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童年
作者:刘汉江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重读曹文轩先生的纯美系列小说《草房子》,虽说这本作品我很早就已读过,但现在回头再读,还是很耐看,还是那么感人,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里,我找到了许多我童年的影子,无端的把自己当成了小主人公桑桑、秃鹤、阿恕、细马或者是其中的一个小伙伴。甚至,我有一种心灵的颤动,想用手中的笔,尝试着写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一是追忆我曾经的童年,二是写给我那刚一岁多的儿子嘟嘟。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叫作刘家墩子的小村庄度过的,童年的生活固然贫穷,但还是充满快乐,有着许许多多值得我永远怀念和回忆的珍藏,譬如月光。
刘家墩子是原野上的一处高地,四周是宽广的土地。十几座或高或矮的草房子就势散落在这处高地上,这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
在这样地处旷野的村庄里,我们所拥有的月光是奢侈和铺张的。每一个有月亮的夜晚,皎洁的月光就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把村庄和四周的田野照得亮堂堂的,在这样的月光下,无任做什么游戏,都是别有一番情趣甚至是诗意的。
除了冬天气候寒冷,夜晚不宜在室外活动,其余春夏秋三季都很不错。当时农村里没有电视甚至电灯,夜晚对于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就显得相当的无聊和乏味,却又不肯一吃过晚饭就上床睡觉,只要有月光的夜晚,我们就早早的越好,晚上到月光下玩游戏。当然,三季的月光,就数秋天最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人们吃过晚饭往往还要赶到生产队的场头上打场、脱粒。我们这些留在家里的孩子们便三五成群地来到村前屋后的空地上,来到刚收割完稻谷的旷野里疯玩。
我们玩得最多的是一种叫着“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有点类似于捉迷藏或躲猫猫。我们五个八个或者更多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聚到一起,先抓阄推出其中一位扮做“老鹰”,其余的都是“小鸡”,游戏开始时,一位“小鸡”将“老鹰”的眼睛蒙上,其余“小鸡”们赶紧四处散开找地方隐藏起来,负责蒙眼睛的那只“小鸡”松开手迅速逃往远处。“老鹰”的任务就是将这些不知道躲在哪里的“小鸡”一一找到,然后用手指在“小鸡”的头上轻轻地敲三小,就表示这只“小鸡”被抓到了,等“老鹰”将所有的“小鸡”都抓到,这一轮游戏结束,再抓阄产生新的“老鹰”,进行下一轮游戏,如此反复。
其实,“老鹰”要很快抓到所有的“小鸡”并不容易,因为秋收后的田野上随处都有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草垛和纵横阡陌已经干涸的水渠,任何一处都是很好的藏身之所,或钻进草垛里,或躲在水渠里,再加上月色朦胧,不瞪大眼睛仔细搜寻,很难发现目标。有的“小鸡”躲得很绝,一直到游戏快要结束也未被抓到,甚至自己在草垛里睡着了……
当然,我们的游戏还很多,比如“抢龙头尾”、“斗鸡”、“拔河”等等,随情所至,尽兴而归。
我很怀念童年的月光,怀念月光下的小村庄,怀念曾经在月光下嬉戏的小伙伴们……
【作者简介】
刘汉江,男,散文作家,1968年生,汉族,江苏盐城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热爱文学、音乐,崇尚朴实自然,追求真诚唯美;长期从事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数十年笔耕不辍,数百篇作品散见于全国各报刊杂志,著有散文集《生命回响》、《凝望月光》、《金色童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多次获奖,现任企业高管,盐城市亭湖区作家协会副主席。