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黑花坡地窑
——山东淄博窑古陶瓷探索研究文章之六
文/图 魏传来
山东淄博窑是我国北方最负盛名的民间古瓷窑之一,它那浑厚质朴、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所生产的瓷器,无论在造型或装饰上都独具特色。是当时中国北方民间陶瓷的优秀代表之一。
在诸多的淄博古窑中,有一处鼎盛于金、元时期,以生产白地黑花瓷器闻名于世的名窑,这就是位于淄川区西河镇的西坡地窑。

坡地村.
西坡地窑址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城东南约15公里,距现在的西河镇约二公里,周围群山环绕,略似一个天然盆地。此地古代叫做“孤坪洲”,后来建村时因地势改名叫“坡地”。现仍保存有约建于明清时代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堡,和大段或断或续的石砌城墙(俗称围子)。

坡地村残垣上的瓷片
窑址主要集中于盆地的东北部、东坡地村和西坡地村之间,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半,南北约一公里。占地约9万平方米。窑址自东向西分布在东坡地、中坡地、西坡地三个自然村。乡村道路将窑址一分为二。现因村庄不断扩建,大部份窑址被挤占。在村内外的地面、地下和已废弃的明清民房断壁残垣及土坯牆上,散布有大量的白瓷片、黑釉瓷片和白地黑花瓷片、废弃窑具、窑基砖及窑炉灰碴(见上图)。
1956年和1973年,文物部门曾对窑址先后进行过二次科学试掘,收集并保存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在有的窑具上,发现刻有“刘三公瓦底”、“ 聂合囗”、“叶子成”、“于三”等人名。地下堆积层最厚的地方可达4米。在试堀中发现窑炉一座,破坏严重,但基本形状尚可分辨。
西坡地窑烧造年代主要集中在金、元时期。其确切烧造年代的上限和下限尚需进一步发掘确认。
西坡地窑1984年被淄博市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山东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坡地窑址
西坡地窑瓷器的特点是面向大众百姓而品相纷呈,所烧器物多为当时群众生活所需并喜闻乐见的瓶、碗、瓮、盘、罐、枕、儿童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产量很大,器类颇丰。瓷器的胎质根据目前已知的出土实物看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手感很重。另一种胎质稍显粗松,呈灰褐色,手感较轻。通过对瓷片进行试验分析,胎体的吸水率和显气孔率均较高,显示了其烧结温度偏低。

笔者在赏析坡地窑白瓷罐
同淄博其它古窑一样,西坡地窑烧造瓷器使用的窑炉,也是“馒头型”窑(当地也称窝窝头窑),主要是由窑门、出灰道、火膛、窑床、排烟孔、烟囱几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现半倒焰式,依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从残存的一处窑炉看,火膛略呈半圆形,东西长5.1米,南北宽1.3米。距底部1.7米处似为放置炉栅的地方,其上为燃烧室,下为存灰坑。坑内遗留大量炉渣灰和未经燃烧的煤块,证明此时已变柴烧为使用煤烧。烧制方法,多采用匣钵装烧,避免了窑火直接接触坯体。器内一般多掛半釉,碗、盘一类采用叠烧法,内底有涩圈,有的采用支圈覆烧,内底有支痕。瓶、罐类的底部多施黑釉。产品造型朴拙自然,简洁实用。

坡地村附首可拾的瓷片
有的产品趋向厚重,器型硕大、圆浑,虽然有些粗犷笨重, 但却增加了全器的稳重感,表现出山东地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特别是在白瓷器的表面装饰技法上,即有白地划花(即用针状器或扦状工具划出的阴线纹)、剔花,又有印花、粉杠等很多品种。
白地绘黑花、白地划花是其主要品种。尤其是白地绘黑花裝饰,既突破了单色釉瓷器装饰的局限,又具有了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把中国的传统美术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更完美的结合起来,创造了迥然于其它窑口的新的综合艺术。
西坡地窑的装饰内容不像官窑那样受到一定限制,只为满足广大百姓的审美需求而随意创作,是最具山东地域特色的陶瓷装饰艺术之一。它开拓了古代淄博窑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说,也为后来的青花和五彩瓷器的发展开辟了思路。正如已故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所说:“白地黑花技法的成熟和发展,直接导致了中国元明时期青花瓷器的发展”。

坡地窑元代白地黑花瓷枕
代表西坡地窑风格的产品可以首推白釉陶瓷,白釉系列陶瓷构成了坡地窑产品的基础。西坡地窑的“白釉”瓷产品,实际上是用白色化妝土外罩透明釉生产的白瓷产品。
由于瓷器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特有的瓷土“青土”,其结构较疏松,加之受当时的淘炼技术和条件所限,胎坯原料颗粒较粗,含铝量较高,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斑点,另外原料中含铁、钛等着色杂质高,胎色呈灰白或灰褐色。西坡地窑的匠师们巧妙的使用白色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达到了极好的增白效果,使化妆土成为了一种装饰艺术。

坡地窑金代化妆土白釉双耳罐
化妆土是用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它象人们使用的化妆粉一样,施在胎体上,可形成一层洁白光滑的外衣,除纯洁了胎体颜色以外,还遮盖了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是胎面变得洁白光滑,大大提高了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这在当时应该是遮盖与弥补胎体粗糙及颜色不纯的唯一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创造。不但把釉面衬托得更加洁白润泽,产生了优质的白瓷,而且为用笔在瓷器上装饰作画创造了条件。
白地绘黑花装饰,是西坡地窑白瓷最富特色的装饰手法。是用当地的一种黑褐色贫铁矿矿石为颜料的一种釉下彩绘装饰。其工艺过程首先是在釉下进行彩绘,即在成型的胎上,敷一层洁白细腻的化妆土,再以毛笔蘸细黑料绘画装饰,然后施一层薄而透明的石灰铅釉入窑烧制。白釉黑彩, 黑白两色分明,对比强烈,图纹十分醒目,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民间工艺的质朴美感,是一种富有笔情墨趣的彩绘瓷器新品种。它的科学名称应该叫做“白地釉下黑彩”, 其早期产品彩在釉下,用手扪之,光滑平整,而且永不褪色。其彩绘方法随意丶简单,匠师可以尽情舒怀,大胆挥洒,而且一次烧成,深受时人喜爱。

坡地窑白地黑花瓷片
西坡地窑的白地黑花装饰题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匠师们用对生活的不同感悟和体验,以极其潇洒的手法和高超的画技,将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丶传说典故、诗词书法等绘于瓷器上,创作了大量贴近百姓生活题材的反映民俗民风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寓意丰富,生动亲切,情趣浓郁而富有幽默感,表现了当时人民群众传统的审美观念。
装饰布局上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笔墨之间互相穿插,前呼后应,和谐统一,画面既简练又生动。同时还借鉴其它姊妹艺术的有益经验来丰富自身的装饰,尤其是金元时期山东地区金银器、木漆器和民间织绣丶剪纸等工艺对坡地窑的彩绘艺术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坡地窑残盆底瓷片
花卉纹行笔舒畅流利,线条自由奔放,花形描绘普遍肥大饱满,活泼多姿,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
动物纹、人物纹画意格调清新,突出神情描绘,生动传神,引人入胜,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并常在一件器物上多种纹样并饰。
表现婴戏题材的作品,则运用中国传统的线条技法,寥寥数笔,使孩童天真无邪的形象跃然其上,画法娴熟,用笔潇洒,那一气呵成的高超画艺,令许多今天的艺术大师们叹为观止。
再如莲叶穿魚、池塘柳鸭,踢毽子、踢蹴球等,风格新颖独特,情趣活泼鲜明,形成了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貌及浓郁的地域特色。表现了当地劳动人民自由自乐的生活和朴实无华的情调,在中国北方的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

坡地窑金代白地黑花四系橄榄瓶
西坡地窑还大量题写通俗诗句与民间谚语作瓷器的装饰,这种装饰风格最早见于宋代的淄川磁村窑,而西坡地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其书写方法无一定规格,非常随意。诗词多出自当时匠人之笔,曾见有一些诗词断句或只有词牌名的瓷器,字体草率流畅,内容完整的诗词较少见。同时还有民谚俚曲,规劝箴言,处世哲学、吉祥语等。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 “甜香味美最为善”、 “囗法皆明、囗正不眛”(残器缺二字)、“醉乡酒海”、“风花雪月、清净道德” 、“利市大吉”、“长命岁”等。有的甚至直接在瓷器上写上“官”、“忍”、“酒”、“香”等单字作为装饰的主纹样。上述字句多题写在各种罐、瓶、钵和瓷枕上,在白釉盘子里面则用楷书写上一个大的“香”字,在器皿盖上则写上一个一笔“虎”字。

坡地窑元代白瓷残片
这些通俗的白话语言,既增加了民间文化气息,又具有吉祥之意,故深受百姓喜爱。西坡地窑的瓷器画面构图简练,内容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其产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市井风情,展现了金丶元时期淄川地区的社会风俗,为研究这个时期的民间绘画书法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大量出土和传世的西坡地窑白地黑花瓷器证明,利用黑彩料与白色化妆土的反差为装饰技法,具体工艺可分为三种:一、用毛笔蘸黑彩料在瓷胎白化妆土上绘画或写字,这是典型的白地黑花。二、用毛笔黑彩在瓷胎白化妆土上作画,再用骨制类工具勾画花朵轮廓,叶茎的花瓣,动物的羽翼、鳞片等细部,称为白地绘刻花。三是在白化妆土上满涂黑彩,用骨制类工具划出花纹,称为黑划花,或将花纹以外的黑彩剔去,露出白化妆土,称为黑剔花,这种装饰虽色彩对比与白地黑花相同,纹饰也较相像,但不属于毛笔绘画,应是划花剔花范畴。
西坡地窑白地黑花瓷器的黑色彩绘颜料,由于贫铁矿石含铁量的不同,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配出的黑彩料色地也是不完全相同的,这也是西坡地窑白地黑花瓷器的又一特点。标准的主色是白地黑花,非标准的可能是“白地酱花” 、“白地黄花” 、“白地褐花”等。因为这几种装饰技法和风格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黑彩料中含铁量的差异,以及窑炉温度和烧造气氛的不同而使彩料的呈色有所不同。

作者与张书同先生(左)在研究白釉瓷鉴定
西坡地窑的白地绘黑花瓷器,科学发掘出土的残器较多。淄川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且多完整器,主要有玉壶春瓶丶四系橄榄瓶丶罐和枕等。其鉴定要领早期产品首先要看黑花是不是在釉下,最主要的还是看化妆土。因为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膨胀系数的不同会导致化妆土外釉层的表面产生裂隙。经过近千年的干、湿变化或运输使用过程中的磕碰,很多瓷器必然会出现脱釉现象。因此,观察是否脱釉以及脱釉后裸露的化妆土的新旧来鉴定一件西坡地窑瓷器的真伪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2024.8.23. 于张店海泉帝景澹庐书屋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