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诗的远方、梦的故乡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
云南各族人民和历代的文化大家
都贡献了代代相传的不朽篇章

为宣传云南、推介云南,进一步讲好云南故事
全国著名老中青作家48人一行于2022年来到云南采风创作
经过精心构思、认真创作打磨
一篇篇美文力作传向大江南北
并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网、云南省作家协会编辑成散文集
《看云南——名家笔下的云南》
今天,小编带你欣赏
曹宇翔的《扎西军号》

扎西军号
曹宇翔 /文

我的手机相册里,保存着一张红军扎西会议纪念馆的实物照片:一把军号。屏息凝视,深沉久远的历史,静谧中的军号,散发着黄铜和岁月的光泽,仿佛还萦绕着往昔嘹亮的号音。
乌蒙磅礴,山影如屏,又如起伏的巨浪涌向天边。正是正午时分,流经扎西红色小镇的赤水河,在我们眼前闪耀着粼粼波光。作为一个曾有42年军龄的老兵,我不由得在河边久久驻足。哗哗流淌的赤水河,流进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血与火的故事,也流过了我的内心。河边水草丛中裸露的乱石,恍若遥远的历史天空飘落的凝固烟云。
突然想起几年前写的《赤水河之晨》:“山野里埋进太多的枪声 / 我猜想,是埋进泥土的枪声发芽 / 天天长出河畔古镇声声鸡鸣 / 祥和的小镇,此起彼伏 / 鸡鸣三省,清晨我在客栈醒来 / 直觉得是昂首高歌的一只只雄鸡 / 抬着红顶大轿,接来黎明…… / 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远去了 / 热闹集市,沿街店铺,平静的 / 生活,仿佛什么都不曾发生。”

我看到了那把军号。扎西红军广场,红军井,红军坝子,红军烈士陵园,扎西会议会址,红军长征标语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长征路旧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扎西会议纪念馆,一双手吱呀推开历史沉沉的大门, 这里有近百件红军长征期间的珍贵文物和数千张照片。我看见了玻璃展柜里那把沉静的军号,如此亲切。目光触摸号身,想把它看进心里。
我曾几次来到云南,去过滇西抗战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到滇、藏、川交界处的迪庆看望和采访驻守在那里的基层官兵……大地山河之美,军人忠诚之美,生态之美,纯朴勤劳的人们为幸福生活奋斗之美,一次次使我受到教育。我曾为云南写过四首诗:《沸腾之心》《蓝月谷流水》《玉龙雪山落日》《从照片里翻找》。许多年过去了,生活和战斗在那里的战友,高寒缺氧地区手上和嘴角裂出血口的新兵,他们的面容至今如在眼前。
扎西军号,如此亲近,仿佛与我有一种精神上的血缘关系,眼前的军号突然幻化为无数的军号。我父亲十七岁参加解放战争,从淮海战役打到解放厦门,负过伤,三次立战功。我写过《父亲》,发表在1990年7月15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依然站在,老屋墙上 / 穿着那身褪色的旧时军装 / 躯体里深藏的子弹硌得相框格格作响 / 身后有一匹马,一面旗 / 一把军号阳光般锃亮 / 身后是昨天硝烟弥漫的战争 / 马嘶,炮响,南下的大军浩浩荡荡……”诗中飘荡着军号的声音。
大巴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路旁山坡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红大字,融入身后的霞光。这是我2023年4月参加“全国著名作家看云南”活动,又一次来到云南。车上一同参加活动的云南作家潘灵,说起这里的红色故事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数家珍。三十四年前,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就来过威信县,那时从昭通城到威信县扎西镇,第一天得绕道四川宜宾住一宿,要坐两天的车,如今威信有了高铁站,过去的两天车程现在走高速路只需四小时。
我曾多少次写到军号啊。这里是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扎西古镇,一个红色小镇,当年中央红军在这里集结,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著名扎西会议在这里召开。我看到了那把军号,看一眼便再也忘不了,仿佛源头,仿佛初心。从十八岁入伍,到六十岁从部队退休,多么漫长的军旅生涯。我感到我当新兵时的司号员,与当年那位不知姓名的红军司号员仿佛是同一个人。
在云南威信县红色古镇扎西,在美丽的绿水青山之间, 我看到了一把红军军号。在网上一搜,找到了那篇曾被多家媒体转载的专访。2020年,一位央广军事记者到家中采访,他写的专访标题就是《曹宇翔:我的诗里有辽阔的军号声》。前不久,一家刊物约稿,我手书一段话:“漫长军旅生涯融入生命,意志,体魄,严明纪律,经年摔打,随手掏一声铜质号音掷向天空,恍若我人生的又一缕晨曦。”
返程路上,我们路过彝良,看到路边矗立的红军将领罗炳辉将军的塑像,紧挨塑像的壁上就是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我们一行怀着崇敬的心情,下车与英雄和《七律·长征》诗词合影留念。车子上路,我凝望窗外,恍惚看见历史的烟云中影影绰绰走来一支队伍,与我们擦肩而过。在车上又想起扎西红军烈士陵园倒下的先辈,直让人觉得,若冲锋号响起,他们会一跃而起又去舍命冲锋。
车子在乌蒙山腹地行驶。前面就是《七律·长征》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所指的大山包——当年红军路经的穷苦之地,今日的红色旅游风景区。站在大山包上,我看见辽阔的蓝天上有一只雄鹰在飞,恍若那把扎西军号飘荡的号音。
作者简介

曹宇翔,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军旅生涯42年,一次立二等功,三次立三等功,大校军衔。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获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