那时候看到有字的白纸都会心动。
2006年7月的一天,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一条消息:芳草湖农场杨福华获得“青少年道德教育公益广告征集”三等奖。当时杨福华的儿子正在乌鲁木齐上大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给杨福华报了喜。当得知还有300元的奖金后,杨福华高兴极了,家里经济条件太差了,好久没有去逛书摊了。杨福华想赶紧领到钱去书店买一大堆书!
自从知道自己获奖的喜讯后,杨福华一有空就去机关收发室打听奖金到了没有。去的次数多了,大家难免要问杨福华到底是什么奖金?起初,杨福华不好意思说是自己的文章获奖了,但是在大家不停地追问下,杨福华说出了实情。“一定是遇到了骗子,可千万别犯傻”、“老杨老老实实种地不要做梦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半个月过去了,杨福华正在做午饭,机关收发室的老姐妹来到了杨福华家,将那张迟到的奖金汇票和获奖证书亲手递给了了杨福华。
杨福华哭了!
杨福华把荣誉证书锁进了箱底。用奖金给丈夫买了一个收音机,剩下的钱全部买成了自己喜欢的书。
杨福华的丈夫王存和是连队的一名农机手。刚结婚时,对妻子的爱好始终不理解。“咱就一个农民,看书、写作又不能当饭吃!”这是丈夫说得最多的话。杨福华说自己是一个“精神的乞丐”!以前既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好家,又不愿放弃写作,所以她只能背着丈夫偷偷地写作。
2007年的一天,杨福华边做饭边写东西,不知不觉锅里的饭冒烟了,可她还趴在案板上,在一张包装纸上写东西。恰巧王存和回来看到这一幕,看着如此认真的妻子,王存和笑了起来。“为了能吃上合口饭菜,我也只能妥协了。”王存和说。那一年,杨福华写的《我与<读者>有个约会》,获得读者杂志社有奖征文比赛三等奖。
这么多年,杨福华已记不清写过多少文章,发表了多少文章,她总是习惯把每一次的喜悦锁在了心底,不让人知晓。
杨福华的文章似天马行空,想到哪就写到哪,看到哪就写到哪,手稿积攒了整整一大箱子。每一张稿纸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稿纸用得最多的是一种非常薄的白纸,那是父亲去世时扎花圈剩下的,家人说烧了吧,杨福华没舍得,裁剪整齐用线装订好,就成了她写作的稿纸。
那些随手捡来的烟盒、包装纸上,记录着杨福华每一个心灵感悟;那些捡回来信签纸、废弃的单据,每张都记录着的连队和农场的变迁。

【作者简介】
于三,男,汉族,籍贯江苏省,1973年3月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芳草湖农场。1993年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1996年11月退伍回到芳草湖农场工作,担任过连队政工员、植保员、统计员、副指导员等,2014年4月担任芳草湖农场六分场机关宣传干事,2015年被兵团日报聘为常驻记者。2018年1月至今,为芳草湖农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期间于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呼图壁县石梯子乡西力克特村开展“访惠聚”工作。于三自从事宣传工作以来,笔耕不辍,在兵团及六师各媒体刊1000余篇稿件。在平时的工作中,于三立足芳草湖农场,不断挖掘素材,书写并发表散文作品近百篇。
主播简介:
沈虹,昵称叶子,新疆兵团人,播音专业毕业。《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百草书店、诗词天地及新华网文艺创客等多家知名平台主播。多年来,她淡泊超然地朗诵着,走过岁月,走过风雨。犹如森林里的一片叶子,大海里的一滴水,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