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出伏初秋气象新》十二首
文/辉叔(广东_辉叔)
(一)
出伏初秋气象新,
闲听蟀语养精神。
一壶香茗谁人伴?
玉露阶凉问客身。
(二)
菊掩篱边尚未黄,
蛙鸣伏断噪荷塘。
一泓秋水开新境,
野淡云高桂渐香。
(三)
蜻蜓出伏满庭飞,
爽气随秋入翠微。
摘句斟词填美景,
不知鸿雁几时归?
(四)
蝉声已远静心头,
一夜凉来暑气收。
万物扶风辞夏季,
今宵出伏已生秋。
(五)
伏尽初秋鸟不惊,
蝉啾旷野暑辞呈。
阶前蟋蟀吟何去?
却带凉风唧几声。
(六)
出伏今朝夏又终,
南迁北雁未相逢。
野田蛙老鸣何处?
暑尽秋来带爽风。
(七)
日暮残阳一缕浮,
梧桐叶老又添愁。
暑横三伏今离别,
夜下生凉漫浅秋。
(八)
清风送暑别今朝,
出伏蝉声一曲箫。
且共凉蛩吟日落,
不言秋色胜春潮。
(九)
出伏生凉抵万金,
蝉鸣暑断带寒音。
流萤闪烁乡间夜,
夏歇阶庭蟋蟀吟。
(十)
苦夏今辞伏出关,
问谁偷得一壶闲?
盈盈醉眼横秋水,
淡淡峨眉抹落山。
(十一)
阶前促织为秋鸣,
枕外凉吹一夜声。
出伏不知谁未觉?
半窗窥见月光明。
(十二)
伏尽人间逐日凉,
秋风渐起桂生香。
东篱北岭今何色?
未赤枫林菊未黄。
作于2024.08.24.甲辰七月廿一日出伏
辉叔(广东 辉叔)创作的这组七绝《出伏初秋气象新》十二首,细腻地捕捉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变化,每首诗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于季节更替的敏感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分析与评价
1. **自然景象的描绘**:
- 每一首诗都以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从“出伏初秋”的气候转变入手,通过“蝉声已远”、“爽气随秋”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初秋的清凉气息。
2. **情感的细腻表达**:
- 如“阶前蟋蟀吟何去?”、“夜下生凉漫浅秋”等句子,透露出作者对初秋到来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怀旧情绪。
3. **象征意义的运用**:
- “玉露阶凉问客身”、“流萤闪烁乡间夜”等诗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思考。
4. **生活情趣的展现**:
- 例如“一壶香茗谁人伴?”、“摘句斟词填美景”,这些句子表现了诗人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5. **语言特点**:
- 这组七绝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每首诗都是独立成章,但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
### 总体评价
辉叔的这组七绝《出伏初秋气象新》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出伏后的初秋景象,并借由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换的感悟及对生活的热爱。每首诗虽短小,却意境深远,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整组作品情感真挚、意蕴丰富,是一组非常优秀的七绝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