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硕(男.14岁)
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来说,必定在农村有着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我来说,就有一种神秘的乡情吸引着我,给我快乐。
放暑假后的几天,我随弟弟来到老家,弟弟尽着地主之谊,带我来到一处偏僻的小山洞,那里四面环树,小溪流过,干柴成堆,土质松软,称作他的秘密基地:是他在寒假时与他的好伙伴搭建的,里面有石凳子,有土灶头,还有他们过家家时所做的防火装置等。
这天,在弟弟的邀请下,我和他去这里着实消遣了一番。穿过一排绿荫,紧挨着冒出一个缝隙,从那里进去就到了秘密“基地”。到他曾经的领地,弟弟不免有一些自豪,在一旁吹嘘一番后,就带我在小河边的自家地里拔了几根洋芋藤蔓,挖出几个大洋芋,再用和好的泥糊糊涂抹,最后用河边摘来的大叶子包裹好,放进燃烧的柴火堆中。在燃烧期间,我时不时地从周围捡来干树枝添加。为了聚火,我们还不时把柴火向中间集中。在这个过程中,即使烟熏火燎,每个人脸和手都糊成了小花猫,也高兴得不亦乐乎。
一缕烟火吸引来了几个大人前来加盟,妈妈也来了,她还带来了几根香肠,她教我们捡干树枝,如何添火,还安排人用帽扇和不知名的大叶子顺风扇火,一个人专门翻烤。等火苗熄灭后,把所有的洋芋埋在滚烫的灰堆里。我们把香肠叉在树枝上边烤边啃,等待洋芋烤熟。我们在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的小河边,一边品味着美食,一边谈笑风生,觉得津津有味,开心之极。
太阳落山时,洋芋烤熟了,外焦里糯,香味四溢,即使烫手,我们也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弹去灰尘,剥掉粗皮,慢慢吃了起来,用乡村人的话说,真是香“过火”了!妈妈看着我们黑乎乎的手和花猫脸,还在又跳又扭的,忍俊不禁地笑着喊我熊大,叫弟弟熊二。呵呵,这就是难得的乡(香)味吧!
月是故乡明。这一刻,家乡的山,家乡的水,都在我心中。
钟声点评:
作者最近一连写了三篇作文,一篇比一篇有意境。结尾虽然简单,但表述到位,起到了点明主题之作用。这篇亲历的乡村回味特写,应该充分调动思维,写出特有的意韵来,将烧烤过程描写出少年眼中的美景,可是作者总是说“半句话”,点一下,表述不深刻,甚至不完整,老师不得不添加话语进行链接,才能表达完整(红色即是)。这种“半句话”现象,是作者的一大软肋,一定要注意将意思表达完整,将事理述说到位,将意境表达深刻。还有个常识问题,在树林里野炊,违犯森林防火,所以还是回避不写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