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加献
女诗人薛涛,原本是良家子,却沦为了官家妓;她才貌双绝,却命运坎坷,爱而不得,终生未嫁;内心强大、头脑清醒的她却活出了独一无二的人生。81首诗作被收录《全唐诗》,让很多男诗人望尘莫及。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美流于笔端,芬芳千年。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百代文宗”韩愈应运而生。
身在洛阳的少年韩愈,紧张地备考,渴望一举中的;结果他三次前往长安参加科考,都铩羽而归,直到第四次才中了进士。
这个屡败屡战的年轻人,日后有一天成为了古文运动的先驱,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考上进士之后,仕途并不顺利,50岁才做了刑部侍郎。两年之后,又因反对唐宪宗迎佛骨,惹得龙颜震怒,被贬到了千里之外的潮州。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人生云岭横亘,
16岁的少年白居易来到长安,一首《草》让调侃他名字的著作佐郎顾况惊呼:“居长安易,居天下何难!”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缕强劲的春风迅速刮到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3800多首诗作推举这位“诗魔”成为唐朝三大诗人之一;《长恨歌》《琵琶行》字字珠玑,篇篇锦绣。
公元753年,刘禹锡、柳宗元进士及第,元稹明经及第。
此刻春风得意的他们,被日后一场永贞革新彻底改变了命运,走上了一贬再贬的穷途之路。
漫长贬谪路上,“诗豪”刘禹锡与“诗魔”白居易相逢,相互劝勉。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公元809年,当刘禹锡还在朗州饱受贬谪之苦的时候,元稹迎来了他的中年巨变,他的妻子韦丛死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他们留给了后世不朽的诗篇和“千万孤独”的背影。
刘禹锡因“桃花诗案”获罪;诗人崔护却多看了一眼长安城南庄的桃花,而生出“千年痴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因避讳父亲“李晋肃”的名字而被排除在“进士”考场之外,磨砺了“诗鬼”李贺,这个离地狱最近的人间诗人,用27年的年轻生命,光耀古今,惊天地而泣鬼神。
黑云压城城欲摧。
雄鸡一声天下白。
天若有情天易老。
“诗囚”孟郊,穿着母亲密密麻麻缝制的衣衫,走向考场。登科后,他神气登登地跨马狂奔。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个一生多次落第,仕途不顺,丧子无后,贫病交加,流离失所的诗人,将现实中遭遇的一切苦吟成诗,道出看尽长安花开的落寞,“本望文字达,今因文字穷”的悲哀。
“诗奴”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撞了京兆尹刘栖楚,被关了一夜;“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撞上了河南令韩愈,与韩愈成为忘年之交。
杜牧,晚唐诗坛的“扛把子”,与李商隐联袂,大唐诗歌的谢幕组合——“小李杜”闪耀后世。
落魄江南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风流贵公子”醉倒在烟花柳巷,我们醉在他的诗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是,
李商隐困在牛李党争中,一生郁郁不得其志,空有绝世之才,捱不过政治险恶,于是,用近百首《无题》诗进行抗争。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后世猜了上千年,至今众说纷纭。
“十上不第”罗隐,相貌丑陋,嘴不饶人,嘲弄“猴人赐朱绂”,为勤劳的蜜蜂鸣不平:
何如学取孙供奉,
一笑君王便著绯!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韦应物的四世孙韦庄,面对着王朝末日,如实记录下:
昔时繁盛皆埋没,
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
天街踏尽公卿骨。
对唐政权完全失望的他,入蜀投靠王建。
率官吏民众大哭三天,王建称帝,他任宰相。
落榜生黄巢大喊一声: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然后直接揭竿而起了。
服侍不了你,干脆弄死你;做个诗人的时代已经远去,干脆做个“反贼”,改朝换代。
黄巢和他的农民起义军发动致命一击,公元907年,黄巢的小弟朱温接受了唐哀帝的“禅让”,至此唐王朝那轮“明日”滚落天幕。
延续近三个世纪的唐王朝,历经万象更新的初唐、雄健磅礴的盛唐、百家争鸣的中唐、华丽谢幕的晚唐,构成一个浩瀚的宇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李白雄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悲愤,“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李商隐伤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杜牧痛心,最后都归结为“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的韦庄一声悲叹。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中最耀眼的明珠,汇成一条灿烂的星河,宽广无垠,永世奔流;诗韵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文脉赓续,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郝加献,1962年出生,北京密云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创作。2022年2月录入百度百科。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曾出版《我读毛泽东诗词》《玉女之殇》《中国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